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流畅性的作用机制:双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国耀 莫雷 +1 位作者 王穗苹 罗秋铃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加工流畅性在近二十年来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人们深入了解认知-情绪的相互作用机制很有价值,与决策、直觉、审美等领域的研究也有密切的关系。流畅性-归因模型和流畅性-情绪联结模型是解释加工流畅性效应的两个竞争模型,笔者分... 加工流畅性在近二十年来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人们深入了解认知-情绪的相互作用机制很有价值,与决策、直觉、审美等领域的研究也有密切的关系。流畅性-归因模型和流畅性-情绪联结模型是解释加工流畅性效应的两个竞争模型,笔者分析与评价了这两个模型的观点与证据,提出了建立双系统模型的初步设想,并对未来如何根据双系统模型的观点进一步开展加工流畅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流畅性 加工流畅性效应 流畅性-归因模型 流畅性-情绪联结模型 双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系统模型视角下的罪犯自我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毅 王君起 邬辛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9-1391,共13页
自我控制是个体为了达成具有长远利益的目标而有意识控制自身冲动行为的能力。双系统模型提出自我控制系统包含冲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该理论适用于分析罪犯低自我控制的内部结构。罪犯冲动系统中充满极易激活的犯罪相关行为图式,而控制系... 自我控制是个体为了达成具有长远利益的目标而有意识控制自身冲动行为的能力。双系统模型提出自我控制系统包含冲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该理论适用于分析罪犯低自我控制的内部结构。罪犯冲动系统中充满极易激活的犯罪相关行为图式,而控制系统却不足以生成抑制冲动行为的策略。未来可基于双系统模型,整合已有研究深入考察罪犯自我控制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该模型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实际应用,而犯罪易感青少年群体则需要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 自我控制 双系统模型 冲动系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系统模型临床推理与医学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红梅 郝志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9,共3页
双系统模型认为在临床推理中存在分析性和非分析性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着重介绍了基于双系统模型的临床推理的有效性,尤其是非分析加工的作用。分析性和非分析性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推理中是互补的,在诊断误差发生时只是单纯的批判直觉... 双系统模型认为在临床推理中存在分析性和非分析性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着重介绍了基于双系统模型的临床推理的有效性,尤其是非分析加工的作用。分析性和非分析性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推理中是互补的,在诊断误差发生时只是单纯的批判直觉系统或分析系统是不明智的。提出了该模型对医学教育的启示,如增加医学课程中临床推理的教学,呈现多样化的临床案例,鼓励学生寻求反馈和直觉探索等。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双系统临床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系统模型 医学教育 分析加工 非分析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60
4
作者 谢东杰 王利刚 +2 位作者 陶婷 樊春雷 高文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修订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中文版,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5个省的4462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78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项目,将总样本随机分半后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1990)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988)... 目的:修订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中文版,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5个省的4462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78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项目,将总样本随机分半后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1990)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988)。两周后,从总样本中选取716名青少年进行重测。结果:经过3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DMSC-S中文版有21个条目,分为控制系统(包含问题解决、未来时间观2个因子)和冲动系统(包含冲动性、易分心、低延迟满足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55%。双系统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RMSEA=0.06、NFI=0.92、NNFI=0.92、CFI=0.93)。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控制系统、冲动系统分别为0.74、0.80,5个因子分别为0.71、0.61、0.80、0.60、0.48;总量表的重测信度(r)为0.77,控制系统、冲动系统分别为0.64、0.75,5个因子分别为0.58、0.62、0.76、0.64、0.63。结论: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适合用于评估我国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双系统模型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人格、自我控制双系统与拖延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静怡 崔雪英 +2 位作者 陶婷 王利刚 高文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人格特质与拖延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一年级研究生344名(男性191人,女性153人),采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包含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维度)和一般拖... 目的:探讨青年人人格特质与拖延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一年级研究生344名(男性191人,女性153人),采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包含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维度)和一般拖延量表(GPS)进行测量。结果:GPS得分与Mini-IPIP宜人性、尽责性得分呈负相关(r=-0.13、-0.53,P<0.05和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27,P<0.01)。以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显示冲动系统在宜人性与拖延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η~2=0.65,95%CI=-0.59~-0.15),控制系统在神经质与拖延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η~2=0.15,95%CI=0.02~0.25),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尽责性对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η~2=0.20、0.20,95%CI=-0.38~-0.05、-0.70~-0.24)。结论:青年人人格与拖延行为的关系受自我控制双系统的中介作用,在不同人格维度中自我控制双系统在二者关系中起作用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五人格 拖延 自我控制 双系统模型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的双系统理论:一种强化学习的视角 被引量:13
