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能X线吸收仪的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以外的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传丰宁 周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脆性骨折系骨质疏松症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广泛应用于评估骨折风险,但仅依据BMD测量结果往往会低估骨折风险。近年来,随着DXA技... 脆性骨折系骨质疏松症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广泛应用于评估骨折风险,但仅依据BMD测量结果往往会低估骨折风险。近年来,随着DXA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实用性已从BMD扩展到其他新功能,如检测寂静性骨折、评估骨质量以及测定体成分等,这为骨折的临床预防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基于DXA除BMD外的其他参数在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折风险 骨质量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能X线骨密度仪交叉校准及其骨密度参考数据库标准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东 Glen M Blake +7 位作者 孙晓雷 崔珂 蔡舒 王文志 刘艳东 王文海 轩艳姣 程晓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 目的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和志愿者用常用不同品牌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脊柱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进行体模校准和体内交叉校准,为建立统一的中国人群骨密度参考数据库,实现全国不同品牌DXA 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FUJIFILM、GE-Lunar、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5个品牌的DXA。体模校准实验使用同一个ESP(编号SN 145)在每个扫描仪上扫描10次,每次重新定位。体内交叉校准研究在同一天使用GE-Lunar iDXA系统和其他4家品牌之一的DXA对100名20~80岁健康志愿者进行腰椎(L1-4)和髋部扫描。采用SPSS 22.0完成线性回归分析,将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的脊柱、股骨颈和全髋BMD与GE-Lunar相对应部位的BMD进行交叉校准。并根据一个采用GE-Lunar DXA的75321名20岁及以上中国成年人全国性骨密度调查数据库计算正常参考值,采用本次体内交叉校准换算方程推导出其他4种品牌DXA的等效青年人参考数据库。结果GE-Lunar、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的ESP L2-4 BMD(单位:g/cm^(2))均值分别为1.170±0.005、0.930±0.005、0.980±0.005、1.000±0.009和1.100±0.003,各品牌间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次重复扫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1%、0.53%、0.37%、0.91%和0.25%。FUJIFILM、Hologic、Medilink和Osteosys DXA脊柱和髋部的BMD测量值与GE-Lunar测量值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911~0.982,并计算出每种DXA的BMD值与GE相应部位BMD值的换算公式。列出5家DXA等效中国青年人骨密度参考范围,实现这些DXA设备扫描同一患者时计算的T值一致。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国内5种品牌DXA的ESP和体内交叉校准数据以及换算公式,获得了统一的中国人DXA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实现全国DXA脊柱和髋部骨密度T值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交叉校准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T值 参考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A骨密度测量结果的相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3
作者 余卫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和T-值为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临床医生所熟知,且常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和治疗决策制定的依据。日常临床和药物研究中,常可见到不同DXA和参考数据造成的测量结果差异、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不一... 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和T-值为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临床医生所熟知,且常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和治疗决策制定的依据。日常临床和药物研究中,常可见到不同DXA和参考数据造成的测量结果差异、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不一致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一致的测量结果常会使医生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干预措施选择等方面产生困惑。为提高对上述等问题的认识和对BMD测量结果和T-值的进一步解析,本文进行了相关历史文献回顾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密度 T-值 参照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视不同厂家DXA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差异Hologic和GE-Lunar DXA在全国流调人群测量数据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卫 崔丽嘉 +7 位作者 尹香君 汤淑女 江宁 崔露 李志新 王临虹 管文敏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3,共8页
目的依据Hologic和GE-Lunar两厂家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在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人群腰椎和股骨近端测量数据的差异,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和治疗随访评估的影响。方... 目的依据Hologic和GE-Lunar两厂家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在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人群腰椎和股骨近端测量数据的差异,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和治疗随访评估的影响。方法纳入全国流调20285例受检者,行Hologic公司DXA腰椎骨密度测量且合格者共9450例,其中男性3989例,女性5461例;股骨近端测量且合格者共9463,其中男性4008例,女性5455例;行GE-Lunar公司DXA腰椎骨密度测量且合格者共10319例;其中男性4550例,女性5769例;股骨近端测量且合格者共10602例,其中男性4667例,女性5935例。另收集不同参研单位Hologic DXA与不同参研单位GE-Lunar DXA对同一欧洲脊椎体模的骨密度测量结果。结果Hologic公司DXA和GE-Lunar公司DXA两组男、女骨密度峰值后,随年龄的增高其不同年龄组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密度测量均值逐渐下降趋势相似;Hologic公司DXA和GE-Lunar公司DXA两组男、女峰值骨所在的年龄组及随后的不同年龄组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密度测量值有所不同;Hologic DXA和GE-Lunar DXA两组欧洲脊椎体模测量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正视Hologic和GE-Lunar两厂家DXA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差异以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和其骨折风险评估的影响,重视结合对患者或受检者其他骨质疏松症和其骨折风险因素的分析,进而对其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密度 流行病学 腰椎 股骨近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用不同参考数据库对DXA骨密度T值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钟鸣 轩艳娇 +6 位作者 孙晓雷 李丽群 关锋 陆勇 彭莉红 严孙杰 程晓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调查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机器参考数据库使用现状及选用不同数据库对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的影响。