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网络结构冻胶堵剂在高温高盐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军 王犁 +3 位作者 李勇 陈启龙 王莎 鲁红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0-906,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等缝洞油藏堵水困难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双网络结构的冻胶堵剂体系。以N-(3-二甲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和氯乙酸钠(ClCH2COONa)为原料合成甜菜碱单体TCJ,与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N-(3-二... 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等缝洞油藏堵水困难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双网络结构的冻胶堵剂体系。以N-(3-二甲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和氯乙酸钠(ClCH2COONa)为原料合成甜菜碱单体TCJ,与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共聚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CDD。采用矿化度为22×10^(4)mg/L的实际地层水,以0.8%(AM/AMPS)聚合物FZ、1.2%酚醛交联剂、0.15%CDD和0.05%特种交联剂CN-10在130℃条件构建互穿双网络结构冻胶CDD-FZ。冻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网络冻胶CDD-FZ,仅3 h就能成胶并且成胶强度为H级,最大屈服应力为326.42 Pa,突破压力为88.19MPa/m,30天脱水率1.14%,较传统单层网络结构冻胶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盐性、耐温性和耐稀释性。该研究填补了塔河油田耐温抗盐高强度堵水冻胶的技术的空白,具备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 互穿双网络结构 冻胶堵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网络结构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二次分区规划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铎 申永涛 +1 位作者 丁冬 王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依据实际电网运行和交通运行情况,提出了基于双网络结构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的二次分区规划方法。鉴于电池集中充电站同时具备电网负荷和充换电网络上级供应源的2种性质,以其为核心构建了电力网络和充换电网络相连接的双网络结构。在... 依据实际电网运行和交通运行情况,提出了基于双网络结构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的二次分区规划方法。鉴于电池集中充电站同时具备电网负荷和充换电网络上级供应源的2种性质,以其为核心构建了电力网络和充换电网络相连接的双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以电源辐射面积进行一次分区,并通过交通负荷网格化预测一次分区负荷;其次,根据电压偏移情况对一次分区内电池集中充电站选址;然后,基于一次分区结果根据交通情况进行二次分区,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在二次分区内对电动汽车换电站选址;最后,通过某城市充换电网络规划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集中充电站 双网络结构 交通负荷网格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MC双交联凝胶网络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乔志勇 杨烨京 +2 位作者 康玉萍 惠晶 丁长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2,49,共6页
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第二网络,与聚乙烯醇(PVA)相互交联,成功构建了一种PVA/CMC双网络结构的复合凝胶材料。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电导率等测试手段,对CMC对PVA的羟基、乙烯基等功能性基团的... 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第二网络,与聚乙烯醇(PVA)相互交联,成功构建了一种PVA/CMC双网络结构的复合凝胶材料。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电导率等测试手段,对CMC对PVA的羟基、乙烯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证实了CMC与PVA的交联结构的形成。结果显示,PVA/CMC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水含量和稳定的热分解行为,表明CMC的引入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另外,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表明CMC的引入不仅形成了更多的离子传输通道,而且减小了离子迁移的势垒,使得PVA/CMC复合材料的离子电导率从0.53 S/m提升至1.25 S/m,这一提升对于改善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表明PVA/CMC复合材料在柔性电解质方面具有潜在的优越性能,为柔性储能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 双网络结构 柔性电解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聚丙烯酰胺/琼脂双网络抗菌水凝胶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煜强 张孜文 +3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93-1399,共7页
以琼脂(Agar)、丙烯酰胺(Am)、单宁酸(TA)、氧化石墨烯(GO)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制备双网络水凝胶PAM-Agar-TA-GO(简称PATG),其中,TA将GO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然后,以TA/rGO为微反应器与聚六亚甲基... 以琼脂(Agar)、丙烯酰胺(Am)、单宁酸(TA)、氧化石墨烯(GO)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制备双网络水凝胶PAM-Agar-TA-GO(简称PATG),其中,TA将GO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然后,以TA/rGO为微反应器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反应,将PHMG固定于水凝胶骨架中,制备双网络抗菌水凝胶(PATGH)。