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热泵制热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H))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应德 朱冬生 +3 位作者 刘世杰 李建国 徐子超 刘振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2-349,共8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空气源热泵在低环境温度下的性能,对样机的制热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H))进行实验测试。分别测试了样机在4种工况下的制热性能系数(COPh)。测试结果表明:样机在100%、75%、50%和25%负荷率4种工况下... 为了更好地评价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空气源热泵在低环境温度下的性能,对样机的制热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H))进行实验测试。分别测试了样机在4种工况下的制热性能系数(COPh)。测试结果表明:样机在100%、75%、50%和25%负荷率4种工况下的COPh值分别为2.24、2.75、2.94和2.69,在名义工况下,其COPh值比规范高6.25%。由相关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全国典型城市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的IPLV(H),其中,IPLV(H)值最高的城市是西安,IPLV(H)=2.85,最低的城市是太原,IPLV(H)=2.74;较之规范要求,其提升率在14.2%~18.8%。说明所研发的双缸滚动转子式直流变频压缩机空气源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热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R410A 制热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H)) 能效比(CO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气缸的降高减隙设计及变形测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军 张执 +1 位作者 张一 朱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为提高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效率,减少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依据压缩机理论分析及流动建模,确定采用降低压缩机气缸高度的方式减小滚套径向间隙,进而减少泵体内冷媒气体泄漏,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同时分析由此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建模... 为提高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效率,减少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依据压缩机理论分析及流动建模,确定采用降低压缩机气缸高度的方式减小滚套径向间隙,进而减少泵体内冷媒气体泄漏,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同时分析由此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建模及形变试验加以验证。因叶片槽为气缸内部的非对称结构,降低气缸高度会明显影响气缸叶片槽形变,为此需要依据仿真及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泵体间隙设计,避免因摩擦增大造成压缩机功率增加,甚至压缩机泵体锁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高度 叶片槽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工况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颖 王如竹 +2 位作者 李云飞 张早校 郁永章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7,共5页
首先对小型全封闭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用于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热泵工况下压缩机的理想工作温度范围及热泵型空调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设计原则 ,并对依据该原则设计的不同容量样机进行了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分... 首先对小型全封闭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用于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热泵工况下压缩机的理想工作温度范围及热泵型空调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设计原则 ,并对依据该原则设计的不同容量样机进行了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能够在恶劣工况下长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是理想的热泵空调主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滚动转子压缩机 空调器 试验研究 气液分离器 设计 工作温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吸气状态与排气温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丽辉 陶乐仁 +1 位作者 陶宏 范立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3,86,共6页
利用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实验台,研究了压缩机吸气带液对系统性能和排气温度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有效、安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空调工况和运转频率下,当吸气干度约为0.95—0.98时,系统制冷量和COP达到最大... 利用变频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实验台,研究了压缩机吸气带液对系统性能和排气温度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有效、安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空调工况和运转频率下,当吸气干度约为0.95—0.98时,系统制冷量和COP达到最大值,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显著降低至吸气压力对应的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度。考虑到运行的安全性,吸气干度合适的范围为0.95—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温度 吸气干度 滚动转子压缩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动力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华俊 冯倩莹 +2 位作者 高玉学 吴建华 赵爱国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6-51,共6页
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各运动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分别按流体摩擦和边界摩擦分析了10处摩擦损失,用Holland承载力分量迭加法计算了动载轴承,建立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还计算分析了摩擦损失分布及各运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压缩机的优化... 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各运动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分别按流体摩擦和边界摩擦分析了10处摩擦损失,用Holland承载力分量迭加法计算了动载轴承,建立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还计算分析了摩擦损失分布及各运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压缩机的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 制冷 压缩机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晋飞 朱冬生 +2 位作者 李修真 尹应德 涂爱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9-506,共8页
