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起步控制优化研究
1
作者 龚君 李滨 +1 位作者 熊斌 陈裕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2,共7页
针对某双离合变速器(DCT)车型在极限工况下前进挡(Drive)D1挡起步的离合器过热问题,提出用双离合起步的控制方法来提升车辆的爬坡和脱困性能。通过分析硬件结构条件、离合器片温度模型和DCT起步具体过程,在起步稳速阶段使用D2挡离合器... 针对某双离合变速器(DCT)车型在极限工况下前进挡(Drive)D1挡起步的离合器过热问题,提出用双离合起步的控制方法来提升车辆的爬坡和脱困性能。通过分析硬件结构条件、离合器片温度模型和DCT起步具体过程,在起步稳速阶段使用D2挡离合器来承担无用滑摩功,当发动机扭矩增加且超过阈值时,切换D1挡离合器,并详细阐述该控制方法的激活条件和具体实施过程。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双离合起步策略对于离合器温度控制、驾驶平顺性均具有明显优势,车辆爬坡和脱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双离起步 dct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选挡对双离合变速器敲击动力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益 黄斌 +3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梅自元 徐辉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196,共12页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据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和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特征频率角加速度幅值特性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台架敲击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副动力学行为,当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增加到某一数值时,DCT变速器敲击响应发生向上跳跃现象,主动和被动子变速器之间产生明显的低频动力学耦合,承载齿轮转速信号呈现显著的多谐波非线性特性。根据提出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判断跳跃突变后的承载齿轮副发生齿面分离和敲击现象,动力学突变后的动力学耦合导致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急剧恶化。最后,在整车上验证了台架试验的动力学耦合和敲击响应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dct) 预选挡 敲击 非线性动力学 动力学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纯电动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控制
3
作者 贺伯林 陈勇 代青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8-1677,共10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两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two-spee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2DCT)换挡控制模型及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存在的未知干扰,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换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2... 针对纯电动汽车两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two-spee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2DCT)换挡控制模型及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存在的未知干扰,提出了一种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换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2DCT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换挡过程;然后考虑控制模型的不确定性及未知干扰,将LADRC控制器应用到换挡过程对期望角速度进行跟踪,并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对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加以补偿,最后与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跟踪误差更小,鲁棒性强,能保证良好的换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双离变速器 换挡控制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朱雷 朱华炳 +2 位作者 何春华 张蕾 汪韶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7-821,共5页
文章根据国内外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技术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DCT的传动方案,并描述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根据整车参数的要求对各挡传动比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满足整体尺寸紧凑的情况下设计行星轮系和其他各齿轮重要参数,并完... 文章根据国内外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技术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DCT的传动方案,并描述其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根据整车参数的要求对各挡传动比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满足整体尺寸紧凑的情况下设计行星轮系和其他各齿轮重要参数,并完成各类齿轮的空间布置;最后,对此传动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并就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传动方案 行星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慧芳 柴会武 鲍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9-1013,1030,共6页
文章针对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车辆制定了传统的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分析了此换挡规律在不同的驾驶意图、行驶环境下出现不必要换挡的原因。为减少不必要的换挡,综合考虑驾驶员意图以及行驶环境,通过... 文章针对搭载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车辆制定了传统的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分析了此换挡规律在不同的驾驶意图、行驶环境下出现不必要换挡的原因。为减少不必要的换挡,综合考虑驾驶员意图以及行驶环境,通过模糊控制方法确定了换挡规律修正因子。建立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传统换挡规律和修正换挡规律在不同驾驶意图和行驶环境下的换挡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换挡规律能够有效消除不必要的换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dct) 换挡规律 模糊控制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特殊工况下换挡规律的智能在线修正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炳力 王伦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6-690,730,共6页
针对某装备6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制定了传统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并分析了在该换挡规律控制下,车辆行驶在城市拥挤道路、紧急制动、加速超车、弯道和坡道等特殊工况时出现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为减少不合理的换挡,综合考虑行驶... 针对某装备6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制定了传统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并分析了在该换挡规律控制下,车辆行驶在城市拥挤道路、紧急制动、加速超车、弯道和坡道等特殊工况时出现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为减少不合理的换挡,综合考虑行驶环境和驾驶员意图,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传统两参数换挡规律的在线修正换挡规律。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了传统换挡规律和在线修正换挡规律在上述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线修正换挡规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换挡规律 仿真 AMESIM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海江 徐新胜 李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51,共9页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评价方法常导致评价结果离散性大,且单纯的客观评价方法导致评价结果局限于数据而忽略主观知识指导,针对上述问题,从时间、纵向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3个维度确定了换挡品质评价指标,基于层...