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的双级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抑制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兴 童诚 +1 位作者 杨淑英 谢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38,共6页
针对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的共模电压问题及现有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TSMC共模电压分布规律的分析,在保证整流级零电流换流的基础上,提出对零矢量重新分布的改进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double s... 针对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的共模电压问题及现有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TSMC共模电压分布规律的分析,在保证整流级零电流换流的基础上,提出对零矢量重新分布的改进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doubl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方法,有效降低了TSMC的共模电压幅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改进调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共模电压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伟 杨俊华 +1 位作者 江艺芬 王孝洪 《陕西电力》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电流波形好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交-交变换器研究中最有潜力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理想变换器。首先分析了空间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降低开关损耗的优化调制策略,然后利用Matla...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电流波形好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交-交变换器研究中最有潜力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理想变换器。首先分析了空间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降低开关损耗的优化调制策略,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了矩阵变换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正确性,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TSMC的双极型空间矢量调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文浪 龙美志 +4 位作者 崔贵平 李辉 郭有贵 袁婷 刘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82,共8页
针对传统双级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最大只能为0.866的问题,研究了高频链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的拓扑结构,它是从常规双级矩阵变换器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功率变换器,具有功率密度大,传输损耗低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输入输出级的电气隔离,... 针对传统双级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最大只能为0.866的问题,研究了高频链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的拓扑结构,它是从常规双级矩阵变换器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功率变换器,具有功率密度大,传输损耗低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输入输出级的电气隔离,还可以使电压传输比达到并超过1。本文提出了高频链TSMC的双极性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即输入级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和输出级双极性电压空间矢量相结合的协调控制策略,系统可实现输入级的零电流换流,高质量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可调的输入功率因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极性空间矢量调制 TSMC 电压传输比 零电流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准Z源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震 郭有贵 +1 位作者 郭宇 黄松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5-54,共10页
传统多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普遍低于输入电压。当负载过大,需要的直流母线电压会更高,相对应的滤波电容体积会更大,成本更高。在多相逆变器的传统控制中,死区设置的复杂性影响着输出波形的质量。针对这些缺点,将准Z源网络引入六桥臂电... 传统多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普遍低于输入电压。当负载过大,需要的直流母线电压会更高,相对应的滤波电容体积会更大,成本更高。在多相逆变器的传统控制中,死区设置的复杂性影响着输出波形的质量。针对这些缺点,将准Z源网络引入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QZS-SL-VSI)中,在分析传统六桥臂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带直通控制的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首先,分析准Z源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QZS-SL-VSI)升压工作原理;接着,分析准Z源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的电压矢量分布。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所提出的带直通控制的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以及两种基于直通零矢量作用时间分配的开关模式。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并设计了一台小功率样机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分析仿真与实验波形,充分验证准Z源六相逆变器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六桥臂逆变器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 升压 直通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电压修正的双级矩阵变换器Delta-Sigma调制
5
作者 周湛清 谢琦坤 +2 位作者 马朝磊 薛凌月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70-3081,共12页
