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参数对双组元推力器喷注器雾化性能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丁佳伟 李国岫 虞育松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6期635-641,共7页
采用气液两相流大涡模拟方法,结合多相流体积分数方法,对双组元推力器喷注器喷嘴内流及雾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出口直径及喷嘴出口长度等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外路喷注器,增大喷嘴外径使射流破碎长度及SM... 采用气液两相流大涡模拟方法,结合多相流体积分数方法,对双组元推力器喷注器喷嘴内流及雾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出口直径及喷嘴出口长度等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外路喷注器,增大喷嘴外径使射流破碎长度及SMD减小,有利于射流的雾化,同时喷雾具有更好的周向分散特性;减小喷嘴出口长度使连续液丝明显缩短,喷雾锥角增大,喷雾雾化得到增强。对于内路喷注器,出口直径越小则连续液丝越长,喷雾SMD值越大,雾化程度越弱;减小喷嘴的出口长度使连续液丝长度缩短,SMD减小,射流雾化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推力器喷注器 大涡模拟 流体积分数方法 雾化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元推力器传热分析
2
作者 丁凤林 潘海林 +1 位作者 沈岩 许坤梅 《控制工程(北京)》 2006年第2期12-19,共8页
本文对双组元推力器的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数值方法对稳态和脉冲情况下发动机壁面的温度响应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仿真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与实验数据相吻合。推力器的传热分析与仿真计算能够为推力器的... 本文对双组元推力器的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数值方法对稳态和脉冲情况下发动机壁面的温度响应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仿真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与实验数据相吻合。推力器的传热分析与仿真计算能够为推力器的研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推力器 传热分析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双组元推力器羽流热影响分析方法
3
作者 徐春生 李洋 +1 位作者 肖应廷 曹鹏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给出一种分析星上设备受双组元推力器羽流热影响的方法。首先,提取待分析设备三维模型的STL(stereo lithographic)数据;然后,根据STL数据中三角形网格的法向矢量选取有效的三角形网格;最后,利用STL数据和推力器羽流热流场分布函数建立... 给出一种分析星上设备受双组元推力器羽流热影响的方法。首先,提取待分析设备三维模型的STL(stereo lithographic)数据;然后,根据STL数据中三角形网格的法向矢量选取有效的三角形网格;最后,利用STL数据和推力器羽流热流场分布函数建立羽流热影响分析模型。不管设备表面能否用解析公式表达,文章提出的方法均能分析推力器羽流对其产生的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双组元推力器 羽流 热影响 STL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元25N推力器脉冲工作模式下的传热特性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榛 汪凤山 +3 位作者 蔡坤 毛晓芳 杨尚锋 虞育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100,共9页
在离心式双组元25N推力器的脉冲工况温度稳定性试验中,有16%的工况均发生了推力器稳态温度跃迁导致的喷注器头部高温过热的问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机理分析,并通过优化推力器局部传热特性以消除其对于特殊脉冲工况的应用限... 在离心式双组元25N推力器的脉冲工况温度稳定性试验中,有16%的工况均发生了推力器稳态温度跃迁导致的喷注器头部高温过热的问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机理分析,并通过优化推力器局部传热特性以消除其对于特殊脉冲工况的应用限制和风险。通过液滴撞壁试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推进剂液膜发展的规律和机理:一旦壁面温度达到了莱登弗斯特温度以后,液滴与壁面的换热能力将大幅下降,严重影响液膜冷却的效率。通过Amesim软件进行的传热仿真进一步表明,一旦因为热回浸现象导致雾化液滴与涂层壁面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冷却液膜的形成,就会使推力器的温度分布从正常的第一稳态进入无液膜的第二高温稳态。仿真结果基本复现了热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故障模式。针对该故障机理改进了喷注器的结构导热性,将喷注器的花篮连接结构的导热面积增加了1.5倍,可以有效分担液膜的热流负担,抑制液膜进入莱登弗斯特态,使得推力器的脉冲工作可靠性大幅提高,令温度稳定性试验的通过率提升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25N推力器 传热 液膜 热稳定性 结构导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喷嘴脉冲工作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平 汪凤山 +3 位作者 胡羽 张丁为 富庆飞 杨立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284,共9页
双组元推力器在短脉冲工况下比冲出现明显下降。为了从推进剂雾化角度研究其原因,搭建了离心喷嘴脉冲工作冷流实验平台,使用机械式脉动流量发生器使喷嘴工作在脉冲模式。实验中测量了离心喷嘴的动态压降和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随时间的振荡... 双组元推力器在短脉冲工况下比冲出现明显下降。为了从推进剂雾化角度研究其原因,搭建了离心喷嘴脉冲工作冷流实验平台,使用机械式脉动流量发生器使喷嘴工作在脉冲模式。实验中测量了离心喷嘴的动态压降和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随时间的振荡,并使用高速相机拍摄了喷雾场和喷嘴内部流动的瞬时照片。通过提取图像边界的方法测量了液膜锥角的变化,并计算了一个周期内不同大小SMD时间占比分布。瞬时照片和SMD的测量结果表明,脉冲工作的离心喷嘴在脉冲工作时会出现柱状射流或由调速管效应形成的厚液环,导致喷雾场出现较大液滴。喷雾锥角测量结果表明,脉冲结束后液膜并不随着压降下降而直接收缩,而是继续保持较大锥角一定时间。对SMD的分析表明,脉冲宽度越小,一个脉冲内非稳态喷雾时间占比越大,导致整个脉冲的雾化质量越差。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了提高离心喷嘴窄脉宽工作时的雾化性能,需要尽可能消除柱状射流和调速管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元推力器 离心喷嘴 脉冲喷雾 索太尔平均直径 液膜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