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纤维与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王容容 周洲 +3 位作者 冯祥 申莹 刘峰 邢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共8页
针对噪声污染问题,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和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ES)为原料,采用针刺工艺,结合热风黏合技术,制备PET/ES纤维多孔吸声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毛细流孔径分析仪、电子织物强力仪、噪声振动测试系... 针对噪声污染问题,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和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ES)为原料,采用针刺工艺,结合热风黏合技术,制备PET/ES纤维多孔吸声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毛细流孔径分析仪、电子织物强力仪、噪声振动测试系统对PET/ES纤维多孔吸声非织造材料结构形貌特征、孔径及其分布、力学性能和吸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声材料孔隙率最高可达91.22%,且随着热风黏合温度和黏合时间的增加,吸声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相较于热加固前提升了2044%;此外,PET/ES纤维的配比和喂入量对材料的吸声系数有显著影响;ES纤维混入比例较低时材料对低频呈现较好的吸声系数,随着ES纤维含量增加可显著提升材料对高频段的吸声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 多孔结构 非织造材料 吸声性能 热风黏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郁崇文 常英健 沈丕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从双组分纤维纯纺纱的拉伸性能和断裂过程出发 ,对双组分纤维的混纺纱的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双组分纤维混纺纱的伸长率与各组分纤维本身的拉伸性能、混纺比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并用几种双组分纤维及其混纺纱的实验拉伸结果与所推... 从双组分纤维纯纺纱的拉伸性能和断裂过程出发 ,对双组分纤维的混纺纱的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双组分纤维混纺纱的伸长率与各组分纤维本身的拉伸性能、混纺比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并用几种双组分纤维及其混纺纱的实验拉伸结果与所推出的理论关系式做了验证对比 ,证明所建立的理论关系式是可靠的。该式对于预测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从而正确选择混纺纤维及其混纺比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比 纤维性能 拉伸性能 伸长 混纺纱 双组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染料在PET/PA6双组分纤维上的分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谱新 郑庆康 +1 位作者 杜宗良 李晓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将涤锦复合丝分离得到的单一组分超细涤纶和超细绵纶纤维放在同一分散染料染浴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染色,测得几种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染色物的明度L·及PET/PA6两相间染料的分配系数K。通过染料与纤维的无机性/有机性值计... 将涤锦复合丝分离得到的单一组分超细涤纶和超细绵纶纤维放在同一分散染料染浴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染色,测得几种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染色物的明度L·及PET/PA6两相间染料的分配系数K。通过染料与纤维的无机性/有机性值计算,结合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蒽醌型分散染料适合于 PA6纤维的常压染色,但离温离压染色对 PET/PA6复合纤维不易匀染。偶氮型分散染料在PET/PA6两相间的分配系数K随温度变化较小,因而较适合于PET/PA6复合纤维的染色,能获得较均匀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复合纤维 涤纶 锦纶 双组分纤维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PP双组分纤维用HDPE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素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0,共3页
聚乙烯(PE)/聚丙烯(PP)双组分纤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1508S采用1-丁烯作共聚单体,且共聚单体含量较高,树脂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和结晶度,分子链具有相对较好的柔韧性能,无纺布制品的柔韧性能好。1508S具有较低的初始熔融温度,作为P... 聚乙烯(PE)/聚丙烯(PP)双组分纤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1508S采用1-丁烯作共聚单体,且共聚单体含量较高,树脂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和结晶度,分子链具有相对较好的柔韧性能,无纺布制品的柔韧性能好。1508S具有较低的初始熔融温度,作为PE/PP纤维的皮层,可降低纤维热黏合的加工温度,降低能耗。采用1508S/PP复合纤维生产的无纺布接触皮肤的原发性刺激指数为0,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双组分纤维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纤维提花面料的差异化染色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海波 吴鸿烈 《针织工业》 2009年第4期35-36,共2页
介绍了采用莫代尔和棉两种不同种类性能的本色纱线,替代不同颜色的有色纱线,同样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进行成圈形成提花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介绍了莫代尔纤维的性能和其混纺织物的特点,阐述了此类提花织物的氧漂、染色... 介绍了采用莫代尔和棉两种不同种类性能的本色纱线,替代不同颜色的有色纱线,同样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进行成圈形成提花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介绍了莫代尔纤维的性能和其混纺织物的特点,阐述了此类提花织物的氧漂、染色、柔软整理以及定形等染整工艺的处方和条件。得出此类提花织物的染整各工序要求低张力、低速度,染色采用纯棉染色工艺,染化料以活性染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提花面料 差异化染色 莫代尔纤维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拉伸与热定型对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金鑫 张海峰 +3 位作者 张星 黄晨 郑晓冰 靳向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29,共6页