6
作者 褚昕宇 王泽军 肖焕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37-1350,共14页
以理性决策为基础的锻炼行为理论被认为是理解身体活动的主导体系,它提供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认知构念作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社会生态模型设计的行为干预措施,因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积极的运动认知和当前体育... 以理性决策为基础的锻炼行为理论被认为是理解身体活动的主导体系,它提供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认知构念作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社会生态模型设计的行为干预措施,因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积极的运动认知和当前体育环境都没能很好地促进个人锻炼习惯的养成,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理论体系来阐明个人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解释身体活动的最新体系是双系统理论,由于其考虑了身体活动的无意识和快乐决定因素,有望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动机视角。一方面,多个有代表性的身体活动双系统模型,从简单的自发路径,到情境线索与锻炼习惯,再到突出自动情感评价作用的复杂概念模型,阐明了系统1的构建,结合锻炼行为理论所关注的系统2,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双系统的竞争、协调和层级控制原则的分析,为模型的控制提供了建议。经典的强化学习框架解释了双系统模型的构建与控制原则:在模型的构建方面,无模型与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分别表示系统1和系统2。在模型的控制方面,Dyna协作架构与分层强化学习,为身体活动可能是一种相互协作、分层执行的复杂行动组合提供了合理解释。最后提出强化学习视角下锻炼者−体育环境的互动模式,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锻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双系统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锻炼习惯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场“项目+资源”双系统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施红 邱国伟 +2 位作者 胡绍平 刘丽婷 杨杰芳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6期54-58,78,共6页
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求下,为实现林场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为主线,以系统工程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构建国有林场管理因素框架,界定国有林场资源管理范... 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求下,为实现林场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为主线,以系统工程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构建国有林场管理因素框架,界定国有林场资源管理范畴,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求下国有林场管理系统的变化,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求下国有林场“项目+资源”双系统管理模型,据此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子系统的一级、二级、三级因素,理清三级因素的关键管理环节。分析国有林场管理的新要求,总结国有林场“精准稳”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项目+资源”双系统管理模型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类别学习:模型、方法与相关研究
8
作者 邢强 刘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1,共7页
语音类别学习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其能降低认知负荷、加快学习速度,以使人更好适应环境。双系统模型是当前语音类别学习的主要理论模型,它假设语音类别学习存在着相互竞争的两个系统,即外显学习系统和内隐学习系统;语音类别学习... 语音类别学习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其能降低认知负荷、加快学习速度,以使人更好适应环境。双系统模型是当前语音类别学习的主要理论模型,它假设语音类别学习存在着相互竞争的两个系统,即外显学习系统和内隐学习系统;语音类别学习的研究主要针对人工语音材料和自然性的普通话材料,采用延迟反馈和及时反馈、丰富反馈和简单反馈、组合式发音和随机混合式发音等方式来探讨语音类别学习外显和内隐系统的特点。已有研究主要探究语音类别学习中工作记忆的作用,普通话分类习得和不同人群的语音类别学习特点,未来研究应注意谨慎借鉴知觉类别学习的研究成果,并可在认知研究、老年人视听问题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学习 语音 双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 被引量:79
9
作者 李琼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52,173,共12页
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目前阐释自我控制的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两阶段模型、双系统模型和能量模型,两阶段模型指出成功的自我控制依... 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目前阐释自我控制的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两阶段模型、双系统模型和能量模型,两阶段模型指出成功的自我控制依赖于识别自我控制的矛盾和诱发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两个阶段的加工;双系统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结果是由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以及特质或者状态调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能量模型提出自我控制依赖一种类似能量的有限资源,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引起能量的损耗;自我控制的脑机制表现为长期目标的执行与腹内侧前额皮层相关,对暂时诱惑的控制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暂时诱惑控制的失败和伏隔核关系密切。未来研究需深入解析自我控制的内涵,进一步探索自我控制的行为和脑机制,并研究自我控制的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两阶段模型 双系统模型 能量模型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能力与决策的关系:个体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正 辛自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2-551,共10页