在Tod=-10℃工况下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及补气压力,实验研究R410A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系统的制热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逐渐增... 在Tod=-10℃工况下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及补气压力,实验研究R410A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系统的制热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逐渐增大,COPh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随着频率的增加,系统的制热量升高,系统COPh降低。相对于普通单级压缩系统,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平均增长约26.1%,系统COPh在低频时最大提升幅度约为7.92%,在高频时其能效比相对较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闪蒸器气液分离效率降低,部分液态冷媒经中间补气管道进入压缩机,中间补气系统性能降低且易产生湿压缩。因此在满足建筑物热负荷需求的同时,应合理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补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中间补气技术 滚动转子压缩机 R410A 补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转子径向间隙泄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晏刚 吴建华 +2 位作者 吴业正 李晓明 孙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2-75,共4页
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由于间隙配合造成的制冷剂泄漏中,转子径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它主要是以溶于润滑油的形式泄漏的。考虑到转子径向间隙的动态变化,利用润滑油流动模型来计算它的制冷剂泄漏量,并通过保持其他配合间隙不变只改变转子... 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由于间隙配合造成的制冷剂泄漏中,转子径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它主要是以溶于润滑油的形式泄漏的。考虑到转子径向间隙的动态变化,利用润滑油流动模型来计算它的制冷剂泄漏量,并通过保持其他配合间隙不变只改变转子径向间隙的性能试验来验证泄漏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合理设计转子径向配合的间隙值,可以有效地降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泄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径向间隙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制冷剂泄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晏刚 马贞俊 +3 位作者 吴业正 吴建华 李晓明 代德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8,共4页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制冷剂泄漏 ,主要是以溶于润滑油的形式来进行的 ,通过润滑油流动模型来模拟计算制冷剂的泄漏量。计算结果表明 :径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 ,其次是转子通向吸气腔的轴向端面间隙的泄漏量。通过变间隙的性能试验来间接验...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内制冷剂泄漏 ,主要是以溶于润滑油的形式来进行的 ,通过润滑油流动模型来模拟计算制冷剂的泄漏量。计算结果表明 :径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 ,其次是转子通向吸气腔的轴向端面间隙的泄漏量。通过变间隙的性能试验来间接验证泄漏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影响。因此合理地设计泄漏间隙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滚动转子压缩机 制冷剂 泄漏 润滑油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缸补气转子式压缩机在热泵系统中制热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晋飞 朱冬生 +2 位作者 尹应德 李修真 涂爱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51-3557,共7页
利用中间补气技术将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系统地研究以R410A为冷媒的热泵系统在变频、变补气压力工况下制热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及系统功率均随着压缩机频率f、中间补气压力pinj... 利用中间补气技术将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系统地研究以R410A为冷媒的热泵系统在变频、变补气压力工况下制热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及系统功率均随着压缩机频率f、中间补气压力pinj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频率下系统功率则以线性方式增长,而系统制热量随着补气压力及频率的增大,其相对增长率逐渐减小。因此COPh在低频时存在最佳补气压力,而在高频时无极值点;与单级压缩系统相比,在800~1200 k Pa、50~80 Hz范围内,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功率、COPh最大提升分别为27.55%、30.75%、7.1%。随着频率及补气压力的增加,系统COPh下降,因此中间补气技术应与合理的控制策略相结合,可使中间补气系统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补气 滚动转子压缩机 制热性能 变频 补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国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颖 邬志敏 +2 位作者 吴俊云 张早校 郁永章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以某企业引进技术生产的小型全封闭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国产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4种型号的单制冷及热泵型压缩机进行了单机及匹配房间空调器的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 以某企业引进技术生产的小型全封闭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国产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4种型号的单制冷及热泵型压缩机进行了单机及匹配房间空调器的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化技术生产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且能够在恶劣工况下长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是理想的空调主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国产化 性能试验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涡旋式压缩机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文华 谷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2-54,共3页
阐述了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压缩机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历史、现状及其原理特点,指出这两种压缩机相对于传统的活塞式压缩机的优点和缺点,并论述了它们在制冷空调领域今后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滚动转子 涡旋 压缩机 制冷 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噪音分析与降噪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祥松 贾光 +1 位作者 周亚辉 闻邦椿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产生压缩机噪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压缩机噪音源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压缩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它们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分析了针对每一个关键部件能采用的降噪措施.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噪音源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的运动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敏 徐扬禾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9-54,共6页
本文提出了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的运动力学分析,并讨论了滚筒端面的力和摩擦力矩以及滑板上力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转子 制冷 压缩机 动力学 滚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功能优化设计
