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颉相君 王霞 +4 位作者 熊静帆 董虹孛 程红 肖培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4,共7页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命周期体成分研究,选取使用同一型号BIA和DXA仪器检测的6~19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相对误差频率(RE)、Bland-Altman分析评价BIA和DXA方法间测量脂肪质量(FM)、非脂肪组织质量(FFM)、四肢骨骼肌质量(ASM)的一致性。以DXA测量值为因变量,电阻指数(RI)为自变量,建立BIA校正预测模型。主要结局指标ICC、RE、Bland-Altman分析。结果1841名6~19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研究分析。在不同性别中,相较于DXA,BIA低估男、女生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0、2.27 kg,P<0.05),低估男、女生AS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0.91 kg,P<0.05),高估男、女生F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7、2.66 kg,P<0.05),且男、女生的FM、FFM、ASM均ICC>0.90(P<0.05)。随年龄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呈逐渐增大的趋势,AS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先增大后减小。随BMI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占比逐渐增大。BIA校正预测模型为:FM=2.336+0.871×RI_(50)-1.739×RI_(500)+0.517×性别-0.478×年龄+0.753×体重(R^(2)=0.940);FFM=2.795-1.406×RI_(50)+2.177×RI_(500)-0.329×性别+0.471×年龄+0.243×体重(R^(2)=0.985);ASM=-1.937-0.697×RI_(50)+1.132×RI_(500)-0.389×性别+0.119×年龄+0.095×体重(R^(2)=0.976)。结论BIA测量学龄儿童青少年ASM、FFM与DXA一致性良好,所测FM与DXA一致性差。BIA测量FM、FFM和ASM的校正模型拟合效果好,可适用于不同型号多频BIA仪器评估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 脂肪质量 四肢骨骼肌质量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定成年人单纯性肥胖症脂肪含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继洪 张年 +2 位作者 杨延斌 黎慧萍 曹海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为研究肥胖症定量诊断分析与价值,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对120例肥胖者及对照组80例正常体质量者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定,研究不同年龄段、性别的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人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规律,探讨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者DEX... 为研究肥胖症定量诊断分析与价值,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对120例肥胖者及对照组80例正常体质量者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定,研究不同年龄段、性别的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人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规律,探讨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者DEXA的诊断指标。结果显示利用DEXA测定脂肪含量与体质量指数法(BMI)关系比较,男性相关系数r=0.871(P<0.001),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女性相关系数r=0.521(P<0.001),两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一般;诊断单纯性肥胖最佳"切点"男性为19.45%,女性为34.00%。故DEXA测量人体内全身的脂肪含量可进行诊断肥胖症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含量 分布 体质量指数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的三种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测量方法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庞坚 郑昱新 +7 位作者 曹月龙 段铁骊 吴玉云 吕桦 赵文琼 郭海玲 赵咏芳 石印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的三种胫骨近端软骨下骨骨密度检测方法的信度与效度。方法招募28名健康女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膝关节;由2名研究者分别应用三种不同测量方法选取ROI进行测量分析,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值(ICC)... 目的观察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的三种胫骨近端软骨下骨骨密度检测方法的信度与效度。方法招募28名健康女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膝关节;由2名研究者分别应用三种不同测量方法选取ROI进行测量分析,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值(ICC),评价各方法的复测信度与测量者间信度,利用t检验评价区分效度。结果三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复测信度(ICC 0.833~0.998)与测量者间信度(ICC 0.905~0.997),且对低年龄者和高年龄者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P<0.05)。结论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研究膝关节软骨下骨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分析的三种测量方法可有选择地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下骨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评价减重手术对身体成分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鹤 孙玲玲 +4 位作者 潘诗农 李林孺 李琦 王磊 王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减重术后短期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行减重手术的57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采用DEXA检查方法测量全身及不同区域的身体成分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体质量指数(BMI)、肌肉含量(LM)于术后1...