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能谱CT定量分析尿酸盐沉积对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
1
作者 马宏洋 刘力 +3 位作者 钟威 刘宏刚 孟洪颜 梁晏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6,20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能谱CT尿酸盐沉积定量分析膝关节痛风性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液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72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与87...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能谱CT尿酸盐沉积定量分析膝关节痛风性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液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72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与87例非痛风性膝关节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能谱CT资料,评估膝关节不同部位尿酸盐沉积,结合血液检验指标分析尿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膝关节痛风结节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354、0.326、0.260,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单钠尿酸盐晶体半定量数据、膝关节痛风结节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563、0.257,P<0.05)。痛风组患者C反应蛋白与关节旁软组织尿酸盐浓度、骨质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498、0.166,P<0.05),红细胞沉降率与关节旁软组织(肌腱、韧带等)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325,P<0.01),血清尿酸与膝关节痛风结节、关节旁软组织(肌腱、韧带等)尿酸盐浓度呈正相关(r=0.264、0.243,P<0.05)。以最终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平均体积结合双能能谱CT辅助诊断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最佳截断值为2.190、122.96、9.049。结论能谱CT可早期识别并定量分析尿酸盐结晶,在此基础上,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清尿酸等血液检验指标对评估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痛风活动度、病情迁移程度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膝关节 能谱CT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淋巴细胞计数 中性白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门静脉血管图像质量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琦 刘响 +1 位作者 王丽佳 时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 探讨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提高肝门静脉三维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肝脏双能CT增强扫描患者的图像,通过调整非线性融合技术的参数值Blending Width和Blending Center获得高对比噪声比的门静脉期图像... 目的 探讨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提高肝门静脉三维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肝脏双能CT增强扫描患者的图像,通过调整非线性融合技术的参数值Blending Width和Blending Center获得高对比噪声比的门静脉期图像,比较融合系数0.5和非线性融合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及三维门静脉成像情况。结果 当Blending Center设定为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平均值、Blending Width设定为0~40 Hu时,门静脉CT血管成像的图像对比噪声比清晰、质量好。与融合系数0.5的图像比较,非线性融合图像的门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的CT值差值及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均明显提高(t=15.83、16.99、12.37,P〈0.001)。结论 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扫描期相的前提下提高门静脉CT成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静脉造影术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冠状动脉和心肌成像的优化对比噪声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怡宁 金征宇 +4 位作者 孔令燕 张竹花 牟文斌 王沄 张云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专门软件优化双能量CT冠状动脉和心肌成像的对比噪声比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双源CT双能量心脏增强扫描,得到4个重建序列,序列A源自管球A;序列B源自管球B;序列C中70%的数据源自管球A,30%的数... 目的:探讨应用专门软件优化双能量CT冠状动脉和心肌成像的对比噪声比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双源CT双能量心脏增强扫描,得到4个重建序列,序列A源自管球A;序列B源自管球B;序列C中70%的数据源自管球A,30%的数据源自管球B;序列D是依据特殊算法在每个像素点上取不同比例的序列A和序列B成分而得到。比较A、B、C、D4组主动脉根部和左室心肌的平均CT值及标准差以及图像的平均对比噪声比。结果:B组和D组的主动脉根部平均CT值最高,分别为(552.3±74.7)Hu和(551.5±73.2)Hu,与A组和C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左室心肌CT值的平均标准差(31.9±7.4Hu)最高,与其他3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他3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的平均对比噪声比(19.8±5.6)最高,与其他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能量CT心脏扫描结合专门软件既可以保留图像强化效果又可以获得低噪声,优化了对冠状动脉和心肌成像的对比噪声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中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晓洁 邓亚敏 +3 位作者 韩丹 江杰 康绍磊 段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DE-CTPA扫描的可疑PE患者49例,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处理图像,记录病变血管的位置及数目,以CTPA结合临床作为诊断PE的金标准,按患者...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DE-CTPA扫描的可疑PE患者49例,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处理图像,记录病变血管的位置及数目,以CTPA结合临床作为诊断PE的金标准,按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计算Lung Vessels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TPA诊断PE患者29例,栓塞动脉共188支,包括段动脉138支,亚段动脉50支。分别以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Lung Vessels诊断PE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6.55%(28/29)、45.00%(9/20)、71.79%(28/39)、90.00%(9/10),65.94%(91/138)、80.38%(598/744)、38.40%(91/237)、92.71%(598/645)和64.00%(32/50)、92.24%(1581/1714)、19.39%(32/165)、98.87%(1581/1599)。