14
作者 郭凯 李祥松 +1 位作者 王得刚 闻邦椿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8年第4期423-427,共5页
利用综合设计方法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进行功能优化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并针对压缩机进行功能分解,分析了各个分功能的多种实现策略,最后针对提出的2种解决方案进行了质量评价,并选择了最优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了产品具有&q... 利用综合设计方法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进行功能优化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并针对压缩机进行功能分解,分析了各个分功能的多种实现策略,最后针对提出的2种解决方案进行了质量评价,并选择了最优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了产品具有"先天性优越"的质量特性,提高了产品设计总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功能优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卉 赵远扬 +1 位作者 李连生 束鹏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在分析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做了部分改进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余隙容积减小后压缩机的性能明显提高;改进样机较原压缩... 在分析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做了部分改进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余隙容积减小后压缩机的性能明显提高;改进样机较原压缩机的制冷量增大2.43%、COP增大3.23%;然而余隙容积减小后,因共鸣腔容积的减小导致压缩机噪声较原压缩机有所增加,但仍能够满足国家的标准66 dB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滚动转子压缩机 试验 余隙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航 谷波 奚东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共4页
探讨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的模拟问题。针对目前纯理论模拟方法的复杂性及不实用性等局限,采用了试验曲线模拟的方法。通过对经典性能关联式进行修正建立起一系列优化的性能关联式,依据大量有效的实验数据,运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 探讨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的模拟问题。针对目前纯理论模拟方法的复杂性及不实用性等局限,采用了试验曲线模拟的方法。通过对经典性能关联式进行修正建立起一系列优化的性能关联式,依据大量有效的实验数据,运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求解性能关联式系数。结果表明,由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变工况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等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容积效率 试验曲线模拟 多元非线性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与R410A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中变工况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萍 柳建华 张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以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稳态下压缩机的热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进而通过改变制冷剂吸气过热度、液体过冷度以及吸排气压力比,来研究制冷剂R32与R410A在变工况情况下对压缩机输入电功率、制冷量以及性能系数... 以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稳态下压缩机的热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进而通过改变制冷剂吸气过热度、液体过冷度以及吸排气压力比,来研究制冷剂R32与R410A在变工况情况下对压缩机输入电功率、制冷量以及性能系数COP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仅增加吸气过热度时,R32与R410A的输入电功率呈下降趋势,由于蒸发器进出口焓差增幅小于质量输气量降低幅度,制冷量也呈下降趋势,R32的COP也有所下降,但R410A的COP先上升后下降,存在最佳吸气过热度4.2℃;当仅增加液体过冷度时,对输入电功率无明显影响,R32与R410A的制冷量与COP均上升,但R410A的变化幅度比R32大15.9%、30.6%;当仅增加吸排气压力比时,R32与R410A的输入电功率、制冷量、COP均下降,R32的COP值比R410A平均大8.7%,且随着吸排气压力比的上升差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R32 R410A 变工况 吸气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参数通用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千钧 孙钟皓 谷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1,共6页
探讨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功率因子、制冷量、运行电流等几个主要性能参数的通用计算模型。依据压缩机厂商提供的大量不同系列压缩机的实验数据,运用麦夸特算法拟合求解各性能参数相关系数,总结出精度高、通用性好的性能关联式... 探讨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容积效率、功率因子、制冷量、运行电流等几个主要性能参数的通用计算模型。依据压缩机厂商提供的大量不同系列压缩机的实验数据,运用麦夸特算法拟合求解各性能参数相关系数,总结出精度高、通用性好的性能关联式。对不同性能参数,以及单一性能参数的不同公式形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由该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变工况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参数,可作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参数计算的理想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性能参数 麦夸特算法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径向间隙对滚动转子式变频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莉 吴建华 金光熹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5期49-51,共3页
研究了转子径向间隙对滚动转子式变频压缩机泄漏量及性能的影响 ,优化出转子径向间隙的最佳取值范围 。
关键词 滚动转子压缩机 变频 泄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在热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敏 黄波 +1 位作者 耿玮 朱福祥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4,60,共4页
介绍了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设计,并将其在热泵系统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制热工况下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性能,对比了带闪发器与过冷器的经济器热泵系统、滚动转子式与涡旋式补气压缩机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 介绍了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设计,并将其在热泵系统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制热工况下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性能,对比了带闪发器与过冷器的经济器热泵系统、滚动转子式与涡旋式补气压缩机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下降,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补气后制热量提升比例逐步增大;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制热实验中,带闪发器系统的制热量较高;在超低温制热工况下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制热量提升18%左右,与涡旋式补气压缩机相比制热量相当,性能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滚动转子压缩机 补气 经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