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评价方法常导致评价结果离散性大,且单纯的客观评价方法导致评价结果局限于数据而忽略主观知识指导,针对上述问题,从时间、纵向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3个维度确定了换挡品质评价指标,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和专家知识科学地建立了换挡品质评价体系;基于分配最优原则,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获得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由变异系数法计算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再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计算模型.提出基于数据差异性与模糊阈值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建立换挡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试验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变异系数法在换挡品质评价上的有效性,并对比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于单纯客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比较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的换挡品质二级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揭示了各指标对于换挡品质的重要程度,为改善整车的换挡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换挡品质 评价体系 主观权重 客观权重 隶属度函数 模糊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郝建军 葛帅帅 +1 位作者 张志刚 程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7,共4页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依托先进的控制技术,在较短时间内的实现了动力平稳切换;但依然存在离合器磨损严重、动力干涉的问题,以及核心的控制技术主要被少数国家掌握、国产DCT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鉴于此提出了新型结构、易于控制的超越...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依托先进的控制技术,在较短时间内的实现了动力平稳切换;但依然存在离合器磨损严重、动力干涉的问题,以及核心的控制技术主要被少数国家掌握、国产DCT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鉴于此提出了新型结构、易于控制的超越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文中介绍了其结构及换挡原理,基于影响换挡品质的三因素,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换挡品质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只需控制一个离合器的超越式DCT可以平稳地实现动力换挡、冲击度较小,并且减少了滑磨功,简化了换挡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换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超越离 换挡品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压力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晓林 陈赣 潘家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5-28,共4页
对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利用EASY5软件对蓄能器压力控制系统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从而明确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通过台架实验验证了建模仿真的正确性,进一步研究了压力... 对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利用EASY5软件对蓄能器压力控制系统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从而明确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通过台架实验验证了建模仿真的正确性,进一步研究了压力控制系统的静态响应特性,为下一步控制策略的制定及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液压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逻辑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磊 江斌 +1 位作者 孙保群 夏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6-19,共4页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新型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将抽象的换挡过程和错综复杂的换挡油路简化为清晰的逻辑表达公式,直接得到电磁阀的二进制逻辑状态,并在AMESim多领域系统仿真平台上得到验证,以更为直观、高效的方式对新型双离...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新型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将抽象的换挡过程和错综复杂的换挡油路简化为清晰的逻辑表达公式,直接得到电磁阀的二进制逻辑状态,并在AMESim多领域系统仿真平台上得到验证,以更为直观、高效的方式对新型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过程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液压控制系统 逻辑分析 AME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约简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海江 邢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4-170,共7页
针对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客观评价,首先建立了DCT车辆换挡动力学模型,从体现车辆换挡品质平顺性和动力性两个评价维度,初步选取10个参数作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为了解决随着指标数量增长带来的... 针对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客观评价,首先建立了DCT车辆换挡动力学模型,从体现车辆换挡品质平顺性和动力性两个评价维度,初步选取10个参数作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为了解决随着指标数量增长带来的指标之间存在冗余,以及现有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在初选的评价指标基础之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粗糙集知识约简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约简有效性进行验证;接着基于属性重要度的概念对约简后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删除冗余指标,同时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赋权,为DCT车辆换挡品质客观评价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换挡品质 粗糙集 知识约简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和模糊理论的双离合变速器车辆起步品质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海江 余子键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39,共6页
针对目前双离合变速器(DCT)车辆起步评价以驾驶员主观评价为主,主观性过强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品质评价体系。考虑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选取起步响应延迟时间、起步加速时间... 针对目前双离合变速器(DCT)车辆起步评价以驾驶员主观评价为主,主观性过强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品质评价体系。考虑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选取起步响应延迟时间、起步加速时间、起步加速度峰值、发动机转速波动以及冲击度作为评价指标;使用变异系数法计算了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明确了各指标与起步品质的关联度排序,验证了权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起步品质评价模型并进行客观评分,使DCT车辆的起步品质评价更加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起步品质 评价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模糊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翔宇 胡璞 张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