为研究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纤维在非织造熔融纺丝成网工艺中的尺寸及力学稳定性,在双组分纤维制备过程中关键工艺位置进行取样,借助X射线多晶衍射仪、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扫描电子显微镜、BEION纤维细度测试系统等对纤维的结构和... 为研究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纤维在非织造熔融纺丝成网工艺中的尺寸及力学稳定性,在双组分纤维制备过程中关键工艺位置进行取样,借助X射线多晶衍射仪、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扫描电子显微镜、BEION纤维细度测试系统等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多级拉伸过程中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逐渐增加,其中二级拉伸对纤维体系的取向结晶起主要作用;纤维未经热定型时尺寸稳定性差,干热收缩率高;经多级拉伸和热定型后纤维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断裂强度最大可达3.38 cN/dtex;升高热定型温度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制备过程中热定型温度不应低于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纺丝成网 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 多级拉伸 热定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双组分纤维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7
作者 钱鑫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双组分纤维生产状况、发展趋势、加工应用以及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皮芯型纤维(ES纤维)所用的主要原料及原料来源。双组分纤维是差别化的纤维,可复合且不损坏纤维内两种聚合物的性能和功能,使复合材料能够表现出单一组分所不... 综述了国内外双组分纤维生产状况、发展趋势、加工应用以及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皮芯型纤维(ES纤维)所用的主要原料及原料来源。双组分纤维是差别化的纤维,可复合且不损坏纤维内两种聚合物的性能和功能,使复合材料能够表现出单一组分所不能得到的风格、功能和质感。其中,ES纤维是双组分纤维的重要品种,主要应用于卫生领域的热黏合非织造布,其产品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卷曲性及柔软性,其用量依托中国卫生用品的增长优势迅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聚乙烯 聚丙烯皮芯型纤维 热黏合非织造布 原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气凝胶/聚酯-聚乙烯双组分纤维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凌云 钱晓明 +1 位作者 邹驰 邹志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保暖非织造材料,以聚酯-聚乙烯(PET-PE)双组分皮芯结构复合纤维为主体,通过热风工艺,采用自然沉降法使SiO2气凝胶粉末粘附于复合纤维表面,制得SiO2气凝胶/聚酯-聚乙烯纤维复合非织造材料。对复合非织造材料表面... 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保暖非织造材料,以聚酯-聚乙烯(PET-PE)双组分皮芯结构复合纤维为主体,通过热风工艺,采用自然沉降法使SiO2气凝胶粉末粘附于复合纤维表面,制得SiO2气凝胶/聚酯-聚乙烯纤维复合非织造材料。对复合非织造材料表面SiO2气凝胶粉末质量分数、微观结构、保暖性能、压缩回弹性能、拉伸性能、透气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粉末与聚酯-聚乙烯复合纤维可有效结合,SiO2气凝胶粉末的加入对纤维网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提升了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压缩回弹性能、拉伸性能,同时因增加了纤维间静止空气的含量,使复合非织造材料的保暖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聚酯-聚乙烯双组分纤维 热风工艺 非织造材料 复合保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纤维用HDPE 1508S的开发”项目通过鉴定
9
作者 黄宇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2,共1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的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在140kt/a的淤浆法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上,通过科研攻关和工艺调整,成功开发出双组分纤维专用HDPE1508S,并于2012年7月通过中国石化组织的鉴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鉴定 开发 高密度聚乙烯 中国石化 技术人员 工艺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纤维用HDPE 1508S的开发
10
作者 李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0,共3页
以乙烯为主要原料,1-丁烯为共聚单体,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己烷为溶剂,在齐格勒-纳塔型高效催化剂作用下,按一定的工艺条件进行淤浆聚合,并按特定的配方添加专用助剂,生产出双组分纤维用高密度聚乙烯1508S,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双组分纤维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双组分超细纤维成纤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朵永超 宋兵 +2 位作者 张如全 许秋歌 钱晓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64,共11页