Delta-Sigma调制(DSM)可在无需随机过程统计特性和复杂谐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其过采样特性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变频调制。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作为一种理想的“全硅”交-交变换器,若能够将DSM引入TSMC,可进一步优化其电磁干扰(EMI)... Delta-Sigma调制(DSM)可在无需随机过程统计特性和复杂谐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其过采样特性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变频调制。双级矩阵变换器(TSMC)作为一种理想的“全硅”交-交变换器,若能够将DSM引入TSMC,可进一步优化其电磁干扰(EMI)水平和运行效率,但TSMC的直流链电压波动问题导致TSMC-DSM策略难以直接实现。针对TSMC-DSM实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参考电压修正的DSM策略。在所提方法中,通过解析TSMC整流级调制过程,将逆变级参考电压按照整流级矢量作用顺序进行修正,并依次获得各扇区参考电压修正系数。最后,在两相坐标系下分别构建两个DSM调制器,并将修正后的逆变级电压参考值引入DSM调制器以实现高性能TSMC-DSM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对输出电压、电流频谱进行合理整形以减少系统对外部的电磁干扰,同时具备优良的电压传输比和动态调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矩阵变换器 DELTA-SIGMA调制 电压传输比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Z源直接矩阵变换器的新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少峰 郭碧翔 +2 位作者 程启明 吕斌 郭凯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159,共9页
由于矩阵变换器的电压利用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在并网变换器等方面的应用,故将准Z源网络引入到矩阵变换器中,并提出新型直通状态插入方式,从而提高了电压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等。首先,分析准Z源直接矩阵变换器的升压原理;其次,简单介绍... 由于矩阵变换器的电压利用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在并网变换器等方面的应用,故将准Z源网络引入到矩阵变换器中,并提出新型直通状态插入方式,从而提高了电压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等。首先,分析准Z源直接矩阵变换器的升压原理;其次,简单介绍了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然后在采用直通状态代替部分零矢量的传统调制基础上,提出新型直通状态的插入方式,把直通零矢量均分10等份插入到SVPWM调制策略中,降低了稳态状态下Z源网络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波动;最后,搭建准Z源直接矩阵变换器的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结果验证了这种新型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准Z源直接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直通状态的插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梅森旋转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随机SVPWM高频电磁振动抑制
7
作者 陈浈斐 万向民 +2 位作者 陈书桐 王磊 王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4-2517,共14页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频电流谐波频谱扩展中,该方法可分散集中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的高频谐波,有效地削弱高频电磁振动。同时,采用改进梅森旋转(MT)算法生成随机数,增强了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和空间遍历性,保证了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的扩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MT算法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式达到了有效抑制电机高频段电磁振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谐波 电磁振动 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调制下双级矩阵变换器的谐波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秦显慧 周波 +2 位作者 黄海涛 刘晓宇 雷家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将双级矩阵变换器应用于360~800Hz航空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较高的输入频率是对变换器控制性能的重大挑战。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传统的不对称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虽然具有控制简单、开关损耗低等优点,但在高频输入时,输出电压和输入... 将双级矩阵变换器应用于360~800Hz航空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较高的输入频率是对变换器控制性能的重大挑战。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传统的不对称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虽然具有控制简单、开关损耗低等优点,但在高频输入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将出现低频谐波和畸变。通过简化的Buck电路模型,引入脉冲重心的概念,推导了脉冲重心偏移对实际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基于此,分析了双级矩阵变换器的谐波分布规律,发现不对称调制在输出电压中引起频率为3nωin±(3m±1)ω0的低频谐波,而在输入电流中引起3n±1次谐波。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为进一步提高双级矩阵变换器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矩阵变换器 变速恒频发电系统 双空间矢量调制 脉冲重心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级有零矢量的TSMC调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董锋斌 皇金锋 钟彦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整流级无零矢量调制的双级式矩阵变换器(TSMC)中,各个PWM周期内整流级输出平均直流电压为时变量,增加了逆变级的控制难度。将常规矩阵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技术推广到TSMC中,分析了整流级有零矢量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原理。由于整流... 在整流级无零矢量调制的双级式矩阵变换器(TSMC)中,各个PWM周期内整流级输出平均直流电压为时变量,增加了逆变级的控制难度。将常规矩阵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技术推广到TSMC中,分析了整流级有零矢量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原理。由于整流级输出的直流平均电压在一个PWM周期内为恒值,逆变级的调制系数不需要在每个PWM周期内进行调整,简化了逆变级的控制。采用整流级与逆变级2级开关的协调控制仍能实现整流级零电流换流。用PSIM仿真软件对该调制策略进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式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矢量 PSI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空间矢量预测控制的HFLMR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文浪 齐庭庭 +4 位作者 李辉 龙美志 崔贵平 毛勇 郭有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08-114,共7页
