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前馈+双神经网络自适应快速反射镜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瑞 苏秀琴 +3 位作者 乔永明 吕涛 王轩 王凯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1-227,共7页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支撑和音圈电机驱动的两轴快速反射镜是一个两输入两输出强耦合系统,X轴和Y轴间的耦合大幅降低了反射镜的定位精度,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实现高精度的解耦控制。针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结构形式的两轴快速反射镜,理...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支撑和音圈电机驱动的两轴快速反射镜是一个两输入两输出强耦合系统,X轴和Y轴间的耦合大幅降低了反射镜的定位精度,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实现高精度的解耦控制。针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结构形式的两轴快速反射镜,理论分析了两轴快速反射镜耦合来源—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建立了X轴和Y轴间的耦合物理模型;提出的双前馈+双神经网络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分别补偿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比,耦合度从5%左右降低到1.0‰以内,从而定位精度从2.5%左右提高到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轴快速反射镜 前馈 双神经网络自适应 解耦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7
2
作者 殷明 段普宏 +1 位作者 褚标 梁翔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3-177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的不足。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变换处理源图像,利用NSDTCT变换进行图像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和稀疏表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以改善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的不足。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变换处理源图像,利用NSDTCT变换进行图像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系数。根据高低频系数的不同特点,提出改进的稀疏表示(ISR)的融合规则用于低频子带;然后将改进的空间频率作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外部输入,提出基于自适应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2APCNN)的融合策略用于高频子带。最后通过NSDTCT逆变换获得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客观指标和视觉效果方面均优于传统图像融合的方法。与传统的NSCT-SR方法相比,实验的两组图像中4个客观指标:互信息(MI)、边缘信息保留量QAB/F,平均梯度(AG)和标准差(SD)分别提高了9.89%、6.39%、104.64%、55.09%和9.53%、17.77%、95.66%、5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非下采样树复轮廓波变换 稀疏表示 自适应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形态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CT域滚动引导滤波与自适应PCNN的医学图像融合 被引量:4
3
作者 邸敬 郭文庆 +2 位作者 刘冀钊 廉敬 任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20-2525,2530,共7页
针对传统CT和MRI医学图像融合后存在边缘轮廓模糊、纹理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基于NSCT域结合相位一致性滚动引导滤波与改进参数自适应双通道PCNN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相位一致性滚动引导滤波对CT源图像进行增强,提高骨骼轮廓结构清... 针对传统CT和MRI医学图像融合后存在边缘轮廓模糊、纹理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基于NSCT域结合相位一致性滚动引导滤波与改进参数自适应双通道PCNN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相位一致性滚动引导滤波对CT源图像进行增强,提高骨骼轮廓结构清晰度。然后,通过NSCT变换分解增强后的CT和MRI源图像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低频子带系数采用改进参数自适应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融合策略,明显改善了软组织的纹理细节模糊效果;高频子带系数采用加权求和修正拉普拉算法融合,提升了融合后图像的细节、纹理等信息。最后,通过逆NSCT变换重构出融合图像。通过五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AG、CC、SF、MSE以及CEN客观评价指标分别平均提高了13.30%、6.71%、4.40%、40.23%、19.16%,说明该融合方法在处理纹理细节、边缘轮廓、结构相似性以及图像像素方面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 相位一致性 滚动引导滤波 自适应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IST和压缩感知的CT与MRI图像融合 被引量:6
4
作者 殷明 段普宏 +1 位作者 褚标 梁翔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2,共6页
为了增强医学图像融合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移不变剪切波(SIST)和压缩感知的CT和MRI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CT与MRI图像经过SIST分解后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其次,对低频子带,提出了一种结合新的改进空间频率、改进的区域加权能量... 为了增强医学图像融合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移不变剪切波(SIST)和压缩感知的CT和MRI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CT与MRI图像经过SIST分解后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其次,对低频子带,提出了一种结合新的改进空间频率、改进的区域加权能量和局部区域相似匹配度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子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2PCNN-CS的融合规则;最后通过SIS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客观指标和图像视觉效果上都优于传统的CT与MRI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平移不变剪切波 自适应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引导滤波与DCPCNN的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敏 苑贤杰 +1 位作者 骆志丹 邱晓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7-213,270,共8页
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易产生边缘信息缺失,目标不够突出等问题,将引导滤波的保持边缘特性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PCNN)的非线性耦合调制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引导滤波与DC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 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易产生边缘信息缺失,目标不够突出等问题,将引导滤波的保持边缘特性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PCNN)的非线性耦合调制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引导滤波与DC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选取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分解,获得高低频分量;对低频分量的融合是利用改进空间频率作用DCPCNN输入激励,且其链接强度由表征图像信息的平均梯度自适应调整来确定;高频分量融合是利用局部平均梯度与区域方差自适应加权,而后采用改进的引导滤波进行平滑处理实现空间一致性;最后,对分别处理后的各分量经过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可逆变换获取融合图像。针对典型背景目标和复杂背景目标两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曲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等方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有效综合图像的优势信息,且在平均梯度、标准差、空间频率、相关系数等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引导滤波 自适应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CPCNN)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