方法收集全国139家医院DXA机器的骨密度报告,记录每家医院使用的DXA品牌... 目的调查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机器参考数据库使用现状及选用不同数据库对DXA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的影响。方法收集全国139家医院DXA机器的骨密度报告,记录每家医院使用的DXA品牌及选用的参考数据库。其中48家医院在各种临床研究中,采用欧洲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进行DXA质控扫描,即ESP重复扫描10次,打印BMD结果。记录所选用参数数据库和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9台DXA,74家(53.24%)使用GE,57家(41.01%)使用Hologic,另有8家(5.76%)使用Medilink。72台DXA(51.80%)采用中国参考数据库;66台DXA(47.48%)采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白种人数据库;另有1台采用亚洲人数据库。同一个ESP在48台DXA行BMD重复扫描研究中,采用中国人数据库平均T值为0.2(0,0.3)SD,采用NHANES数据库平均T值为-0.6(-0.9,-0.56)SD,两者相差0.8 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发现DXA骨密度采用中国人数据库和美国人数据库计算所得T值平均相差0.8 SD,这个差异会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检出率,建议使用DXA应该遵循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采用中国人数据库计算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参考数据库 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正位DXA影像形态学特征及腰椎标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管文敏 余卫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对腰椎正位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影像进行形态学测量分析,并对腰椎标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的成人腰椎正位DXA影像:测量左、右椎弓根中点及棘突末端中点连线所形成的角度及其变化规律... 目的对腰椎正位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影像进行形态学测量分析,并对腰椎标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的成人腰椎正位DXA影像:测量左、右椎弓根中点及棘突末端中点连线所形成的角度及其变化规律;观察并记录最低位肋骨出现位置、腰椎最长横突出现位置、L4轮廓是否呈“H”形及双侧髂嵴上缘连线位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61例腰椎正位DXA影像,平均年龄(53.8±12.6)岁,女性占78.8%。腰椎正位DXA影像中L1-L5双侧椎弓根中点与棘突末端中点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且在L1-L4中呈“V”字形,在L5呈“一”字形。最低位肋骨以T12最为常见(2002例,84.8%)。最长横突以L3椎体最常见(1480例,62.7%)。双侧髂嵴上缘连线以L4-L5椎间隙最为常见(1822例,77.2%)。腰椎DXA影像中“H”形L4共1759例(74.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L1-L4“V”字征及L5“一”字征标序方法不受骨质增生影响,且简明形象,易于接受,该方法的提出更有助于腰椎DXA标序,为骨密度准确测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密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骨丢失率、骨质疏松发生率及参考数据库--多中心合作项目 被引量:73
7
作者 程晓光 杨定焯 +14 位作者 周琦 卓铁军 张华俦 项靖 王洪福 欧品中 徐黎 刘建立 徐苓 黄公怡 黄琪仁 H.S Barden L-S Weynand K-G Faulkner 孟迅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1-228,共8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合作调查了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BMD)、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发生率。调查结果被用来建立一个BMD参考数据库,用以诊断中国女性的骨质疏松。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合作调查了中国女性的年龄相关骨密度(BMD)、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发生率。调查结果被用来建立一个BMD参考数据库,用以诊断中国女性的骨质疏松。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和嘉兴地区20~89岁女性的腰椎(L1~L4)(n=8142)和髋部(n=7290)的BMD值。不同部位骨骼BMD随年龄的变化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来描述。结果股骨颈和全股骨的BMD峰值出现在30~34岁,脊柱和股骨粗隆部的峰值出现在40~44岁。年轻成人的(YA)的BMD值(均值和标准差(SD)用20~39岁年龄段的平均BMD进行计算)在后前位脊柱、股骨颈、股骨粗隆和全股骨分别为1.116±0.12g/cm2、0.927±0.12g/cm2、0.756±0.11g/cm2和0.963±0.13g/cm2。85岁老年女性脊柱的BMD减少了32%,股骨减少了30%~35%。骨质疏松的定义是BMD值与本研究组中确立的年轻成人BMD值相比≤-2.5个标准差,在50岁及以上的女性,发生率分别为脊柱28%、股骨任何部位15%、脊柱或者股骨为31%。结论本研究为中国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数据,并且建立了一个可供全中国范围内女性骨质疏松诊断使用的可靠的参考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中国女性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质疏松 参考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撕裂患者肱骨大结节足印区骨密度测定及其术前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谈绎文 郑昱新 +2 位作者 王学宗 顾新丰 高宁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8-643,共6页
目的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对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RCT)患者的患肩肱骨大结节足印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量,并研究各术前临床因素对该区BM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 目的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对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RCT)患者的患肩肱骨大结节足印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量,并研究各术前临床因素对该区BM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5例RCT患者,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时间、术前DXA检测的腰椎及股骨近端BMD、关节镜术中记录的肩袖撕裂大小及退缩程度(Patte分类)等临床资料。使用特定体位的DXA测量患肩肱骨大结节足印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BMD。统计分析各临床资料与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的影响。结果RCT患者平均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为(0.596±0.225)g/cm^(2)。男性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高于女性(t=4.509,P=0.000);不同年龄组及退缩程度组间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指标中,仅性别、腰椎BMD与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中度相关(r=0.410,P=0.000;r=0.407,P=0.000),股骨近端BMD与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弱相关(r=0.320,P=0.005),余无明显相关(均P>0.05)。