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MAIS对双耳双模式患儿远期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文骏雄 魏薇 马秀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对双耳双模式(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Hearing Aids,CIHA)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年内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及其发展规律。方法以人工... 目的探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对双耳双模式(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Hearing Aids,CIHA)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年内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及其发展规律。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0-3岁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IHA组(24例)和单侧CI组(26例),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开始康复训练时(即入训时)、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的IT-MAIS中声音察觉能力得分、IT-MAIS中声音识别能力得分、IT-MAIS听觉发育总体能力得分、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得分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IT-MAIS各项得分均随时间呈同步增长趋势;CIHA组IT-MAIS各项得分均高于单侧CI组,其中听觉能力和声音识别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78,P<0.05;F=6.589,P<0.05);IT-MAIS各项得分前12个月增长速度最快,声音察觉能力发展早于声音识别能力;CIHA组患儿听觉发育总体能力得分从第18个月进入平台期,单侧CI组从第24个月进入平台期;CIHA组和单侧CI组IT-MAIS总分与SIR及CAP得分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861,P<0.05;r=0.864,P<0.05;r=0.898,P<0.05;r=0.910,P<0.05)。结论CIHA聆听模式可促进患儿术后听觉能力康复,尤其是声音识别能力,建议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时间不少于18个月;IT-MAIS量表有望成为一项简便、有效、可用于评估CIHA患儿听觉能力康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双耳双模式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陶仁霞 李进 +1 位作者 刘巧云 赵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例。采用左右辨别法,以短句为测试材料进行条件游戏测听,测试患儿±90°两个方位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双耳双模式助听组中,9例(25.71%,9/35)有左右声源定位能力,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所有儿童左右声源分辨能力均为猜测水平(无声源定位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助听器侧补偿效果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0,P=0.028),术前助听器配戴时长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6,P=0.009)。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将麦克风调整至耳后位置后,其声源定位能力大幅提高。结论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优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补偿效果和早期双耳聆听经验可能会影响助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模式助听 声源定位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耳双模式调试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陶仁霞 卫仁涛 +1 位作者 李永勤 赵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3-977,共5页
和单侧人工耳蜗相比,双耳双模式助听优势已被广泛认可,但是如何调试能够使得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国情,分别从频率响应(全频段放大、高频增益限制、移频)和响度平衡两方面探讨对于... 和单侧人工耳蜗相比,双耳双模式助听优势已被广泛认可,但是如何调试能够使得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国情,分别从频率响应(全频段放大、高频增益限制、移频)和响度平衡两方面探讨对于双耳双模式配戴的调试策略,并介绍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联动技术进展,旨在为临床调试提供参考,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模式 频率响应 响度平衡 移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助听模式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家庭生活质量
4
作者 孙琴枝 刘佩 +4 位作者 葛蕾 汪璐璐 朱子秀 胡翠霞 张标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助听模式的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家庭生活质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75例,其中58例符合纳排标准且连续随访1年而被纳入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助听模式的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家庭生活质量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75例,其中58例符合纳排标准且连续随访1年而被纳入研究,按助听模式将儿童分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CI)21例,双耳双模式组(CI+HA)8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BCI)29例。采用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评分、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parent's version,SSQ-P)评分及听力植入体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表(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 Qol)评估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和家庭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CI组、CI+HA组、BCI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BCI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均高于CI+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HA组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均高于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CI+HA组、BCI组言语感知评分、空间听力评分、听力音质评分、SSQ-P评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CI组、CI+HA组、BCI组SSQ-P评分均呈逐渐递增趋势。CI组、CI+HA组、BCI组不同时间点CuHI Qol评分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CI组、CI+HA组、BCI组家庭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术后6个月,BCI组家庭生活质量最高,术后12个月,CI+HA组家庭生活质量评分上升明显。CuHI Qol评分与CAP评分、SIR评分、SSQ-P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I具备双耳信息整合功能,空间听力优势较双耳双模式及单侧CI更明显,是极佳的助听补偿方式。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越好,家庭生活质量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双耳双模式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 语前聋儿童 听觉言语 家庭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双耳聆听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蕴秀 杨蓓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3-588,共6页
人工耳蜗植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聆听质量要求的提高,患者常采用非植入侧佩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Binaural-Bimodal Fitting,BIM)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Bilat... 人工耳蜗植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聆听质量要求的提高,患者常采用非植入侧佩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Binaural-Bimodal Fitting,BIM)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ation,BCI)等方法以获得双耳聆听。同时对于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患者来说,人们也开始尝试为其植入人工耳蜗以达到双耳聆听的效果。本文在回顾近些年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双耳聆听的优势、单侧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双耳双模式聆听以及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聆听 单侧聋 双耳双模式 双侧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人工耳蜗与助听器双模干预的调试与客观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晏小惠 周梦莹 +2 位作者 赵燕 史文迪 王永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双耳双模式干预优势已经广泛的被听障患者接受,不过目前针对于婴幼儿如何匹配与调试助听器和耳蜗,才能让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没有标准,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论文,并总结临床经验,整理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 双耳双模式干预优势已经广泛的被听障患者接受,不过目前针对于婴幼儿如何匹配与调试助听器和耳蜗,才能让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没有标准,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论文,并总结临床经验,整理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电诱发镫骨肌反应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真耳分析、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客观测试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联动技术进展,以期为双耳双模式匹配调试提供参考,为助听后效果评估提供依据,进一步补充并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模式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镫骨肌反应阈值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