对制备的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抗菌性能、抑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琼脂的加入使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0%,抗压强度提高,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水凝胶内部孔隙进一步缩小;经质量分数为2.0%PHMG水溶液浸泡后得到的抗菌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80%以上;抗菌水凝胶在抑菌圈测试中无明显抑菌圈形成,表明PHMG被固定于水凝胶中;红细胞(RBC)溶血实验表明,水凝胶溶血率均低于5%,抗菌水凝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 双网络结构 抗菌性 水凝胶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双网络晶胶止血剂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王春堯 侯丹丹 +3 位作者 祁丽亚 王岩森 邓静倩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7-512,共6页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海藻酸钠(SA)为基体,通过低温冷冻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初始晶胶;再通过一步浸泡法负载Ca^(2+),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形状记忆双网络晶胶止血剂CMCS_(x)-SA_(y)-Ca_(z)。采用FTIR和SEM对CMCS_(x)-SA_(y)-Ca...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海藻酸钠(SA)为基体,通过低温冷冻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初始晶胶;再通过一步浸泡法负载Ca^(2+),得到可生物降解的形状记忆双网络晶胶止血剂CMCS_(x)-SA_(y)-Ca_(z)。采用FTIR和SEM对CMCS_(x)-SA_(y)-Ca_(z)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它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CMCS与SA质量比为7∶3的CMCS_(7)-SA_(3)-Ca_(z)晶胶呈现出孔径为50~200μm的贯通大孔结构,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抗压强度最大可达9.55 kPa;在循环压缩5次后,形变与强度仍能较初始状态恢复80%以上;CMCS_(7)-SA_(3)-Ca_(z)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可以反复进行压缩固定与吸水复原。CMCS_(7)-SA_(3)-Ca_(z)的大孔连通结构有利于血液浓缩、血细胞聚集和凝血成分的阻滞,具有快速吸收血液的能力,并能迅速控制伤口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胶 止血剂 形状记忆 双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聚乙烯醇双交联网络复合水凝胶的构建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宁 汪伟 +3 位作者 谢锐 巨晓洁 刘壮 褚良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将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与具有双交联网络结构的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MOF/PVA抗菌水凝胶复合材料。该抗菌水凝胶采用物理与化学双交联的高分子网络结构,可增强水凝胶的力... 将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与具有双交联网络结构的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MOF/PVA抗菌水凝胶复合材料。该抗菌水凝胶采用物理与化学双交联的高分子网络结构,可增强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水凝胶内部结合了含有Ag^(+)的MOF(AMOF)颗粒和含有Zn^(2+)的MOF颗粒,随着2种MOF颗粒的缓慢降解,水凝胶持续释放的Ag^(+)和Zn^(2+)对细菌细胞造成物理损伤,实现对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生长的有效抑制,抑制率高达99%以上,为新型抗菌水凝胶材料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金属有机骨架 交联网络结构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IRS辅助无线传感网充电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义倩 刘韬 +1 位作者 杨晋 张亮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RSNs)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传感器节点的电池容量有限阻碍了其发展。借助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引入智能反射面(IRS)对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充电已成为延长WRSNs寿命的一项有前景的技术。但在大规模WRSNs环境中,传...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RSNs)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传感器节点的电池容量有限阻碍了其发展。借助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引入智能反射面(IRS)对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充电已成为延长WRSNs寿命的一项有前景的技术。但在大规模WRSNs环境中,传统强化学习方法会遇到维度灾难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于是提出了一种无模型深度强化学习(DRL)的WRSNs能量传输方案。首先,研究如何对IRS的相位偏移进行优化,来补充传感器能量供应的问题,使得目标节点处的接收功率最大化;基于上述相移优化,在WRSNs中以IRS作为智能体,结合传感器实时状态,设计基于DRL的高效充电算法,采用不同的双网络结构解决传统DRL算法会存在的过估计问题,克服大规模网络下强化学习计算量过大和学习效率下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显著降低节点失效率并最大程度地延长WRSNs生命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智能反射面 相位偏移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双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R对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4
8
作者 钱浙濠 王硕 +2 位作者 宗鑫 蔡磊 贺爱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10,共8页