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减重术后短期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行减重手术的57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采用DEXA检查方法测量全身及不同区域的身体成分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体质量指数(BMI)、肌肉含量(LM)于术后1、3个月分别下降10.61%及18.51%、13.22%及14.35%,而A/G脂肪含量(FM)仅于术后3个月出现了明显下降(P <0.05);术后1、3个月时脊柱骨矿物质密度(BMD)增加、骨盆BMD减少,而全身BMD分别减少了1.23%及1.45%(P <0.05);脊柱、骨盆及全身骨矿物质含量(BMC)在术后1、3个月均较基线时增加,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2次随访全身FM分别减少了9.52%及22.77%,有4个区域(下肢、躯干、A区及G区)出现减少,其中以A区减少程度最大,分别为15.80%及31.86%,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减重手术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患者BMI及FM,促进脂肪的重新分布,但同时伴随全身LM的减少,而骨盆及全身BMD和BMC的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减重手术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身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身体成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亚宁 王广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0-82,共3页
国外新开发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应用于软组织成分的测量已取得成功。但现有的资料和数据都足以表明,对该技术应用于身体成分测量的可行性论证是不成熟的。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 脂肪 身体成分 水下称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A骨密度测量结果的相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卫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和T-值为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临床医生所熟知,且常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和治疗决策制定的依据。日常临床和药物研究中,常可见到不同DXA和参考数据造成的测量结果差异、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不一... 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和T-值为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临床医生所熟知,且常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和治疗决策制定的依据。日常临床和药物研究中,常可见到不同DXA和参考数据造成的测量结果差异、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不一致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一致的测量结果常会使医生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干预措施选择等方面产生困惑。为提高对上述等问题的认识和对BMD测量结果和T-值的进一步解析,本文进行了相关历史文献回顾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测量 骨密度 T-值 参照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身体成份精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蓉 林守清 +2 位作者 陈艳 杨秋红 陈凤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2-273,262,共3页
目的确定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测定全身和局部身体成份短期精确度,以指导临床监测方案。方法对1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使用DXA(GE 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仪进行了全身体成份测定。每名志愿者测量10次,每天重复5次分在2d(间隔不超过4d)... 目的确定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测定全身和局部身体成份短期精确度,以指导临床监测方案。方法对1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使用DXA(GE 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仪进行了全身体成份测定。每名志愿者测量10次,每天重复5次分在2d(间隔不超过4d)中进行。志愿者测量期间饮食、运动等无明显改变,无腹泻等影响体重的疾病。每次测试需穿同样衣服,每次测量结束均离开骨密度仪,站到地面,下次测量再重新摆放体位。由同一名技师进行操作并分析。计算短期精确度。结果全身、上肢、大腿、躯干、男性区域及女性区域骨矿含量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1.5%、0.9%、2.8%、3.4%和1.7%,脂肪测定的CV分别为1.2%、3.5%、2.3%、2.7%、3.4%和1.8%,组织测定的CV分别为0.7%、1.4%、1.8%、1.6%、2.2%和1.4%,脂肪百分比的CV分别为1.2%、2.4%、1.1%、2.1%、2.3%和1.5%。结论全身体成份测定的CV在0.7%~1.2%,局部体成份测定的CV大部分在1%~2.5%之间。局部测定的精确度不如全身测定的精确度。全身测定和局部测定的精确度均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度 身体成份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对体脂测量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继红 张源 +2 位作者 赵兴山 徐黎 程晓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索双能X线吸收(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法测量体脂分布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名受试者应用体重测量仪测定法逐一测量简易体脂参数: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体重指数≥25 kg/m2为标准,区分为肥胖者52名,非肥胖... 