即便在相同的情形中,每个人所做的决策也有千差万别,导致决策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就是数学能力。文章综述了算术能力、数量表征、概率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认知启发式对各种决策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或者采用相关范式将数学能力作为决策... 即便在相同的情形中,每个人所做的决策也有千差万别,导致决策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就是数学能力。文章综述了算术能力、数量表征、概率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认知启发式对各种决策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或者采用相关范式将数学能力作为决策的外部关联因素,或者采用成分范式确定决策过程所需要的特定数学认知成分;观点上的主要争论在于是一般认知能力还是数学能力在预测决策表现,以及数学能力是否总是对决策有积极作用;此外,双系统模型和模糊痕迹理论有望为决策的个体差异提供理论解释。今后研究应该澄清上述争论,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式和结果解释框架,并探讨更多提高决策能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 数学能力 个体差异 双系统模型 模糊痕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疗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基于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荣伟 连榕 +1 位作者 李丹 Pual TPWong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202,共8页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源于对苦难生活所隐含意义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上,意义疗法以意义定向看世界为中心,以意义管理理论和双系统模型为支架;在方法上,为保障意义获得,应遵循8个基本问题和12条原则,充分发挥意义源的作用,实现意义获得的双路径统一;在技术上,灵活采用趋向性(PURE)策略、回避性(ABCDE)策略、以及双视角双通道策略或其它策略的整合。意义疗法因包含了精神成分而超越了心理动力学和个体心理学等传统心理治疗方式。未来研究还需明确意义疗法整合了哪些流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化意义疗法主要的技术与策略的操作步骤,考察成熟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以及充分整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检验意义疗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疗法 存在积极心理学 美好生活 意义定向 双系统模型 成熟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燮刚 李子奈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2,共10页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开始对情感、策略互动行为、社会效用、决策者在未知世界中的选择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最近几年综合形成了多种由理性系统和非理性系统组成的双系统模型。这些双系统模型与2 00...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开始对情感、策略互动行为、社会效用、决策者在未知世界中的选择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最近几年综合形成了多种由理性系统和非理性系统组成的双系统模型。这些双系统模型与2 000多年前的柏拉图马车模型同构。经济学研究对柏拉图的回归,表明经济学仍然处于单极化本质主义的结构化陷阱之中。研究分析表明,经济学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正是经济学转向关系论,走上希望之路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系统模型 结构化陷阱 单极化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场景表征中的参照系选取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超香 刘强 +2 位作者 黎安娟 陶维东 孙弘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423,共10页
被试在矩形房间中从两个不同的观察点学习物体场景并在多个朝向上对物体形成的空间关系进行判断,通过控制场景中物体主要内在轴相对于环境结构(房间和地毯)的方向和被试的学习顺序,探讨被试在场景空间表征中采用何种参照系和参照系选取... 被试在矩形房间中从两个不同的观察点学习物体场景并在多个朝向上对物体形成的空间关系进行判断,通过控制场景中物体主要内在轴相对于环境结构(房间和地毯)的方向和被试的学习顺序,探讨被试在场景空间表征中采用何种参照系和参照系选取时的影响因素。两个实验结果发现:(1)内在参照系(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s)和环境参照系均可以用于物体场景的表征,两类参照系之间的关系却是影响被试物体场景表征时参照系选取的重要因素,即当内在参照系与环境参照系方向一致时,被试无论从哪个朝向学习,都选择从垂直于内在参照系和环境参照系的朝向进行表征。反之,当二者方向不一致时,表征时参照系的选择取决于被试的学习经历;(2)无论内在参照系与环境参照系方向是否一致,物体场景本身内在结构的规则性都能够促进空间记忆,即内在结构的规则性既有助于准确编码物体的相对位置,也有助于提高空间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表征 空间参照系 双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玮玮 朱莉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2-1471,共10页
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事冒险或鲁莽行为,并且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个人特质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存在助长作用,即当同伴在场时,青少年的行为会更加冒险。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 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事冒险或鲁莽行为,并且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个人特质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存在助长作用,即当同伴在场时,青少年的行为会更加冒险。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神经、遗传、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在心理层面,这种影响源于青少年寻求同伴认可和归属感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作用;在神经机制层面,源于认知控制网络和刺激处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在遗传层面,源于特定基因的易感性等;在社会文化层面,同伴影响会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程度与表现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应从发展、文化心理、构建复杂模型网络等视角深入探究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 冒险行为 双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透明度和构词频率对汉语动词多词素词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娟 张积家 许锦宇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769-774,共6页
采用重复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语义透明度和词素构词频率对动词多词素词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透明度影响多词素动词的识别,识别高语义透明度的动词快于识别低语义透明度的动词。(2)词素的构词频率影响低语义透明度动词的... 采用重复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语义透明度和词素构词频率对动词多词素词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透明度影响多词素动词的识别,识别高语义透明度的动词快于识别低语义透明度的动词。(2)词素的构词频率影响低语义透明度动词的识别,不影响高语义透明度动词的识别。对低语义透明动词,词素的构词频率低的动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词素的构词频率高的动词。研究结果支持汉语多词素词的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多词素词 语义透明度 构词频率 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