利用天然橡胶湿法胶(W-NR)与天然橡胶(NR)制备了NR/W-NR混炼胶,并进一步利用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改性NR及NR/W-NR,构筑具有不同聚合物网络结构及填料网络结构的橡胶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炭黑填料分散仪、差示扫描量热... 利用天然橡胶湿法胶(W-NR)与天然橡胶(NR)制备了NR/W-NR混炼胶,并进一步利用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改性NR及NR/W-NR,构筑具有不同聚合物网络结构及填料网络结构的橡胶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炭黑填料分散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平衡溶胀法等研究了白炭黑填充NR和NR/W-NR,NR/TBIR及NR/W-NR/TBIR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与NR和NR/W-NR相比,TBIR的加入可在天然橡胶基体中构筑聚合物双网络结构(包括硫交联键和TBIR片晶物理交联点),提高了混炼胶的模量与格林强度,改善了填料分散性,进而提高填料-橡胶相互作用.分别相对于NR和NR/W-NR硫化胶,NR/TBIR(90/10)及NR/W-NR/TBIR(40/66.5/10)硫化胶的耐磨性及伸张疲劳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耐老化性改善.其中,TBIR与湿法胶并用构筑的NR/W-NR/TBIR(40/66.5/10)硫化胶具有更低的滚动阻力及优异的综合性能.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调控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填料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方法,赋予了天然橡胶基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 天然橡胶 填料网络 聚合物双网络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氟酞菁铜和碗烯双分子体系在银和石墨表面自组装行为的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瑞 张嘉霖 +5 位作者 赵宋焘 余小江 钟舒 孙硕 李震宇 陈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7-632,共6页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构型和电子结构,碗烯被认为是组成有机分子电子器件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在不同金属表面上单一组分的碗烯或其衍生物进行自组装的行为,及其所形成自组装薄膜的电子结构已经被广泛研究。这里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构型和电子结构,碗烯被认为是组成有机分子电子器件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单元。在不同金属表面上单一组分的碗烯或其衍生物进行自组装的行为,及其所形成自组装薄膜的电子结构已经被广泛研究。这里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对全氟酞菁铜和碗烯两种组分在高定向热解石墨和银(111)两种不同衬底上的自组装结构进行了报道。在石墨衬底上,全氟酞菁铜和碗烯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成为双分子网络结构能够形成的关键;同时,由于这种分子间氢键的存在,碗烯分子大多采取"开口朝下"的空间构型,以保证分子间氢键最大限度的形成。但在银衬底上观察到的碗烯分子则随机采取"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构型,并没有一种优势构型的存在。我们认为此时银(111)衬底和有机分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限制了碗烯两种构型之间的翻转,使得碗烯分子一旦被吸附就只能保持其原本的构型,从而导致了在结果上两种构型的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 分子网络结构 碗烯 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型形状记忆复合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佳良 王艳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通过在聚乙烯醇(PVA)网络中引入动态亚胺键,成功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能的形状记忆水凝胶,并对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泡pH=10的NaOH溶液后,水凝胶内部交联度提高,网络更加致密,其最高拉伸强度和最大... 通过在聚乙烯醇(PVA)网络中引入动态亚胺键,成功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能的形状记忆水凝胶,并对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泡pH=10的NaOH溶液后,水凝胶内部交联度提高,网络更加致密,其最高拉伸强度和最大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68±0.5)kPa和200%,这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可在聚合物网络中成功引入可逆的动态亚胺键。此外,水凝胶具有形状记忆性能,并且随着壳聚糖季铵盐(HACC)与氧化硫酸软骨素(OCS)质量比的降低,水凝胶的形状固定率与形状恢复率都呈上升趋势,且最优形状固定率和形状恢复率均在80%以上。该pH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凭借高含水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刺激响应性等特点,在信息储存与解密、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结构 动态亚胺键 PH响应 形状记忆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登健 张孜文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6,共6页
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对ε-聚赖氨酸(ε-PL)进行改性得到所需双键功能化抗菌剂GMA-ε-PL。以琼脂(Agar)、丙烯酰胺(Am)、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GMA-ε-PL为主要原料通过光引发制备高弹性抗菌水凝胶敷料(PAPH)。通过力学性能... 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对ε-聚赖氨酸(ε-PL)进行改性得到所需双键功能化抗菌剂GMA-ε-PL。以琼脂(Agar)、丙烯酰胺(Am)、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GMA-ε-PL为主要原料通过光引发制备高弹性抗菌水凝胶敷料(PAPH)。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抗菌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测试表征了PAPH性能。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恢复性,当拉伸至1300%时仍能恢复到初始位置;当GMA-ε-PL添加量为3%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可达到99.80%,且无抑菌圈形成;红细胞(RBC)溶血实验表明溶血率均低于10%,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双网络结构 抗菌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uble-DQN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运行 被引量:14
12
