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涂膜缩孔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长春 魏瑞金 +3 位作者 吴春莹 黄春辉 李会宁 曹德榕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涂膜缩孔问题会影响涂膜的使用性能和美观。研究并分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2K-WPU)的施工黏度、熟化时间以及所用颜料、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基材润湿剂)等对涂膜缩孔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涂膜...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涂膜缩孔问题会影响涂膜的使用性能和美观。研究并分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2K-WPU)的施工黏度、熟化时间以及所用颜料、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基材润湿剂)等对涂膜缩孔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涂膜缩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涂膜缩孔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8
2
作者 瞿金清 涂伟萍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随着环境法规对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限制,高性能与低VOC含量相结合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趋势.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 随着环境法规对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限制,高性能与低VOC含量相结合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趋势.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双组分涂膜的机械性能和外观是由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的扩链剂(TMP)含量、中和度、中和工艺和双组分涂料的配比等决定的.当扩链剂含量为2%~4%,中和度为100%,NCO:OH=1.0~1.2时所得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外观好、快干、硬度高和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双组分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分散和成膜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国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研究了异氰酸酯低聚物在羟基组分中的分散、透明涂料和加颜填料涂料的成膜.由于异氰酸酯低聚物粘度高,必须有较高的剪切力才能保证其在羟基组分中的分散.透明涂料在混合后的反应是以异氰酸基与羟基的反应为主,而加颜填料涂料混合后... 研究了异氰酸酯低聚物在羟基组分中的分散、透明涂料和加颜填料涂料的成膜.由于异氰酸酯低聚物粘度高,必须有较高的剪切力才能保证其在羟基组分中的分散.透明涂料在混合后的反应是以异氰酸基与羟基的反应为主,而加颜填料涂料混合后的反应是以异氰酸基与水的反应为主.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成膜与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及聚合物乳液涂料成膜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涂料 水性涂料 分散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和亲水改性HDI三聚体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4
作者 吴胜华 姚伯龙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共4页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主要由水性羟基组分(A组分)和多异氰酸酯组分(B组分)构成。以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为A组分,以亲水改性HDI三聚体为B组分,将两者混合固化成膜,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在这一过程中,考察了A组分的组成和...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主要由水性羟基组分(A组分)和多异氰酸酯组分(B组分)构成。以丙烯酸分散体多元醇为A组分,以亲水改性HDI三聚体为B组分,将两者混合固化成膜,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在这一过程中,考察了A组分的组成和结构以及A、B组分的混合配比对最终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性能良好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羟基含量4%~5%,中和度80%,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羟基树脂的n(-NCO):n(-0H)为1.0~1.2。最后将该涂膜与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涂膜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综合性能接近相应的溶剂型涂膜,其VOC含量只有后者的36%,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水性聚氨酯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胜华 姚伯龙 +2 位作者 陈明清 熊万斌 刘晓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79-983,共5页
综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 ;阐述了国内外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羟基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研究的现状 ;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涂料 双组分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烘烤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胜华 姚伯龙 +1 位作者 陈明清 刘晓亚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 ,合成了丙烯酸五元共聚物 ;将该共聚物中的羧基中和后制成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 ,将其作为B组分与一种低黏度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A组分 )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 :引发剂含量、羟基含量、中和度以及A、B两组... 采用溶液聚合法 ,合成了丙烯酸五元共聚物 ;将该共聚物中的羧基中和后制成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 ,将其作为B组分与一种低黏度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A组分 )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 :引发剂含量、羟基含量、中和度以及A、B两组分混合搅拌方式都对双组分涂膜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当引发剂含量为 1% ,羟基含量为2 7% ,中和度为 10 0 % ,A、B组分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时所得的涂膜综合性能最好。水性涂料的适用期达到 8h ,超过相应的溶剂型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涂料 丙烯酸多元醇 溶液聚合法 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吴炳贤 王荣芳 +3 位作者 姚煌 许奕祥 方博 冯德臣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0,共6页