目的:探索双能X线吸收(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法测量体脂分布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名受试者应用体重测量仪测定法逐一测量简易体脂参数: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体重指数≥25 kg/m2为标准,区分为肥胖者52名,非肥胖者33名;参照2005年代谢综合征全球统一定义中国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腰围≥90 cm(男性),腰围≥80 cm(女性),区分为腹型肥胖者47名,非腹型肥胖者38名。同时利用DEXA法记录体重、各部位脂肪含量,计算全身脂肪比例、腰臀部脂肪比;比较DEXA法和体重测量仪测定法测得的人体体重差异,分别比较体重指数与全身脂肪比例对肥胖检出的一致性,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对腹型肥胖检出的一致性,并将男、女两者的腰臀部脂肪比与简易体脂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分别对85名受试者进行体重测量,DEXA法测得的结果为(69.07±13.05)kg,体重测量仪测得的结果为(70.24±13.22)kg,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脂肪比例用于男、女性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33%、86.36%,特异性分别为100%、81.82%;腰臀部脂肪比用于男、女性腹型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08%、85.72%,特异性分别为73.33%、78.26%;男性的腰臀比、女性的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相关系数最高。结论:DEXA技术可用于测定体脂含量及分布,全身脂肪比例判断肥胖症的切点男性为27.97%,女性为34.27%,腰臀部脂肪比判断腹型肥胖的切点男性为0.64,女性为0.49;男性测量腰臀比、女性测量腰围均能更好的预测腰臀部脂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肥胖 腹型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2例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的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明伟 余卫 +6 位作者 徐苓 田均平 邢小平 孟迅吾 曹坚 严洪珍 葛秦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92例正常人,其中女性152人,男性140人;年龄10~79岁,每10岁为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全身骨量、骨密度、腰椎正位骨密度峰值分别位于30~39、2... 目的了解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92例正常人,其中女性152人,男性140人;年龄10~79岁,每10岁为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全身骨量、骨密度、腰椎正位骨密度峰值分别位于30~39、20~39和20~29少年龄组,女性峰值均位于30~39岁年龄组。男性各组峰值均大于女性,女性骨丢失多于男性。男性在70~79岁年龄组骨量有上升趋势。腰椎正位骨密度下降较全身明显。结论全身骨密度测量可反映正常人年龄性骨质丢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252例正常人BMD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玉香 潘信群 孟昭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252例正常人,男性117例,女性135例,年龄范围20~78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用SPA测量桡骨BMD,用DEXA测量腰椎、左右髋骨BMD及全身BMC,结果表明桡骨、腰椎及全身的峰值骨量年龄在30~39岁,股... 252例正常人,男性117例,女性135例,年龄范围20~78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用SPA测量桡骨BMD,用DEXA测量腰椎、左右髋骨BMD及全身BMC,结果表明桡骨、腰椎及全身的峰值骨量年龄在30~39岁,股骨颈、wand's三角的峰值骨量年龄在20~29岁,没有性别差异。女性40岁以后骨丢失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到60岁时,桡骨、股骨颈、ward's三角BMD及全身BMC低于T评分临界值。男性70岁时股骨颈骨丢失低于T评分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桡骨 股骨颈 正常人 全身 男性 双能x线吸收 骨丢失 腰椎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的精密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泽宇 郭斌 +2 位作者 弓健 唐勇进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精密度,探讨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DXA(GE Lunar Prodigy)对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10名)进行10次全身重复扫描,应用...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精密度,探讨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DXA(GE Lunar Prodigy)对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10名)进行10次全身重复扫描,应用专用分析软件计算全身骨量(total bone mineral content,TBMC),全身脂肪组织量(total fat mass,TFM),全身瘦组织量(total lean mass,TLM),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数(total body fat percent-age,%TBF),腹部脂肪含量百分数(android fat percentage,%AF),臀部脂肪含量百分数(gynoid fat percentage,%GF),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均方根(RMS-CV)和标准差均方根(RMS-SD)评价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的精密度。结果:人体全身TBMC,TFM,TLM,%TBF的RMS-CV和RMS-SD分别为1.05%、1.95%、0.93%、1.98%和0.025、0.234、0.377、0.353。脂肪分布测量结果(%AF、%GF)的RMS-CV和RMS-SD分别为2.51%、1.80%和1.153、1.101。