设计了以飞思卡尔16位单片机MC9S12XET256为平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及相关的电路原理图。根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控制要求,确定了相应的控制流程图,设计了其最小系统电路、输入输出信号处理电路以及CAN总线接口电路等基本... 设计了以飞思卡尔16位单片机MC9S12XET256为平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及相关的电路原理图。根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控制要求,确定了相应的控制流程图,设计了其最小系统电路、输入输出信号处理电路以及CAN总线接口电路等基本电路模块。该电控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实物仿真研究,以实现双离合器的结合及控制,也可对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流程进行验证,为进一步优化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研究提供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思卡尔MC9S12XET256 双离自动变速器 直流电机 电路原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空载损失与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康 钱超 尹良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1-725,738,共6页
为深入了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传动特性,文章建立了某DCT的空载扭矩模型,对DCT在不同转速和挡位时变速器的空载扭矩损失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湿式双离合器的带排扭矩损失模型,计算出齿轮的搅油... 为深入了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传动特性,文章建立了某DCT的空载扭矩模型,对DCT在不同转速和挡位时变速器的空载扭矩损失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湿式双离合器的带排扭矩损失模型,计算出齿轮的搅油损失扭矩。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得出各挡位在不同转速下空载扭矩的变化趋势以及油温对空载扭矩损失的影响情况,其中温度和转速是影响变速器传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润滑油的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 变速器 空载 带排扭矩 搅油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变速器齿轮敲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安康 顾灿松 +1 位作者 袁兆成 王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8,共4页
通过对某款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车型车内噪声与变速器近场噪声的分析,确定了易发生变速器齿轮敲击的工况。结合变速器台架试验,提出一种评价变速器齿轮敲击强度的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了润滑油温、平均扭矩、激励频率对敲击强度的影... 通过对某款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车型车内噪声与变速器近场噪声的分析,确定了易发生变速器齿轮敲击的工况。结合变速器台架试验,提出一种评价变速器齿轮敲击强度的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了润滑油温、平均扭矩、激励频率对敲击强度的影响。最后引入相干分析,通过计算各空套齿轮对变速器壳体振动的贡献量,确定了对变速器齿轮敲击影响程度较大的空套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齿轮 噪声 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内模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昊闻 陈俐 刘峰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3,共7页
为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过程平顺性,提出内模控制方法,提高离合器转速差的跟踪精度。设计转矩干扰补偿器来减小发动机端与负载端转矩扰动的影响,并基于平滑可微的参考转速差设计超前校正控制器。即使存在模型不确定与干扰,内模控制系... 为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过程平顺性,提出内模控制方法,提高离合器转速差的跟踪精度。设计转矩干扰补偿器来减小发动机端与负载端转矩扰动的影响,并基于平滑可微的参考转速差设计超前校正控制器。即使存在模型不确定与干扰,内模控制系统能维持稳定。仿真与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参考输入与模型参数情况下,所提出的控制器均能达到较小的跟踪误差和平顺的换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器接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同步器监控策略开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鸿魁 鲁统利 张建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2,158,共7页
由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同步过程的复杂性,开环控制策略无法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改善同步器的控制性能,将同步过程分为6个阶段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各阶段的数学模型。根据同步过程的动力学特点,针对同步器模型提出了一种监控策略,... 由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同步过程的复杂性,开环控制策略无法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改善同步器的控制性能,将同步过程分为6个阶段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各阶段的数学模型。根据同步过程的动力学特点,针对同步器模型提出了一种监控策略,将接合套的位移和输入轴与输出轴转速代入各阶段的动力学方程来估计同步器所处的阶段,并设计不同的子控制器来控制各阶段的换挡同步力。实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监控策略能有效降低同步延迟,减少了二次冲击的影响,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同步器 监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加速工况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益 陈清爽 +3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梅自元 谈冠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预选挡 敲击 扭转振动 器微滑摩 离心摆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变速器建模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尤银刚 罗映 孔庆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6-11,共6页
针对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技术,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利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思想建立5速双离合变速器简化模型,同时建立发动机简化模型提供动力输出,建立车身简化模型提供负载。在物理模型基础上进行基于模型的双离合器控制程序设计,实... 针对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技术,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利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思想建立5速双离合变速器简化模型,同时建立发动机简化模型提供动力输出,建立车身简化模型提供负载。在物理模型基础上进行基于模型的双离合器控制程序设计,实现基本的车辆起步和行进间自动换挡功能。最后对控制程序与变速器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对仿真得到的发动机转速、车速、挡位等数据进行分析,用以验证控制程序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越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变速器 MATLAB/SIMULINK 基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产热与传热仿真建模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勇 张志伟 阮登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1,共11页
为了预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各热源的产热量及元件的温度状况,基于热网络理论建立了变速器轴承受力计算、内部热源产热量计算及传热计算耦合仿真模型,并对变速器在稳态与瞬态工况下的产热与传热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 为了预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各热源的产热量及元件的温度状况,基于热网络理论建立了变速器轴承受力计算、内部热源产热量计算及传热计算耦合仿真模型,并对变速器在稳态与瞬态工况下的产热与传热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变速器的总产热量仿真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瞬态工况下的变化趋势与试验测试结果一致;各测试点温度在稳态与瞬态工况下的仿真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均吻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自动变速器 产热 传热 仿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