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铒光纤ASE宽带光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执山 冯素娟 +2 位作者 尚亮 孙青 毛庆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掺铒光纤ASE源是一种优良的宽带光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实验研究了掺铒光纤ASE宽带光源单、双程结构后向ASE输出光谱特性,当泵浦光中心波长为1480 nm时,分别考察了掺铒光纤长度、泵浦光功率对后向ASE输出平坦区间宽度和平坦度的影响。... 掺铒光纤ASE源是一种优良的宽带光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实验研究了掺铒光纤ASE宽带光源单、双程结构后向ASE输出光谱特性,当泵浦光中心波长为1480 nm时,分别考察了掺铒光纤长度、泵浦光功率对后向ASE输出平坦区间宽度和平坦度的影响。通过对两种结构下后向ASE输出光谱的分析比较发现,双程结构在L波段长波长处,尤其是1570~1620 nm波长范围,功率显著提升,从而使得ASE光谱的平坦区间宽度增大,平坦度提高。所得实验结果将为掺铒光纤ASE宽带光源的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宽带光源 掺铒光纤 放大的自发辐射 双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平均波长稳定性超荧光光纤光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倚竹 张海涛 +2 位作者 巩马理 王东生 闫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光纤陀螺要求其光源具有高功率、宽谱输出,同时在大温度范围内仍具有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为了满足-45℃~70℃大温度范围的应用需求,采用双程后向抽运、法拉第旋转反射、带通滤波等技术手段,对光纤材料和器件进行大温区全局优化,... 光纤陀螺要求其光源具有高功率、宽谱输出,同时在大温度范围内仍具有好的平均波长稳定性。为了满足-45℃~70℃大温度范围的应用需求,采用双程后向抽运、法拉第旋转反射、带通滤波等技术手段,对光纤材料和器件进行大温区全局优化,以改善超荧光光纤光源的平均波长稳定性。理论分析了不同中心波长和带宽的带通滤波器以及光纤长度等参量对平均波长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以及和光谱带宽的关系。按照设计结果选择滤波、光纤长度等参量,通过对-45℃~70℃全温区范围进行系统全局优化设计,得到输出功率为32mW,功率稳定性为0.65%,光谱带宽为12.5nm,光源平均波长变化量为23.5x10^-6。结果表明,平均波长稳定性在0.5×10^-6/℃以下的高稳定性超荧光光纤光源中,32mW输出功率非常高;所得的0.2×10^-6/℃是115℃大温差范围、30mW以上超荧光光纤光源中非常优异的平均波长稳定性指标,满足光纤陀螺对光纤光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超荧光光纤光源 光纤滤波器 双程后向结构 平均波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高效率、高消光比铒光纤多波长超荧光光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家方 陈胜平 +5 位作者 李乙钢 吕可诚 冯鸣 闫培光 朱剑平 张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改进的反射式Mach Zehnder干涉滤波器 ,对双程后向结构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 (DPBSFS)分别进行光谱分割和光谱预分割 ,构建了两种结构的多波长超荧光光纤光源 (MWSFS) ,波长间隔为~ 0 .8nm时 ,在 15 5 0nm附近 (15 42~ 15 5 9nm) 2 ... 采用改进的反射式Mach Zehnder干涉滤波器 ,对双程后向结构掺铒光纤超荧光光源 (DPBSFS)分别进行光谱分割和光谱预分割 ,构建了两种结构的多波长超荧光光纤光源 (MWSFS) ,波长间隔为~ 0 .8nm时 ,在 15 5 0nm附近 (15 42~ 15 5 9nm) 2 0个波长的功率波动小于 0 .5dB 其中前者消光比高达 2 7dB ;后者消光比~ 18dB ,在泵浦光功率为 72 .8mW时 ,最大输出功率 2 5 .3mW ,光光转换效率高达 34.8% 改变Mach Zehnder干涉仪的臂长差 ,采用光谱预分割技术 ,得到 15 5 0nm附近波长间隔~ 0 .4nm、消光比~ 16dB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荧光光纤光源(SFS) 多波长 双程后向(DPB)结构 Mach—Zehnder干涉滤波器(MZI) 光谱分割 光谱预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