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dy-Winberg平衡检验在双等位基因与疾病关联性研究中的正确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钟克波 曹佩华 +1 位作者 吕朵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06,308,共3页
关键词 双等位基因 疾病 检验 平衡 应用 基因关联性 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汉族群体23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代新 杨庆恩 +2 位作者 尹慧 翟仙敦 杨荣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1-798,共8页
筛选汉族群体中具有多态性的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并获取其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PAGE技术对武汉地区160名男性汉族无关个体的23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M7,M9,M50,M88,M89,M95,M111,M117,M11... 筛选汉族群体中具有多态性的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并获取其群体遗传学数据。采用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PAGE技术对武汉地区160名男性汉族无关个体的23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M7,M9,M50,M88,M89,M95,M111,M117,M119,M121,M122,M134,M159,M164,M175,M214,LINE1,MSY2,RPS4Y711,SRY+465,IMS-Js7-164520,IMS-JST021354和IMS-Js7-003305)进行分型。除M50、M159和M164外,其余20个标记在武汉汉族群体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其基因多样性(GD)范围为0.0126~0.4855,共检出35种不同单体群组合(Hg1~35),单体群多样性(HD)为0.9471。表明20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组成的单体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进化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双等位基因标记 遗传多态性 单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re/LoxP和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细胞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綦世金 毕延震 +6 位作者 刘西梅 华文君 郑新民 李奎 唐中林 华再东 陈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8,共8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点敲入标记基因,敲除了204bp的外显子3序列,LoxP锚定在其标记基因两侧。利用Cre/LoxP重组酶删除系统删除插入PK3108Mstn靶位点的标记,借助流式细胞仪和荧光蛋白甄别得到无标记的过渡型细胞系PK3108-2。将Cas9/sgRNA表达载体和供体DNA共转染PK3108-2,借助G418抗性筛选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挑选出仅带阳性标记的克隆L18,对其基因组进行PCR产物凝胶电泳与PCR产物测序,证明克隆L18在预设位点发生同源重组;对其蛋白质进行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Mstn被成功地敲除失活。综上结果证明,本研究实现了双等位基因的精准敲除,构建了Mstn双敲除梯度回复表达细胞系。本研究为揭示Mstn的作用机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也为双等位基因的敲除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肌肉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 CRISPR/Cas9 CRE/LOX P重组酶删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个民族群体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4
作者 俞建昆 孙浩 +4 位作者 史磊 钱亚屏 史荔 黄小琴 褚嘉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群体Y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和等位基因特定PCR穴ASPCR雪的方法,对山东汉族、白族和土族共计76份男性DNA样本进行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分型,确定每一个体的单倍型,统计3个群体各单倍型的频...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群体Y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和等位基因特定PCR穴ASPCR雪的方法,对山东汉族、白族和土族共计76份男性DNA样本进行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分型,确定每一个体的单倍型,统计3个群体各单倍型的频率分布,与国内其他群体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这些群体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有6个位点在3个群体中没有发现多态变异,YAP+在土族、白族和山东汉族中的分布分别为23.8%、6.7%和4%;3个群体共发现11种单倍型,山东汉族7种,土族8种,白族9种,主要单倍型频率集中在H1、H3、H5、H6、H8和H1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族与北方汉族相近,山东汉族与南方汉族等南方群体聚在一起,土族与彝族、回族和满族相近。结论山东汉族可能与一些南方群体有过基因交流,白族基因池中融入汉族基因流。中亚人群的基因流可能对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有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双等位基因位点 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民族分化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瑞杰 郭政 +2 位作者 李霞 薛雅丽 傅松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比较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两种聚类方法对 13个人群进行分类的结果。方法 采用两种数值分类方法并用Y染色体的 12种单体型的双等位基因频率数据 ,对朝鲜族等 13个人群进行分类 ,分析群体间的关系 ,并阐明民族的起源。结果 两种... 目的 比较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两种聚类方法对 13个人群进行分类的结果。方法 采用两种数值分类方法并用Y染色体的 12种单体型的双等位基因频率数据 ,对朝鲜族等 13个人群进行分类 ,分析群体间的关系 ,并阐明民族的起源。结果 两种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主成分分析可以减少无关指标的影响 ,但是在简化数据降低维数的过程中又有可能丢失信息。聚类分析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 ,但无法排除无关指标的“噪音”干扰。结论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都适宜做多维复杂数据的分类研究 ,但在实际应用中 ,应运用两种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结合领域知识给出客观、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民族分化研究 单体型 双等位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艳杰 龙火生 +1 位作者 李影 杨公社 《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最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分子标记,具有密度高、双等位基因、易实现自动化检测等优点。本文重点介绍了SNP的概念、特点、分析检测技术以及SNP的应用。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应用 第三代分子标记 密度 双等位基因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4例听力障碍婴幼儿23项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7
作者 刘青松 邹凌 +4 位作者 孙梦婕 祁海云 徐发亮 李春荣 张冠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924例听力障碍婴幼儿23项耳聋基因筛查结果,为婴幼儿听力障碍病因学诊断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出生的250726例新生儿中未通过单侧或双侧听力诊断的924例婴幼儿,23项耳聋基因... 目的分析成都市924例听力障碍婴幼儿23项耳聋基因筛查结果,为婴幼儿听力障碍病因学诊断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出生的250726例新生儿中未通过单侧或双侧听力诊断的924例婴幼儿,23项耳聋基因检测采用微流控芯片法对4个耳聋基因(GJB2、SLC26A4、12SrRNA、GJB3)23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听力障碍婴幼儿各耳聋基因位点的突变率。结果924例听力障碍婴幼儿中占筛查人数的3.69‰(924/250726),其中单侧听力障碍419例(左耳238例,右耳181例),双侧听力障碍505例。23项耳聋基因检测至少1个突变位点人数为529例,占比57.25%,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包括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新生儿数375例,占比40.58%。双侧听力障碍婴幼儿双等位基因突变(包括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检出率(57.23%,289/505)显著高于单侧听力障碍婴幼儿(20.53%,86/4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侧听力障碍婴幼儿双等位基因突变25.63%(61/238),显著高于右侧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检出率(13.81%,25/1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听力障碍防控应当结合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遗传学病因诊断,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遗传性耳聋 耳聋基因 双等位基因 听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