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性别和腰椎BMD对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产生影响(性别的显著性为0.007,腰椎BMD的显著性为0.009)。结论除了性别及腰椎BMD,其他临床指标无法准确预测肩袖撕裂患者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本研究采用DXA对肱骨大结节足印区BMD进行直接测量,有一定的临床普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肱骨大结节 足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骨密度及骨小梁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管文敏 余卫 +5 位作者 李太生 林强 田均平 徐颖 李雁凌 宋晓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9-515,共7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随诊的HIV感染者中,有基线BMD及TBS数据、ART治疗时间在1年及以上的HIV感染者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基线及第1~5年的BMD与TB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9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36.1±11.3)岁,男性占91.7%。在68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BMD正常但TBS减低者占19.1%。与基线相比,第1~4年腰椎BMD均低于基线BMD,第5年腰椎BMD与基线BMD无明显差异[(1.183±0.144)vs.(1.168±0.161)g/cm 2,P=0.118]。腰椎BMD第1、2年分别下降3.0%及2.4%(P=0.196),第3年以后腰椎BMD变化百分比维持稳定。股骨颈BMD第1年下降3.5%,第2年下降4.6%,随后股骨颈BMD变化百分比保持稳定。全髋BMD与股骨颈BMD变化趋势相似。TBS第1年下降1.6%,随后维持稳定。结论在接受ART治疗前,仅凭BMD评价骨质量将忽略近20%存在骨微结构损伤的HIV感染者。长期ART治疗后各部位BMD及TBS均可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骨密度 骨小梁分数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定量超声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预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符桑 文章新 +4 位作者 陈蓉 刘舒颖 丁娜 欧阳娜 盛志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讨跟骨定量超声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0月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T2DM的中老年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4例。运用跟骨定量超声(quant... 目的探讨跟骨定量超声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0月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T2DM的中老年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4例。运用跟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测量,以DXA测量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定量超声参数—宽带超声衰减(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宽带超声声速(speed of sound,SOS)、骨硬化指数(stiffness index,STI)及T值与DXA参数—腰椎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髋部整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跟骨定量超声参数与DXA测量的各部位骨密度均为正相关,男性相关系数(r)为0.366~0.671,女性相关系数(r)为0.285~0.613;跟骨定量超声T值无法用于预测诊断男性腰椎骨质疏松症(P>0.05),可用于预测诊断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男性和女性髋部骨质疏松症,其阈值分别为-1.35、-2.40和-1.55(P<0.05)。结论跟骨定量超声对于预测中老年T2DM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价值,其诊断阈值根据性别、骨密度测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定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中Piezo1对去势小鼠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均政 潘兆丰 +3 位作者 何琪 张罡瑜 王海彬 陈鹏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利用micro-CT及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观察Piezo1蛋白对去卵巢小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雌性Piezo1ΔEC小鼠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选取5只雌性Piezo1fl/fl小鼠,实验组与模型组... 目的利用micro-CT及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观察Piezo1蛋白对去卵巢小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雌性Piezo1ΔEC小鼠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选取5只雌性Piezo1fl/fl小鼠,实验组与模型组均行去卵巢手术后于14周龄时使用micro-CT和DXA检测和分析各组小鼠胫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骨小梁相对体积(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bone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bone number,Tb.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bone separation,Tb.Sp)、骨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及骨皮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t.Th),然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XA结果显示实验组BMC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实验组:(0.003±0.000)g;模型组:(0.005±0.001)g(P<0.05)。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骨质疏松主要体现在骨小梁数量减少和骨小梁分离度增加,其中实验组和模型组骨小梁数量分别为0.549±0.013和0.631±0.015;骨小梁分离度分别为0.453±0.018和0.362±0.046(P<0.05)。结论内皮细胞Piezo1缺失能增加去势小鼠的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 骨质疏松症 MICRO-CT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洁 陈朝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7-543,共7页
儿童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迄今尚缺乏预防和治疗儿童GIOP的相关指南。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应动态监测骨代谢情况,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儿童... 儿童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迄今尚缺乏预防和治疗儿童GIOP的相关指南。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应动态监测骨代谢情况,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儿童骨质疏松的诊断工具首选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多项研究证实,早期使用双膦酸盐具有预防骨质流失的作用,但双膦酸盐在儿童中预防或治疗GIOP适当用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广大儿科医师应加强对儿童GIOP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适时选择治疗药物及措施,减少儿童GIOP的发生,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