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分析了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双极性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提出了基于参考输入电流空间矢量的预测控制算法,建立了基于该预测控制算法的高频链... 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分析了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双极性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提出了基于参考输入电流空间矢量的预测控制算法,建立了基于该预测控制算法的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系统仿真模型。该预测控制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开关频率固定,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实现高频链矩阵整流器输入侧电流正弦、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和稳定的输出直流电流。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整流器 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参考输入电流空间矢量 预测控制 单位输入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基于空间矢量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伟 马星河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6期68-71,共4页
矩阵变换器由一系列双向开关组成,这些开关用于将三相交流电源直接连接到负载,而无需使用任何直流母线或大型储能元件。基于载波的PWM方案在电压源逆变器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易于实现,并且可以为输出电压提供更好的谐波特性。提出了... 矩阵变换器由一系列双向开关组成,这些开关用于将三相交流电源直接连接到负载,而无需使用任何直流母线或大型储能元件。基于载波的PWM方案在电压源逆变器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易于实现,并且可以为输出电压提供更好的谐波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的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方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验证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对矩阵变换器样本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优化的九步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向开关型双级矩阵变换器逆变级容错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娜 周波 +2 位作者 秦显慧 雷家兴 石宝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454-4462,共9页
整流级逆变级均由双向开关构成的全双向开关型双级矩阵变换器比传统双级矩阵变换器多了6个开关管。新增的6个开关管可作为逆变级冗余器件,且其双向开关结构也为直流母线电压反向提供了可能,两者结合使得全双向开关型双级矩阵变换器能够... 整流级逆变级均由双向开关构成的全双向开关型双级矩阵变换器比传统双级矩阵变换器多了6个开关管。新增的6个开关管可作为逆变级冗余器件,且其双向开关结构也为直流母线电压反向提供了可能,两者结合使得全双向开关型双级矩阵变换器能够实现多种故障的容错。该文从调制角度出发,提出了适用于逆变级双向开关单元开路、单管开路、双向开关单元短路以及单管短路等四种故障的容错策略。所提容错策略利用开关管的故障特性,通过增加非故障开关管切换次数以模拟故障开关管的切换,从而实现容错。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逆变级容错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开关型级矩阵变换器 逆变级 容错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矩阵变频器的柔性分频输电系统中的变频换流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灵芝 彭寒梅 +2 位作者 王根平 邓文浪 赵晓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2,共6页
采用双级矩阵变频器作为倍频设备,改进柔性分频输电系统的变频换流站,将水轮发电机发出分频电力,经升压变压器和输电线路,送入双级矩阵变换器进行交-直-交变换,转变为工频电力,并入电网,或者给交流负载供电。通过分析交-直-交双级矩阵... 采用双级矩阵变频器作为倍频设备,改进柔性分频输电系统的变频换流站,将水轮发电机发出分频电力,经升压变压器和输电线路,送入双级矩阵变换器进行交-直-交变换,转变为工频电力,并入电网,或者给交流负载供电。通过分析交-直-交双级矩阵变频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和零电流换流方法等变频换流技术,提出柔性分频输电系统新型变频换流站实现方案,充分利用双级矩阵变换器结构紧凑、能量双向传递、输出频率可控、输入功率因数可调的优点。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提高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充分抑制谐波分量以及有效降低系统无功功率,并通过修正逆变级调制系数,可保证在分频电力输入不对称时网侧输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输电系统 级矩阵变频器 仿真 双空间矢量调制 零电流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矩阵式隔离整流器的最优调制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奕 柏柳 郭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以三相矩阵式隔离整流器(Three-phase matrix isolation rectifier,3MIR)为研究对象,为减小网侧电流畸变率、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调制比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 以三相矩阵式隔离整流器(Three-phase matrix isolation rectifier,3MIR)为研究对象,为减小网侧电流畸变率、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调制比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通过3MIR离散化数学模型预测网侧电流值,以最小网侧电流误差作为控制目标构建评价函数;其次,为了实现系统固定开关频率、减少运算量,利用评价函数求导最小电流误差对应的最优调制比,并结合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产生脉冲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工作;最后,将所提模型预测控制与传统双闭环PI控制、传统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隔离型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直接功率反步控制策略
15
