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近10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单中心30599例汉族人群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莹 张丹阳 +8 位作者 吴立凡 王桂杉 母杰丹 崔成文 石秀秀 董继革 王瑜 许王莉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本中心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量峰值分别为1.00±0.12 g/cm^(2)、0.94±0.14 g/cm^(2)、0.99±0.13 g/cm^(2),女性分别为0.99±0.12 g/cm^(2)、0.79±0.11 g/cm^(2)、0.88±0.11 g/cm^(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腰椎P=0.022,股骨颈P<0.001,全髋P<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腰椎、股骨骨密度(BMD)值在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和女性各个部位BMD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13~2014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均为近10年最低值,2015~2023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BMD值存在差异。未来需要采用更精准的BMD检测技术,开展多中心有代表性人群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人群BMD值随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吸收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250)kV X射线水与空气质能吸收系数之比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笑 赵瑞 +4 位作者 鲁平周 吴金杰 包俊霞 朱伟峰 李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7-1054,共8页
电离法测量X射线水吸收剂量是最早推荐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中水与空气的平均质能吸收系数之比是其中一项关键修正项。根据ICRU 90号报告,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EGSnrc,基于BEAMnrc、FLURZnrc和g程序,模拟得到水下2 cm处的水和空气的平均质... 电离法测量X射线水吸收剂量是最早推荐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中水与空气的平均质能吸收系数之比是其中一项关键修正项。根据ICRU 90号报告,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EGSnrc,基于BEAMnrc、FLURZnrc和g程序,模拟得到水下2 cm处的水和空气的平均质能吸收系数之比。结果显示,在(100~250)kV X射线范围内,[(μ_(en)/p)_(air)^(ω)]_(water)^(z=2)的结果在1.027~1.088范围内,且随着X射线平均能量以及半值层的增加而增加,模拟结果为后续基于电离法测量X射线水吸收剂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x射线 电离 吸收剂量 EGSNRC 质能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颉相君 王霞 +4 位作者 熊静帆 董虹孛 程红 肖培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4,共7页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命周期体成分研究,选取使用同一型号BIA和DXA仪器检测的6~19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相对误差频率(RE)、Bland-Altman分析评价BIA和DXA方法间测量脂肪质量(FM)、非脂肪组织质量(FFM)、四肢骨骼肌质量(ASM)的一致性。以DXA测量值为因变量,电阻指数(RI)为自变量,建立BIA校正预测模型。主要结局指标ICC、RE、Bland-Altman分析。结果1841名6~19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研究分析。在不同性别中,相较于DXA,BIA低估男、女生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0、2.27 kg,P<0.05),低估男、女生AS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0.91 kg,P<0.05),高估男、女生F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7、2.66 kg,P<0.05),且男、女生的FM、FFM、ASM均ICC>0.90(P<0.05)。随年龄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呈逐渐增大的趋势,AS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先增大后减小。随BMI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占比逐渐增大。BIA校正预测模型为:FM=2.336+0.871×RI_(50)-1.739×RI_(500)+0.517×性别-0.478×年龄+0.753×体重(R^(2)=0.940);FFM=2.795-1.406×RI_(50)+2.177×RI_(500)-0.329×性别+0.471×年龄+0.243×体重(R^(2)=0.985);ASM=-1.937-0.697×RI_(50)+1.132×RI_(500)-0.389×性别+0.119×年龄+0.095×体重(R^(2)=0.976)。结论BIA测量学龄儿童青少年ASM、FFM与DXA一致性良好,所测FM与DXA一致性差。BIA测量FM、FFM和ASM的校正模型拟合效果好,可适用于不同型号多频BIA仪器评估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双能x线吸收 脂肪质量 四肢骨骼肌质量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河北 张颜秋 +4 位作者 苟淑芹 刘春义 张秀华 逯亚平 王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2-163,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 目的评价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时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178例女性患者(按年龄分组)接受腰椎后前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以BMD表示骨密度值,以T值为标准判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评价腰椎后前位与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诊断的差别。结果①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BMD值均高于侧位值;②各年龄组患者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别;③当大于50岁时,腰椎后前位及侧位T值对骨质疏松诊断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腰椎侧位对女性患者骨量减少程度的判断和骨质疏松的诊断(>50岁)都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锦富 王文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测定营养不良病人机体组成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吴肇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 (DEXA) ,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方法 :中等程度以上营养不良住院病人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39~ 6 6 (平均 5 1± 14)岁作为研究对象。 