针对金属基材表面残留的水性防锈剂引起后续涂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研制一种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具有良好涂层外观和性能的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润湿剂、助溶剂和功能填料的选择对涂层性能与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金属基材表面残留的水性防锈剂引起后续涂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研制一种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具有良好涂层外观和性能的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润湿剂、助溶剂和功能填料的选择对涂层性能与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环氧树脂YPWE-406A和丙烯酸杂化环氧乳液AEH-20按照质量比1∶3复配,制备的环氧涂料润湿性好、表干速度快。通过添加0.2%两亲性硅氧烷类润湿剂HOS2413、0.4%非离子型炔二醇类润湿剂Dynol-607和6%混合溶剂(异丙醇、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丁醚质量比为1∶1∶1),能够进一步降低涂料表面张力、提高表干速度和改善成膜性能,制备的环氧涂层在防锈剂残留基材上无印痕,附着力达到0级,耐中性盐雾性达到480 h。同时,添加片状填料滑石粉或云母粉可以改善涂层在防锈剂残留基材上的外观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 水性防锈剂 残留 涂装印痕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热双重固化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浩宇 杜鹃 罗艳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满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涂层的硬度要求以及避免添加胺类中和剂,以二异氰酸酯、磺酸盐多元醇等为原料,合成过程中引入双键和环氧基团,制备了可UV/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进... 为满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涂层的硬度要求以及避免添加胺类中和剂,以二异氰酸酯、磺酸盐多元醇等为原料,合成过程中引入双键和环氧基团,制备了可UV/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探究了R值(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和磺酸盐多元醇用量对SWPU分散体粒径,胶膜的力学性能、水接触角、吸水率和热稳定性以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增加,分散体粒径逐渐增大,涂层硬度提升,当R值为1.6时,涂层硬度高且分散体性能相对稳定。而随着磺酸盐基团含量上升,分散体粒径逐渐下降,当磺酸盐多元醇含量为6%时,固化后涂层硬度达到3H,柔韧性1 mm,附着力0级,涂层水接触角为68.2°,吸水率为8.85%,同时胶膜也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所制备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涂料能够满足目标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热双重固化 磺酸盐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涂料 涂层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山梨醇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9
作者 田超 黄泳斌 +3 位作者 卢杰宏 赵文爱 刘志富 袁腾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5-113,共9页
目的采用传统涂料印花工艺时,由于合成树脂和助剂的石油基原料的占比超过50%,对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高度依赖加剧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相比之下,生物基原料具有环保、可再生、低VOC排放等优势,因此以生物基原料制备的水性聚氨酯(WPU)... 目的采用传统涂料印花工艺时,由于合成树脂和助剂的石油基原料的占比超过50%,对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高度依赖加剧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相比之下,生物基原料具有环保、可再生、低VOC排放等优势,因此以生物基原料制备的水性聚氨酯(WPU)有望从源头降低涂料印花行业的碳足迹,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方法以生物基聚三亚甲基醚二醇(PO3G 1000)、聚碳酸酯二醇(PCDL 2000)、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DI)为主要原料,以异山梨醇(IS)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一系列生物基WPU乳液,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随着IS含量的增加,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都显著提升,当IS的用量(质量分数)为2.6%时,其综合性能最优。结论当IS的用量(质量分数)为2.6%时,固化膜的水接触角从70°提高至80.2°,最大热分解温度从372.16℃提升至402℃,布板皂洗牢度大幅提升,满足涂料印花领域的应用要求。该研究为生物基水性聚氨酯在印花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助力涂料印花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水性聚氨酯 涂料印花 异山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丙烯酸酯杂合乳液的合成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瞿金清 罗春晖 陈焕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OH的乳胶粒P2组成。纳米粒度分析表明:相对于常规羟基聚丙烯酸乳液(HPAE),PAH的粒径分布更宽,平均粒径更小。针对PAH配制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的综合性能测试说明:当—COOH和—OH在P1和P2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0和1∶3时,涂膜性能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涂膜固化过程中—NCO与—OH完全反应仅需3 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显示:2K-WPU涂层结构致密且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聚丙烯酸酯 杂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1
作者 瞿金清 黎永津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34-37,共4页
综述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研究新进展。讨论了副反应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成膜、活化期及涂膜外观等的影响 。
关键词 水性 双组分 聚氨酯涂料 研究进展 活化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水性木器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文秀芳 吴昌荣 +2 位作者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酸值在35~50mgKOH/g,羟基含量为3.5%左右,中和度约为8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15℃,合成的树脂与固化剂配漆所得涂膜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 有机硅 改性丙烯酸聚氨酯 研制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成膜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娜娜 余喜红 +4 位作者 宇妍 刘建平 郭舜华 曹银祥 刘娅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1,35,共6页
用几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用红外光谱(FT-IR)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涂膜中—NCO和—OH及水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涂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涂膜性能的变化筛选出了在本体系中有较强催化作用的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采用—... 用几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用红外光谱(FT-IR)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涂膜中—NCO和—OH及水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涂膜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和涂膜性能的变化筛选出了在本体系中有较强催化作用的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采用—NCO滴定法对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体系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铋/锌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地降低—NCO与—OH反应的活化能,促进涂膜交联,增强涂膜的耐蚀性,其用量约0.25%时有较好的适用期和表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双组分涂料 有机铋/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活化期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霞 罗春晖 +1 位作者 瞿金清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9,94,共6页
