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跨临界循环双级压缩系统最优中间压力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圣春 马一太 刘秋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8,44,共4页
为了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效率,可以采用双级压缩。分析了给定双级系统的最优工况点,一级节流双级压缩系统的最优中间压力以及最优高压压力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性能,得到了最优高压压力与最优中间压力的关联式,为双级系统的设计提... 为了提高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效率,可以采用双级压缩。分析了给定双级系统的最优工况点,一级节流双级压缩系统的最优中间压力以及最优高压压力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性能,得到了最优高压压力与最优中间压力的关联式,为双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双级压缩系统 最优中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带中间冷却器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华 马一太 +2 位作者 王洪利 李敏霞 王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5-689,共5页
对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循环的性能规律.在给定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排气压力使得性能最优;同时在每一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下,也存在最优的中间压力使得系统性能... 对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循环的性能规律.在给定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排气压力使得性能最优;同时在每一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下,也存在最优的中间压力使得系统性能最优;对比选择超临界CO2和亚临界CO2在管外、管内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设计和模拟中间冷却器.建立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系统,通过实验探索此种双级压缩系统的规律,验证了带中间冷却器双级压缩系统最优压缩机排气压力和最优中间压力的存在以及在提高CO2跨临界循环性能的作用.利用自行设计的中间冷却器,在实验工况下,系统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制热性能系数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双级压缩系统 中间冷却器 最优中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单机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万锦康 张青 +2 位作者 曹广荣 厉建国 龚海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2,49,共4页
分析了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低压级和高压级吸气过热度对系统的影响。对系统设计与调试过程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关键词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半封闭式压缩 经济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回热特性的双级压缩高温热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彦廷 黄峥 +3 位作者 张晧 徐敬玉 王林 张广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47,共8页
针对电力工业中余热回收再利用,传统两级压缩热泵系统在较大压比及高冷凝温度条件下作业,容易导致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造成系统能效系数CCOP下降、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本文在系统中设置中间回热器,重新构建出了具有回热特性的新... 针对电力工业中余热回收再利用,传统两级压缩热泵系统在较大压比及高冷凝温度条件下作业,容易导致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造成系统能效系数CCOP下降、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本文在系统中设置中间回热器,重新构建出了具有回热特性的新型系统,并通过定义工质液击斜率及系统压焓变化斜率,有效判定新型系统是否出现液击以及工质的排气过热度,对比分析了传统两级压缩系统与新型系统的热力学性能以及经济性。结果表明:当工作介质为R236ea,工作温差为65 K、冷凝温度为393.15 K时,新型两级回热完全冷却系统的CCOP相比传统两级压缩完全冷却热泵系统高2.93%,并且在压缩机不发生液击的前提下排气过热度仅为5.68 K。此外,该系统在单位质量流量循环工质作业下,压缩机的总所需容积仅为0.0317 m^(3),在同等作业条件下有效降低了压缩机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高温热泵 中间回热器 工质液击斜率 系统p-h变化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船用双级循环与复叠式制冷系统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寒 谢晶 王金锋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3期64-71,共8页
为探究远洋渔船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分别对船用R404A单机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与R404A/R23复叠式制冷系统建立数学模型与试验验证,对比研究系统蒸发温度与中间温度对双级循环与复叠式循环高压(温)端压缩比、高低压(温)端制冷剂流量、制冷系... 为探究远洋渔船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分别对船用R404A单机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与R404A/R23复叠式制冷系统建立数学模型与试验验证,对比研究系统蒸发温度与中间温度对双级循环与复叠式循环高压(温)端压缩比、高低压(温)端制冷剂流量、制冷系数及热力完善度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随着中间温度从-22℃上升至-7℃,相比双级循环,复叠式循环高温压缩比下降更快,高低压制冷剂流量变化更加平稳,且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存在最佳中间温度使系统制冷系数最大。当冷凝温度为40℃,蒸发温度分别为-65℃、-60℃、-55℃时,复叠式系统制冷系数分别高于双级系统21.33%、22.25%、22.18%。在-65℃^-55℃运行工况下,复叠式系统性能明显优于双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式系统 双级压缩系统 蒸发温度 中间温度 船用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