72例健康志愿者 (男 34例 ,女 38... 目的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 (DEXA) ,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方法 :中等程度以上营养不良住院病人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39~ 6 6 (平均 5 1± 14)岁作为研究对象。 72例健康志愿者 (男 34例 ,女 38例 )为对照者 ,年龄为 41~ 6 4(平均 5 4± 11)岁。机体组成测定应用HologicQDR— 2 0 0 0双能源X线测定仪。 结果 :营养不良病人实际平均体重是理想体重的 72 .5 % ,其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值 ,属中、重度营养不良范围。营养不良病人的体脂及瘦组织群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 ,尤以体脂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差异极显著 (P <0 .0 1)。两组矿物质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营养不良时机体体脂和瘦组织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耗 ,其中以体脂的丢失尤为明显。DEXA是临床上测定机体组成的一种准确、可靠方法 ,可有效地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机体组成 双能x线吸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与近红外法测定脂肪含量的评价
7
作者 秦林林 卢方平 +4 位作者 陈金标 马海波 张卫 葛崇华 丁海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用美国LunarDPX-L骨密度仪和日本FVTREX一1000型近红外仪对92例人群进行脂肪含量评价。其中78例为健康人,男性43例,女性35例。测定结果女性平均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种方法对全部人群的体脂肪测定结果相... 用美国LunarDPX-L骨密度仪和日本FVTREX一1000型近红外仪对92例人群进行脂肪含量评价。其中78例为健康人,男性43例,女性35例。测定结果女性平均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种方法对全部人群的体脂肪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0.921,本文介绍测定原理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吸收 近红外 脂肪含量 人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射线测定肉类肥瘦比例研究进展
8
作者 董哲 王勤忏 王浩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近年来,我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迅猛,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多种肥瘦比例检测技术被应用到肉制品加工和屠宰行业。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解决肉制品在线肥瘦比例检测的最佳方法之一,具有精准度... 近年来,我国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迅猛,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多种肥瘦比例检测技术被应用到肉制品加工和屠宰行业。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解决肉制品在线肥瘦比例检测的最佳方法之一,具有精准度高、耗时短、可以对胴体全身进行检测的优势。本文比较当前各种肥瘦比例检测技术的特点,介绍DXA的概念、测量方式,重点探讨DXA在肥瘦比例测定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通过对研究现状、设备类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未来该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射线吸收 肉质分析 肥瘦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超声测定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18~40岁成人骨健康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邝玉娴 程红 +6 位作者 郑伊迎 陈伟业 马振新 邹高雍 曾鼎 米杰 刘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742,共6页
目的比较定量超声测定法(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广州市18~40岁成人骨密度的一致性,评估QUS识别低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在731名研究对象中,采用DXA测量骨密度(BMD),QUS测量超声传导速度(SOS)。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SOS与BMD ... 目的比较定量超声测定法(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广州市18~40岁成人骨密度的一致性,评估QUS识别低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在731名研究对象中,采用DXA测量骨密度(BMD),QUS测量超声传导速度(SOS)。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SOS与BMD Z值的一致性。以BMD Z≤-2.00作为低骨量的诊断标准,绘制QU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SOS Z值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的SOS和BMD Z值的均值差值分别为1.27(-0.94~3.47)和0.93(-1.33~3.18)。男、女性中SOS Z值诊断低骨量的AUC分别为0.734(95%CI=0.380~0.788)、0.679(95%CI=0.625~0.732)。男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0.35,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64.1%、68.6%和0.327;女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1.14,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3.9%、54.8%和0.285。结论广州市18~40岁成人中,QUS与DXA诊断骨密度的一致性欠佳,但QUS在识别低骨量上的应用价值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测定 双能x线吸收 超声传导速度 骨密度 低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身体成份精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蓉 林守清 +2 位作者 陈艳 杨秋红 陈凤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2-273,262,共3页