结论: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度 身体成分 脂肪分布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者腰椎和近端股骨骨密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为了观察糖皮质激素(GC)对骨矿物质密质的影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照测量了94例GC治疗的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94例正常健康者的腰椎2~4(L2~L4)和右侧近端股骨(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 为了观察糖皮质激素(GC)对骨矿物质密质的影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照测量了94例GC治疗的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94例正常健康者的腰椎2~4(L2~L4)和右侧近端股骨(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结果表明:GC治疗的患者L2~L4、右侧股骨近端的BMD测量值(g/cm2)明显低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P<0.001).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患者BMD测量值减低,而男性患者只出现近端股骨BMD减低.GC治疗者BMD的Z-值(Z-score)与GC用药时间和剂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GC治疗的患者存在明显的骨质丢失,并与GC用药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骨块模型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辉文 廖二元 +4 位作者 戴如春 伍贤平 邓小戈 雷闽湘 钟惠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 了解扇形束 (HologicQDR 450 0A)和笔形束 (LunarDPX IQ)DXA骨密度仪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两者的数据换算关系。方法  1 6个骨块模型分别在HologicQDR 450 0A型和Lu narDPX IQ型DEXA仪上测量 3次 ,比较两者的灵敏度。选取其... 目的 了解扇形束 (HologicQDR 450 0A)和笔形束 (LunarDPX IQ)DXA骨密度仪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两者的数据换算关系。方法  1 6个骨块模型分别在HologicQDR 450 0A型和Lu narDPX IQ型DEXA仪上测量 3次 ,比较两者的灵敏度。选取其中 3个骨块模型连续测量 2 0次求变异系数 ,比较两仪器的批内精密度。每天测 5次连续 2 0d求变异系数 ,比较两仪器的批间精密度。人体腰椎骨块模型每天测 5次连续 8d,建立两仪器之间数据换算关系。结果  (1 )LunarDPX IQ型DEXA仪的灵敏度高于HologicQDR 450 0A型DEXA仪。 (2 )用小动物软件测量BA、BMC、BMD ,HologicDEXA仪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 0 57%、0 8%、1 1 % ;LunarDPX IQ型DEXA仪分别为 2 2 %、1 0 0 %、1 0 4%。HologicDEXA仪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 1 2 %、2 8%、2 4% ;LunarDPX IQ型DEXA仪分别为2 0 %、1 0 3 %、1 0 5 %。结果均显示HologicDEXA仪的精密度高于LunarDEXA仪。 (3)两仪器之间的BA、BMC、BMD绝对值差异明显 (P <0 0 5) ,但可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数据换算 :①BMD :Hologic值 =0 80 2×Lunar值 +0 31 8(r=0 991 ;P <0 0 0 1 ;SEE =0 0 3g/cm2 ) ;②BMC :Hologic值 =1 2 0×Lunar值 +1 685(r=0 984;P <0 0 0 1 ;SEE =0 81 6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 测量 骨块模型 精密度 灵敏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体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志华 邵晓雯 +6 位作者 张雨沁 卓嘉璐 杨宁 陆婷 高欣欣 韩婷 张曼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分析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F-BIA)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人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63人,分别采用MF-BIA法和DXA法测定受试者的脂... 目的:分析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F-BIA)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人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63人,分别采用MF-BIA法和DXA法测定受试者的脂肪含量(FM)、体脂率(%BF)、去脂体质量(FFM)、骨矿物质含量(BMC),利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评价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均值差异,采用Bland-Altman图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评价方法间的一致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建立MF-BIA的校正预测模型。结果:DXA法测得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脂肪含量和体脂率高于MF-B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F-BIA测得去脂体质量及骨矿物质含量高于DX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FBIA和DXA测量的脂肪含量和去脂体质量呈中等相关,体脂率和骨矿物质含量呈弱相关。两种方法所测脂肪含量、体脂率、去脂体质量及骨矿物质含量结果的ICC为0.76、0.30、0.79、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Bland-Altman图显示,MF-BIA和DXA测量脂肪含量、体脂率、去脂体质量及骨矿物质含量的一致性限分别为-11.61~7.16,-14.33~6.60,-3.84~10.99,-0.59~1.12。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脂肪含量、体脂率、去脂体质量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DXA=13.55+0.63×MF-BIA;yDXA=34.86+0.21×MF-BIA;yDXA=7.57+0.76×MF-BIA;y DXA=1.52+0.38×MF-BIA。