结论 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可直观显示肺血管,有助于提高对PE、尤其是段及亚段PE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肺栓塞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东挥 邹松 +1 位作者 陈春霞 罗晓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64-666,668,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0例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接受双源CT双能量血管造影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在双能去骨软件中去除钙化及骨质,再在3D软件中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建...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0例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接受双源CT双能量血管造影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在双能去骨软件中去除钙化及骨质,再在3D软件中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建,结合原始图像对移植血管进行评价。结果双能量CT血管造影显示10例患者移植血管清晰,管腔通畅,位置及形态正常,连接处以远血流部分恢复,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双能量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人工移植血管的位置及形态,可作为下肢动脉病变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随访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股动脉 腘动脉 髂动脉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成仁 李丽芬 封任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5-366,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期间上气道阻塞可能涉及上气道解剖、生理等多种因素。颅骨、颌骨、舌骨、腭骨及其他颌面硬组织形成上气道支架,其形态改变可以影响软组织的位置及张力,从而影响气道大小和稳定性。Schw...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期间上气道阻塞可能涉及上气道解剖、生理等多种因素。颅骨、颌骨、舌骨、腭骨及其他颌面硬组织形成上气道支架,其形态改变可以影响软组织的位置及张力,从而影响气道大小和稳定性。Schwab[1]采用传统X线头影研究上气道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扫描模式下间接CT静脉造影低能量与低千伏成像技术图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斌 陆海华 +2 位作者 周煜奇 张玲芳 曹玉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42-2245,共4页
目的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对比分析间接CT静脉造影(ICTV)检查中低能量成像技术与低千伏成像技术的血管强化及图像质量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50例疑有肺血栓栓塞症(PTE)且行双源CT双能量多... 目的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对比分析间接CT静脉造影(ICTV)检查中低能量成像技术与低千伏成像技术的血管强化及图像质量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50例疑有肺血栓栓塞症(PTE)且行双源CT双能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ICTV检查的患者,获取下肢深静脉50 keV单能量图像(A组)及80 kVp图像(B组),分别测量下腔静脉远端、右股静脉(腹股沟韧带水平)、右腘静脉(腘窝水平)血管CT值及图像噪声,评估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50例患者中,11例检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其中9例检出PTE[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检出孤立性DVT。A组静脉CT值高于B组,A组图像噪声大于B组(P<0.05)。A组与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ICTV检查中,与低千伏(80 kVp)成像技术图像相比,低能量(50 keV)图像质量与之相仿,血管强化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双能量减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庆华 杨忠保 +1 位作者 卜雪峰 顾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行常规DR及DES摄片检查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病人117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测能力。结果 :117例病人共发现肋骨骨折240处,常规D... 目的:探讨双能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行常规DR及DES摄片检查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病人117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测能力。结果 :117例病人共发现肋骨骨折240处,常规DR显示肋骨骨折共198处,阳性率82.5%,DES显示肋骨骨折共212处,阳性率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肋骨前段、后段、腋段的骨折检出阳性率(DR:92.9%、90.5%、75.3%,DES:91.4%、93.2%、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膈下肋骨骨折检出的阳性率(DR:33.3%、DES: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DES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是对常规DR摄片的一个很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用于PET衰减校正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柴培 聂彬彬 +2 位作者 叶婷 武丽伟 单保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76-1578,共3页
利用CT对PET进行衰减校正(CTAC)具有扫描时间短、噪声低等优势。实现CTAC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将X线衰减系数转换为511 keV射线的衰减系数。目前的转换算法主要包括比例缩放法、分割法、双值组合法、双线性法和双能CT法。本文详细介绍这些... 利用CT对PET进行衰减校正(CTAC)具有扫描时间短、噪声低等优势。实现CTAC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将X线衰减系数转换为511 keV射线的衰减系数。目前的转换算法主要包括比例缩放法、分割法、双值组合法、双线性法和双能CT法。本文详细介绍这些算法的原理,综述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CTAC算法的发展动态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衰减校正 双线性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梅 刘文亚 +3 位作者 肖虎 党军 高晓燕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形态与DEPI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当肺段、亚段肺血管呈完全充盈缺损(完全栓塞)时,相应的DEPI图像主要以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为主;而部分充盈缺损(部分栓塞)时,DEPI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DEPI显示6处肺段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栓子。结论 DEPI与CTPA相结合,可为诊断肺栓塞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Danielle Mazza教授全科医疗案例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0,共2页
1骨质疏松症有多常见? 一位50岁的高加索妇女一生中有32%时间有脊柱骨折的风险、16%时间有髋骨骨折风险和15%时间有桡骨远端骨折风险。这些发生率超过其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因为与绝经相关的激... 1骨质疏松症有多常见? 一位50岁的高加索妇女一生中有32%时间有脊柱骨折的风险、16%时间有髋骨骨折风险和15%时间有桡骨远端骨折风险。这些发生率超过其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因为与绝经相关的激素变化使其通常有更低的骨高峰值和更多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