目的确定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测定全身和局部身体成份短期精确度,以指导临床监测方案。方法对1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使用DXA(GE 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仪进行了全身体成份测定。每名志愿者测量10次,每天重复5次分在2d(间隔不超过4d)... 目的确定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测定全身和局部身体成份短期精确度,以指导临床监测方案。方法对1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使用DXA(GE 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仪进行了全身体成份测定。每名志愿者测量10次,每天重复5次分在2d(间隔不超过4d)中进行。志愿者测量期间饮食、运动等无明显改变,无腹泻等影响体重的疾病。每次测试需穿同样衣服,每次测量结束均离开骨密度仪,站到地面,下次测量再重新摆放体位。由同一名技师进行操作并分析。计算短期精确度。结果全身、上肢、大腿、躯干、男性区域及女性区域骨矿含量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1.5%、0.9%、2.8%、3.4%和1.7%,脂肪测定的CV分别为1.2%、3.5%、2.3%、2.7%、3.4%和1.8%,组织测定的CV分别为0.7%、1.4%、1.8%、1.6%、2.2%和1.4%,脂肪百分比的CV分别为1.2%、2.4%、1.1%、2.1%、2.3%和1.5%。结论全身体成份测定的CV在0.7%~1.2%,局部体成份测定的CV大部分在1%~2.5%之间。局部测定的精确度不如全身测定的精确度。全身测定和局部测定的精确度均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度 身体成份 双能x线吸收 骨密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镍、铬、钼、铌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身平 王树安 +1 位作者 廖志海 吕平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9-1340,1342,共3页
合金中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对合金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镍基合金是化学成分最复杂的合金之一,一个牌号的镍基合金含有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可以差几个数量级,给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共存元素对测定... 合金中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对合金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镍基合金是化学成分最复杂的合金之一,一个牌号的镍基合金含有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范围可以差几个数量级,给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干扰比较严重,在常见的报道中大多只测定一种元素或者同时测定几种元素。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高含量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铌、钽、锆、铪;以及ICP~AES测定镍基合金中合金元素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同时测定镍基合金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固体镍基合金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已有报道。本工作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镍、铬、钼、铌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镍基合金 同时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镍基高温合金 原子吸收光谱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2例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的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明伟 余卫 +6 位作者 徐苓 田均平 邢小平 孟迅吾 曹坚 严洪珍 葛秦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92例正常人,其中女性152人,男性140人;年龄10~79岁,每10岁为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全身骨量、骨密度、腰椎正位骨密度峰值分别位于30~39、2... 目的了解正常人全身骨量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92例正常人,其中女性152人,男性140人;年龄10~79岁,每10岁为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全身骨量、骨密度、腰椎正位骨密度峰值分别位于30~39、20~39和20~29少年龄组,女性峰值均位于30~39岁年龄组。男性各组峰值均大于女性,女性骨丢失多于男性。男性在70~79岁年龄组骨量有上升趋势。腰椎正位骨密度下降较全身明显。结论全身骨密度测量可反映正常人年龄性骨质丢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的精密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泽宇 郭斌 +2 位作者 弓健 唐勇进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精密度,探讨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DXA(GE Lunar Prodigy)对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10名)进行10次全身重复扫描,应用... 目的: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精密度,探讨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DXA(GE Lunar Prodigy)对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10名)进行10次全身重复扫描,应用专用分析软件计算全身骨量(total bone mineral content,TBMC),全身脂肪组织量(total fat mass,TFM),全身瘦组织量(total lean mass,TLM),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数(total body fat percent-age,%TBF),腹部脂肪含量百分数(android fat percentage,%AF),臀部脂肪含量百分数(gynoid fat percentage,%GF),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均方根(RMS-CV)和标准差均方根(RMS-SD)评价DXA对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测量的精密度。结果:人体全身TBMC,TFM,TLM,%TBF的RMS-CV和RMS-SD分别为1.05%、1.95%、0.93%、1.98%和0.025、0.234、0.377、0.353。脂肪分布测量结果(%AF、%GF)的RMS-CV和RMS-SD分别为2.51%、1.80%和1.153、1.101。