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孕周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经阴道与经腹减胎术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秀丽 史昊 +1 位作者 王芳 卜志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3-64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孕周经阴道与经腹途径多胎妊娠减胎术的妊娠结局,为选择最佳减胎术式及手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减胎术的455例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45... 目的:比较不同孕周经阴道与经腹途径多胎妊娠减胎术的妊娠结局,为选择最佳减胎术式及手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减胎术的455例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455例中225例接受早期经阴道胎芽抽吸减胎术(7~9孕周,E-ER组),58例接受晚期经阴道胎芽抽吸减胎术(9~12孕周,术中必要时注射氯化钾,L-ER组),172例行经腹胎心氯化钾注射减胎术(12~24孕周,FR组)。比较3组流产率、抱婴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不同减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L-ER组流产率(<28周)和术后4周流产率分别为27.59%和15.52%,高于E-ER组(7.56%和2.22%)和FR组(9.88%和6.98%);L-ER组抱婴率(70.69%)低于E-ER组(92.44%)和FR组(88.95%)(P均<0.017);而E-ER组和FR组流产率(<28周)、术后4周流产率和抱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相比于L-ER,E-ER(OR=0.176,95%CI为0.078~0.395)、FR(OR=0.311,95%CI为0.136~0.714)的流产风险更低。结论:孕7~9周经阴道胎芽抽吸减胎术和孕12~24周经腹胎心氯化钾注射减胎术妊娠结局相似,均为降低双胎妊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更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双绒毛膜双胎妊娠 经阴道减 经腹减 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