为深入探究熔融双组分复合纤维原纤化的超细纤维成形技术,介绍了共混纺丝和共轭纺丝2种复合纺丝技术及其在生产超细纤维时的原料及工艺,具体阐述了海岛型复合纤维和裂离型复合纤维开纤工艺及特点,分析了聚合物及工艺对复合纤维生产超细... 为深入探究熔融双组分复合纤维原纤化的超细纤维成形技术,介绍了共混纺丝和共轭纺丝2种复合纺丝技术及其在生产超细纤维时的原料及工艺,具体阐述了海岛型复合纤维和裂离型复合纤维开纤工艺及特点,分析了聚合物及工艺对复合纤维生产超细纤维的影响。综述了熔融复合纤维原纤化用到的化学溶剂开纤、水溶开纤、机械开纤等开纤技术。概述了用熔融复合纺丝技术生产的超细纤维材料在合成革、过滤与分离、医用防护、卫生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复合纺丝技术生产超细纤维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复合纤维有望通过成形技术实现原料多元化、纤维细旦化、材料功能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推动相关产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超细纤维 复合纺丝 海岛型纤维 裂离型纤维 开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成型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阳 宋兵 +2 位作者 张恒 王亮 钱晓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由于其原料和成型技术的组合多样性而备受青睐。然而,在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存在如能耗大、难以细旦化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和高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 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由于其原料和成型技术的组合多样性而备受青睐。然而,在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存在如能耗大、难以细旦化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和高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原料选择、组件使用及工艺调控等因素都对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成型效果影响显著。因此,合理调控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成型过程中各阶段影响因素对其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全面理解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的本质,本文以桔瓣型纤维和海岛型纤维为研究基体,探究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的纺丝成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多样的开纤工艺(机械开纤、化学开纤和热能开纤);归结了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在合成革、空气过滤和医疗卫生等材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熔纺双组分超细纤维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超细纤维 双组分熔融纺丝 纺丝机理 机械开纤 热能开纤 超细纤维合成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黏合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性能及其过滤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金鑫 周雨萱 +2 位作者 朱柏融 吴海波 张克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研究热黏合加固技术对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皮层组分、聚丙烯(PP)为芯层组分,采取热轧和热风2种热黏合方式制备了PE/PP皮芯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动滤料测试仪、孔径测试仪... 为研究热黏合加固技术对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PE)为皮层组分、聚丙烯(PP)为芯层组分,采取热轧和热风2种热黏合方式制备了PE/PP皮芯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动滤料测试仪、孔径测试仪、渗水性测定仪等对2种方法制备的纺黏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并对造成过滤性能不同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阐释纤维滤材的过滤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的增加,热轧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耐静水压逐渐增加,其中面密度为80 g/m^(2)时,平均孔径为25.74μm,耐静水压为3.14 kPa;热风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在低阻力、高容尘、品质因数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热轧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其中面密度为80 g/m^(2)时,以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的NaCl气溶胶为过滤媒介,在32 L/min的测试流量下,电晕驻极后热风黏合纺黏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为76.62%,过滤阻力仅为15.85 Pa;纤维过滤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过滤阻力越小,容尘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双组分纤维 纺黏非织造材料 热黏合 空气过滤材料 过滤机制 电晕驻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罗娜双组分面料的染色工艺
14
作者 张京彬 许婷婷 +1 位作者 李荣 刘淑云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由索罗娜和PET两根丝组成,熔丝之间有细小的沟壑,呈卷曲形态。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30℃、pH 4.0、浴比1∶15、匀染剂1 g/L、保温时间30 min。研究发现,WFN系列分散染料对索罗娜双组分面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提升...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由索罗娜和PET两根丝组成,熔丝之间有细小的沟壑,呈卷曲形态。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30℃、pH 4.0、浴比1∶15、匀染剂1 g/L、保温时间30 min。研究发现,WFN系列分散染料对索罗娜双组分面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提升性。染色后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罗娜双组分纤维 染色 分散染料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的过滤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敏 韩建 +3 位作者 于斌 朱斐超 SOLITARIO Nesti 宋卫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