作者 闫军威 黄琪 周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机理建模困难和参数辨识工作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建模和自学习机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方法;设计了空调系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采用具有双神经网络结构的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学习过程中容易产...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机理建模困难和参数辨识工作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建模和自学习机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方法;设计了空调系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采用具有双神经网络结构的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维数灾难和值函数过估计问题.然后以广州市某办公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系统的TRNSYS仿真平台,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以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实现了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与PID控制和单神经网络强化学习控制方法相比,系统总能耗分别降低5.36%和1.64%,非舒适性时间总占比分别减少2.32%和1.37%.文中提出的强化学习控制器能够有效解决值函数过估计问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自适应优化能力和较好的节能效果,可为建筑节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系统 节能优化运行 强化学习 Double-DQN算法 神经网络结构 总能耗 室内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C提高Zn2+配位丙烯酸基弹性体强度和自恢复性
13
作者 王学毓 武嘉 +2 位作者 牛文斌 马威 张淑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受双交联网络结构的启发,将大分子链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引入到具有Zn2+配位的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双交联网络中制备具有高强度和优异自恢复性的弹性体材料。通过红外、固体核磁等对弹性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万能拉伸仪... 受双交联网络结构的启发,将大分子链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引入到具有Zn2+配位的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双交联网络中制备具有高强度和优异自恢复性的弹性体材料。通过红外、固体核磁等对弹性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万能拉伸仪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中丙烯酸与丙烯酸羟乙酯共聚形成共价支撑网络结构,共价网络中的羧基原位与Zn2+形成配位网络结构,使得原本疏松的网络结构变得紧凑。有HPMC穿插在网络结构中,使得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应力达到10 MPa,应变达到560%。而配位键的引入则赋予弹性体材料优异的自恢复特性,在拉伸应变为20%的条件下,自恢复率达到93%;在压缩应变为25%的条件下,自恢复率达到84%;在100次循环拉伸和压缩后,未出现破裂并且自恢复率分别达到88%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结构 配位键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高强度 自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和石油树脂共混物的热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德明 高原冀 +1 位作者 曹元一 吴驰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石油树脂(P-100)的共混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表征HDPE/P-100共混物的热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随HDPE含量的降低,HDPE/P-100共混物中HDPE的熔点向低温方向移动,过冷度减小,HDPE/P-100共混物...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石油树脂(P-100)的共混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表征HDPE/P-100共混物的热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随HDPE含量的降低,HDPE/P-100共混物中HDPE的熔点向低温方向移动,过冷度减小,HDPE/P-100共混物中HDPE的结晶度比纯HDPE的结晶度大,表明P-100对HDPE的结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Jeziorny改进的Avrami方程分析表明,P-100有效促进了HDPE晶核的形成。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P-100的加入使HDPE衍射峰半峰宽减小,表观厚度增大,同样说明P-100对HDPE结晶具有促进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HDPE/P-100共混物中HDPE和P-100形成双连续的网络结构,且网络尺寸随HDP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晶度随HDPE含量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高密度聚乙烯 共混 热性能 结晶 连续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uble Deep Q Network的无人机隐蔽接敌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金 丁勇 高振龙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57,共6页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续状态空间无人机隐蔽接敌问题,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隐蔽接敌双深度Q网络(DDQN)方法。利用DDQN生成目标值函数的方法解决了传统DQN的过拟合问题;采用按优先级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训练样本,加速了神经网络...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续状态空间无人机隐蔽接敌问题,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隐蔽接敌双深度Q网络(DDQN)方法。利用DDQN生成目标值函数的方法解决了传统DQN的过拟合问题;采用按优先级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训练样本,加速了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设定贪婪系数按照指数下降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强化学习的“探索利用窘境”;在势函数奖赏函数设计中引入角度因子,使其更加符合实际作战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DQN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有效生成隐蔽接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接敌策略 空战决策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神经网络结构 DDQ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