结论:DXA测量人体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度 身体成分 脂肪分布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252例正常人BMD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玉香 潘信群 孟昭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252例正常人,男性117例,女性135例,年龄范围20~78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用SPA测量桡骨BMD,用DEXA测量腰椎、左右髋骨BMD及全身BMC,结果表明桡骨、腰椎及全身的峰值骨量年龄在30~39岁,股... 252例正常人,男性117例,女性135例,年龄范围20~78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用SPA测量桡骨BMD,用DEXA测量腰椎、左右髋骨BMD及全身BMC,结果表明桡骨、腰椎及全身的峰值骨量年龄在30~39岁,股骨颈、wand's三角的峰值骨量年龄在20~29岁,没有性别差异。女性40岁以后骨丢失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到60岁时,桡骨、股骨颈、ward's三角BMD及全身BMC低于T评分临界值。男性70岁时股骨颈骨丢失低于T评分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桡骨 股骨颈 正常人 全身 男性 双能x线吸收 骨丢失 腰椎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法测定NaY分子筛硅铝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储刚 黄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813-816,共4页
用X射线衍射外推函数法测定NaY分子筛的晶胞参数,经晶胞参数与29Si、27Al固体魔角核磁共振谱仪测定NaY分子筛骨架中的硅铝比关联的经验公式,得到的X射线衍射法测定NaY分子筛骨架中硅铝比的分析方法,以便满足Na... 用X射线衍射外推函数法测定NaY分子筛的晶胞参数,经晶胞参数与29Si、27Al固体魔角核磁共振谱仪测定NaY分子筛骨架中的硅铝比关联的经验公式,得到的X射线衍射法测定NaY分子筛骨架中硅铝比的分析方法,以便满足NaY分子筛骨架中硅铝比测定工作的需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测定的NaY分子筛硅铝比,比通常采用的化学方法省时、简便、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分子筛 硅铝比 x射线衍射 测定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玻璃熔融法测定硅质耐火材料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芙云 袁翠菊 +2 位作者 张燕 王玉霞 张玉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硅质耐火材料 熔融 测定 玻璃 SIO2 主成分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动态观察去势雌性大鼠不同部位骨量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屠冠军 吕永利 +5 位作者 吕刚 原银栋 高杰 张杰 孙岩 范广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有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实验研究常需测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目前测定动物BMD的方法包括双光子吸收法(DPA)、单光子吸收法(SPA)、定量计... 有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和治疗的实验研究常需测定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目前测定动物BMD的方法包括双光子吸收法(DPA)、单光子吸收法(SP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1]。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铅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斌 张江锋 +2 位作者 蒋小良 黄伟 钟康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871,共3页
根据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CPSIAH.R.4040法案和(RoHS)指令的要求,对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铅含量进行了限制。目前,普遍采用的皮革材料检测方法是先将样品进行微波消解,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根据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CPSIAH.R.4040法案和(RoHS)指令的要求,对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铅含量进行了限制。目前,普遍采用的皮革材料检测方法是先将样品进行微波消解,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检测程序繁琐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铅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皮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制品 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定涂钯硅藻土中的钯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明太 陈锦华 齐红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1,138,共4页
在涂钯硅藻土样品中定量加入内标元素 Mo和王水 ,制成分析试样 ,用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 EDXRF)法测定钯含量。该方法可测定钯含量为 5%~ 50 %范围的涂钯硅藻土样品 ,方法快速、简便 ,其相对标准偏差优于 1% ,回收率 98%~ 10 8%。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涂钯硅藻土 内标 钯含量测定 EDxRF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玉槐 张玉华 +2 位作者 高忠礼 高凤桐 徐文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27,共1页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刘玉槐,张玉华,高忠礼,高凤桐,徐文贵我们曾应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桡、尺骨的BMD来预测椎体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度,但此种方法不如直接测腰椎的BMD精确,所以... 双能X线吸收法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自发性脊柱骨折的阈值刘玉槐,张玉华,高忠礼,高凤桐,徐文贵我们曾应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桡、尺骨的BMD来预测椎体自发性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度,但此种方法不如直接测腰椎的BMD精确,所以本文检测了3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 BMD 脊柱压缩性骨折 双能x线吸收 脊柱骨折 椎体 尺骨 单光子吸收 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