分别采用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PAD)和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通过黏度、硬度、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等测试,研究了2K-WPU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的物理化学行为.结果发现... 分别采用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PAD)和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PAE)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通过黏度、硬度、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等测试,研究了2K-WPU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的物理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随放置时间的增加,PAD型2K-WPU的黏度降低,涂膜的起泡程度逐渐增加,涂膜硬度先降低后增加,3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PAE型2K-WPU的黏度变化无规律,涂膜硬度逐渐降低,4h后耐化学介质性能下降,气泡相对较少;PAD型和PAE型2K-WPU的粒径和光泽均无明显变化;PAE型2K-WPU的活化期一般在4h以内,而PAD型的更短,但涂膜的综合性能更优.因此施工前不能根据2K-WPU的黏度变化来判断其活化期,而须根据涂膜耐化学介质性能和外观变化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活化期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酯 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国民 王旭林 +4 位作者 陈健 叶义英 李小平 肖亚亮 孔振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备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交联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多元醇分子结构中引入苄胺基加快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交联反应速度。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制备成水性木器涂料,漆膜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附着力、柔韧性、光泽、耐液体介质、硬度、丰满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多元醇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丙烯酸乳液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用羟基丙烯酸乳液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中乳化剂用量、羟值、酸值、n(—NCO)∶n(—O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应用配方:乳化剂用量在1%以下,羟值为100 mgKOH/g,酸值... 用羟基丙烯酸乳液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中乳化剂用量、羟值、酸值、n(—NCO)∶n(—O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应用配方:乳化剂用量在1%以下,羟值为100 mgKOH/g,酸值在15 mgKOH/g以下,n(—NCO)∶n(—OH)=1.5∶1。用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固化前后膜的结构,表明大部分乳液聚合物已经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但还有部分异氰酸酯没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涂料 双组分涂料 羟基丙烯酸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明吉 矫庆泽 +1 位作者 赵芸 崔文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以自制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分别合成含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并以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羟基丙酸(DMPA)的用量、-OH/-NCO比... 以自制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分别合成含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并以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羟基丙酸(DMPA)的用量、-OH/-NCO比例等与涂料的稳定性、铅笔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耐刮伤性以及耐化妆品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所用的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DMPA质量分数为6%,合成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OH/-NCO=1.6,固化过程中-NCO/-OH=1.5~1.6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双组份 柔感涂料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新华 涂伟萍 夏正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89-92,共4页
从成膜机理、丙烯酸酯组分的制备、异氰酸酯组分的分散等方面,评述了高交联密度的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新进展。阐明发展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应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聚氨酯固化剂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相结合,并指出... 从成膜机理、丙烯酸酯组分的制备、异氰酸酯组分的分散等方面,评述了高交联密度的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新进展。阐明发展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应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聚氨酯固化剂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相结合,并指出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异氰酸醋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高光聚氨酯涂料适用期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乾慰 张鑫 +2 位作者 张之涵 沈剑平 徐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67,共6页
通过持续检测亲水型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的-NCO基团含量在水性体系中的变化情况、液态双组分涂料添加固化剂后的黏度变化情况,并检测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光泽、雾影、耐化性等方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CA42、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CA70... 通过持续检测亲水型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的-NCO基团含量在水性体系中的变化情况、液态双组分涂料添加固化剂后的黏度变化情况,并检测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光泽、雾影、耐化性等方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CA42、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CA70和羟基聚氨酯分散体CU55这3种树脂与磺酸盐改性HDI三聚体CH655固化剂按照一定物质的量比配制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一定条件下的适用期,并试图建立一套用于确定3种体系适用期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CA42体系的雾影值在5-6h增长478.7%:CU55体系的雾影值在4-5h增长313.1%:CA70摆杆硬度在6-7h的1h内下降12%,得出CA42、CA70、CU55这3个体系的适用期分别为5h、6h和4h,根据3个体系适用期长短,计算其在适用期内异氰酸根浓度的下降值分别为34.1%、36.9%和31.2%,可以看出异氰酸根大约消耗30%就会达到适用期的极限。而通过光泽、耐化学品性、黏度、粒径均不能判断适用期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雾影 光泽 粒径 适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研究——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5,62,共6页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涂膜的机械性能较好,但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较差;羟值在100mgKOH/g时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分散体 涂膜性能 丙烯酸 双组分 性能研究 涂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扫描电镜观察 多异氰酸酯 红外光谱仪 耐化学品性 亲水改性 羟基组分 表面形态 机械性能 固化膜 聚氯酯 水性 羟值 配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