为获得过滤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过滤性能、拉伸性能以及撕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呈中空橘瓣状,纺... 为获得过滤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过滤性能、拉伸性能以及撕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呈中空橘瓣状,纺粘水刺材料表面纤维大部分裂离为超细纤维,中间层纤维基本为完整的中空结构;纺粘水刺材料的平均孔径为7~10μm,且随着纤网面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过滤效率对应提高;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力影响显著,随着纤网面密度的提高,上述力学性能指标均逐渐增大,但受到铺网加工方式影响,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差异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纺粘水刺布 过滤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纺黏水刺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性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恒 钱晓明 +3 位作者 宋卫民 彭景洋 杨棹航 刘书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通过水刺工艺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进行开纤处理,以获得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并对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特性和气溶胶过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刺技术可以很好地将中空橘瓣型双组分纤维开裂... 通过水刺工艺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PET-PA6)橘瓣型双组分纺黏非织造材料进行开纤处理,以获得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并对非织造材料的结构特性和气溶胶过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刺技术可以很好地将中空橘瓣型双组分纤维开裂成超细纤维,纤维在非织造材料表面相互缠结形成纤维束;试样对颗粒尺寸为0.37~2.74μm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气溶胶颗粒在气流速度为3.57m/min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同时,试样的面密度和厚度对过滤效率、过滤阻力以及孔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 过滤性能 双组分纤维 纺黏 开纤 水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纤维吸音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岳洋 赵福全 +2 位作者 金建伟 杨豪 刘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0-675,共6页
应用材料对整车进行声学封装,是提升汽车NVH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聚酯+聚丙烯(PET+PP)纤维作为一种特殊工艺成型的材料,已开始应用于整车的吸音处理。文中将聚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材料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压缩回复性与其他常用吸音材... 应用材料对整车进行声学封装,是提升汽车NVH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聚酯+聚丙烯(PET+PP)纤维作为一种特殊工艺成型的材料,已开始应用于整车的吸音处理。文中将聚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材料的隔热性能、耐久性、压缩回复性与其他常用吸音材料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不同规格PET+PP材料的吸音特性,以及按不同的材料方案对某车型进行声学处理后,对车内怠速噪声和匀速噪声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理化性能 声学性能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纤维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宗才 邓洪亮 +1 位作者 张红艺 李建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6-48,共3页
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现象较严重,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合成纤维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早期阻裂。本试验测 定了双组分纤维和腈纶纤维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表明:在砂浆中加入体积掺率为0.11%的双组分纤维和 0.10%的腈纶纤维可以使砂... 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现象较严重,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合成纤维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早期阻裂。本试验测 定了双组分纤维和腈纶纤维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表明:在砂浆中加入体积掺率为0.11%的双组分纤维和 0.10%的腈纶纤维可以使砂浆裂缝名义总面积分别降低96.8%和81.1%,双组分纤维、腈纶纤维对砂浆裂缝具有显 著的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纤维 腈纶纤维 砂浆 裂缝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纤维裂离机理及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殷保璞 靳向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8,66,共5页
梳理成网和水刺加固与纤维开纤裂离同步进行,是双组分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的最大技术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了双组分分裂型纤维在射流作用下的开纤裂离过程和机理;讨论超细纤维尔刺布的性能特点以及分裂率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双组分分裂型纤维 水刺 开纤裂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及工艺对高膨松性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任杰 李勇进 Hans Schreiber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双组分热熔聚酯纤维粘合法制得高膨松性非织造布 ,讨论了所用纤维性能及加工工艺参数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利用双组分热熔纤维粘合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参数的选择 ,结果表明对于皮层熔点低的双组分纤维其加工温度范... 采用双组分热熔聚酯纤维粘合法制得高膨松性非织造布 ,讨论了所用纤维性能及加工工艺参数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了利用双组分热熔纤维粘合法生产非织造布的工艺参数的选择 ,结果表明对于皮层熔点低的双组分纤维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 ,而对皮层熔点高的双组分纤维最佳加工温度约比其多 1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膨松性 非织造布 双组分热熔纤维 撕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