作者 魏业文 白文静 李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引入2个解耦控制分量,设计直流输出电流和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实现电池不同工况下输出电流参考值的快速跟踪控制;最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HFLMC闭环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性,并对比传统PI直接功率控制和BS-DPC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S-DPC策略控制HFLMC提高了输出电流的动态性能和电网波动及直流滤波电感变化下的鲁棒性,响应时间减少了约78%,网侧THD降低了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PI直接功率控制 直接功率反步控制 动态响应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月斗 郭凯 +1 位作者 陈继义 徐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数学模型变换为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构建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将采用所设计的控制器的矩阵变换器与传统矩阵变换器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三相负载不平衡的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出电流性能。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在搭建的矩阵变换器样机上,样机调试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仿射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线性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电流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月斗 陈继义 +1 位作者 徐杰 郭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97-2503,共7页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构建了矩阵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经过Park变换,得到了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验证它符合反馈线性化条件后将它转化成线性系统并设计出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矩阵变换器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三相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入电流性能,降低总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状态反馈线性化 非正常工况 双空间矢量调制 谐波 PARK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算子建模及无源控制
18
作者 潘月斗 徐杰 +1 位作者 陈继义 陈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矩阵变换器无中间直流环节,易受电网扰动和负载扰动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矩阵变换器输入侧无源性控制器以改善控制系统特性.首先,在直–交坐标系下建立输入侧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port-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 矩阵变换器无中间直流环节,易受电网扰动和负载扰动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矩阵变换器输入侧无源性控制器以改善控制系统特性.首先,在直–交坐标系下建立输入侧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port-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ation,PCHD)算子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器,用来实现对输入电流快速准确的跟踪.重新配置了系统的平衡点,通过注入阻尼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并从理论上对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仍能保证输入电流为正弦,相比传统偏差修正法,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无源性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 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简矩阵变换器的海上风电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文浪 龙美志 +3 位作者 李辉 崔贵平 陈勇奇 蒋卫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40,共7页
海上风力发电与高压直流输电(HVDC)结合是未来风力发电及其电能传输的发展方向。受空间、运输、维护成本的限制,海上风电HVDC对功率变换器的体积、效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简矩阵变换器(RMC)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可... 海上风力发电与高压直流输电(HVDC)结合是未来风力发电及其电能传输的发展方向。受空间、运输、维护成本的限制,海上风电HVDC对功率变换器的体积、效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简矩阵变换器(RMC)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换级数少、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海上风电HVDC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在对电流型RMC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特点,提出了基于RMC和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海上风电HVDC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风电机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及并网侧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简矩阵变换器 高压直流输电 海上风力发电 最大风能追踪 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MC的海上风电-HVDC系统功率协调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卫龙 邓文浪 +3 位作者 郭有贵 李利娟 刘和 余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共8页
海上风力发电-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系统是风力发电及其功率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分析了电压型精简矩阵变换器RMC(reduced matrix converter)的双极性电压空间矢量调制BV-SVM(bipolar voltage space vecto... 海上风力发电-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系统是风力发电及其功率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分析了电压型精简矩阵变换器RMC(reduced matrix converter)的双极性电压空间矢量调制BV-SVM(bipolar voltage space vector pulse-width modulation)策略,提出了基于RMC的直驱海上风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有功功率指令修正的RMC换流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在正常情况下实现了最大风能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直流稳压以及并网有功/无功功率解耦控制;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实现了HVDC系统海上-岸上换流器协调控制,保持HVDC系统有功功率传输平衡,提高了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LVRT(low-voltage ride-through)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高压直流输电 精简矩阵变换器 极性空间矢量调制 低电压穿越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