结论:MF-BIA和DXA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在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中,使用MF-BIA法测量脂肪含量、体脂率、去脂体质量、骨矿含量需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频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 身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河北 张颜秋 +4 位作者 苟淑芹 刘春义 张秀华 逯亚平 王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2-163,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诊断的差别。结果①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BMD值均高于侧位值;②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别;③当大于50岁时,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质疏松诊断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腰椎侧位对女性患者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的诊断(>50岁)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锦富 王文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动态观察去势雌性大鼠不同部位骨量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屠冠军 吕永利 +5 位作者 吕刚 原银栋 高杰 张杰 孙岩 范广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有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实验研究常需测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目前测定动物BMD的方法包括双光子吸收法(DPA)、单光子吸收法(SPA)、定量计... 有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实验研究常需测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目前测定动物BMD的方法包括双光子吸收法(DPA)、单光子吸收法(SP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1]。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槐 张玉华 +2 位作者 高忠礼 高凤桐 徐文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27,共1页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刘玉槐,张玉华,高忠礼,高凤桐,徐文贵我们曾应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桡、尺骨的BMD来预测椎体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度,但此种方法不如直接测腰椎的BMD精确,所以...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刘玉槐,张玉华,高忠礼,高凤桐,徐文贵我们曾应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桡、尺骨的BMD来预测椎体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度,但此种方法不如直接测腰椎的BMD精确,所以本文检测了3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 BMD 脊柱压缩性骨折 双能x线吸收 脊柱骨折 椎体 尺骨 单光子吸收 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和身长对大白鼠骨量影响的双能X线吸收法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冬 井上哲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体重、体组成指数和其它因子对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的影响已经在人体上被广泛研究。然而它们对大白鼠骨量的影响仍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应用DXA仪测量了雌性Wistar大鼠... 体重、体组成指数和其它因子对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的影响已经在人体上被广泛研究。然而它们对大白鼠骨量的影响仍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应用DXA仪测量了雌性Wistar大鼠全身骨密度和全身骨矿物质含量以及腰椎骨密度和腰椎骨矿物质含量。61只大鼠(体重范围220g~300g)的测定结果表明:体重明显相关于全身骨矿物质含量(r=0.835,P=0.0001)、全身骨密度(r=0.561,P=0.0001)、腰椎骨矿物质含量(r=0.681,P=0.0001)和腰椎骨密度(r=0.531,P=0.0001);身长也相关于上述指标,相关系数和P值分别为r=0.545,P=0.0001;r=0.371,P=0.0032;r=20.496,P=0.0001和r=0.289,P=0.024。为进一步调查体重对骨量的影响,我们将这些动物按体重分成3组,当二组之间的体重差在20g以上时,两组的骨量就显示了差异。在等身长条件下,体重明显相关于骨量;然而在等体重条件下,身长和骨量不相关。结果表明,体重和身长也影响大鼠骨量,也许前者施加的影响更明显。大鼠体重和身长明显相关于BMD、B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 身长 体重 双能x线吸收 dxa 骨矿物质含量 腰椎骨密度 大白鼠 影响 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与近红外法测定脂肪含量的评价
20
作者 秦林林 卢方平 +4 位作者 陈金标 马海波 张卫 葛崇华 丁海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用美国LunarDPX-L骨密度仪和日本FVTREX一1000型近红外仪对92例人群进行脂肪含量评价。其中78例为健康人,男性43例,女性35例。测定结果女性平均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种方法对全部人群的体脂肪测定结果相... 用美国LunarDPX-L骨密度仪和日本FVTREX一1000型近红外仪对92例人群进行脂肪含量评价。其中78例为健康人,男性43例,女性35例。测定结果女性平均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种方法对全部人群的体脂肪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0.921,本文介绍测定原理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近红外法 脂肪含量 人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