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集团储能电站与传统能源碳减排投资决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明珍 谢吉青 +1 位作者 孔令丞 谢家平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6,共13页
为有效调整电力集团能源结构以支撑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电力集团储能电站与传统能源碳减排(CCUS机组)投资决策研究已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同时考虑风电间歇性与高峰期电力需求存在随机波动情景,将分时定价研究框架运... 为有效调整电力集团能源结构以支撑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电力集团储能电站与传统能源碳减排(CCUS机组)投资决策研究已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同时考虑风电间歇性与高峰期电力需求存在随机波动情景,将分时定价研究框架运用至储能电站与CCUS机组联合投资决策模型构建中,以研究不同策略下电力集团储能电站或CCUS机组最优投资决策与最优策略选择。研究发现:(1)各投资策略均存在最优容量水平,但需要储能电站与CCUS机组单位投资成本、CCUS机组单位运营成本满足一定上限条件,且最优容量受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束影响明显;除碳价较低且CCUS机组单位运营成本偏高情形外,联合投资(ST)策略始终是利润视角下的最优投资策略。(2)提高碳价、降低峰谷电价差值会提升最优投资容量,较高的发电与运营成本将降低最优CCUS机组容量;投资储能电站能够降低减排强度阈值,对CCUS机组产生一定的减排挤出效应。(3)当电力需求价格敏感度偏高且峰谷电价差值较大、碳价与CCUS机组单位运营成本同步增加、单位投资成本差异较大时,单一投资(NT或SN)策略碳排放水平最低,否则,ST策略始终为最优投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决策 储能 CCUS机组 双碳目标 电力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雯雯 赵彦云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5,共16页
本文从绿色低碳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出发,分别对双碳目标系统和数智赋能系统进行解构;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的复合协同发展作用与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稳发展的双碳目标系... 本文从绿色低碳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出发,分别对双碳目标系统和数智赋能系统进行解构;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的复合协同发展作用与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稳发展的双碳目标系统在快速发展的数智赋能系统影响下,形成双碳目标–数智赋能协同发展的复合系统;二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表现为,滞后1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对生态碳汇能力和绿色转型潜力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虽然此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排放产业链高效化,以及绿色转型潜力对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但影响效应迅速减弱并在滞后3期时转为正向。随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转型潜力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加大,促使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绿色技术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排放产业链高效化程度不断产生正向积累,最终在滞后4期时反过来对数字化发展水平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本研究为促进双碳目标与数智赋能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提供实证分析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系统 双碳目标系统 高质量发展 复合系统协同度 P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金融助推农业碳汇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奇 焦婕 +1 位作者 马震宇 杨欣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4,共10页
增汇固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及其碳汇潜力巨大,但面临气候及环境风险复杂、融资渠道有限且成本高、价值核算及变现难等现实挑战。碳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将发挥其风险分散、资源配置、交易... 增汇固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及其碳汇潜力巨大,但面临气候及环境风险复杂、融资渠道有限且成本高、价值核算及变现难等现实挑战。碳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将发挥其风险分散、资源配置、交易定价功能帮助农业碳汇提高气候风险应对能力、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和完善价值实现机制。因此,未来需要加快完善碳金融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碳汇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农业碳汇价值实现体系、助推农业碳汇克服难题并加速促进全生态领域的增汇固碳,最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农业 作用机制 实现路径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退役风电叶片回收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玉峰 王华 +1 位作者 张伟 谭兴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6-718,共3页
退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是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意义。我国风电装机量世界第一,开展退役风电叶片回收利用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退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并对... 退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是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意义。我国风电装机量世界第一,开展退役风电叶片回收利用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退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并对其开展比较分析,梳理退役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对碳减排、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并结合经济可行性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困境,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风电叶片 回收 再利用 双碳目标 固废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区域差异预测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谌莹 石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89-4802,共14页
为明晰我国区域间双碳目标达成的进度和峰值的差异性特征,进而展开区域双碳目标压力测试,选用中国30个省域21年的数据,先从省域人均碳排放和人均RGDP两个指标维度对各省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展开聚类分析,接着利用半参回归方法验证人均... 为明晰我国区域间双碳目标达成的进度和峰值的差异性特征,进而展开区域双碳目标压力测试,选用中国30个省域21年的数据,先从省域人均碳排放和人均RGDP两个指标维度对各省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展开聚类分析,接着利用半参回归方法验证人均碳排放峰值存在性,并运用FGLS实证方法检验基于EKC模型、IPAT模型以及ImPACT模型构建的实证模型稳健性,进而分别对常住人口、RGDP、碳强度和能源结构四个关键影响因素设置高低情景,运用上述实证模型对全样本、分组样本和省域样本进行峰值预测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各分组样本的半参回归结果接近于“倒U型”,预示了人均碳排放峰值的客观存在性,为使用实证模型展开峰值分析提供了支持。②各组样本在不同实证模型下计算出来的峰值比较接近,但单个模型下各组峰值差异明显,说明不同类型省域出现峰值所对应的人均RGDP水平差别较大。③通过比较各组系数和峰值数据可知人口和经济增长对峰值的影响最为关键。④预测结果显示,30个省域呈现出两类分化特征,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区域达峰时间和峰值大小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排放峰值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杰文斯悖论:人工智能竞争与双碳目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虎涛 唐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5,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的杰文斯悖论与蒸汽及电力时代的杰文斯悖论在形成机理、表现形式和治理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在煤炭、电力主导的工业时代,技术效率提升引发的能源消耗回弹效应本质上是单向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性在于信息生产过程是能源... 数字经济时代的杰文斯悖论与蒸汽及电力时代的杰文斯悖论在形成机理、表现形式和治理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在煤炭、电力主导的工业时代,技术效率提升引发的能源消耗回弹效应本质上是单向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性在于信息生产过程是能源消耗的过程,但信息本身又是物质能量调度的规则:一方面,信息生产涉及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必然带来能源回弹;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又能在交通、制造、建筑、电网等领域实现节能效应。当前人工智能的算力竞争所带来的能源压力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不仅需要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而且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单位算力能耗,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算力资源配置机制。据此,本文从在智算中心发展上做好技术选型、在智算中心规划上回应分层需求、在算力布局上因地制宜、在算力市场上谋划布局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文斯悖论 回弹效应 双碳目标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目标实现的赋能效应研究——基于“合肥指数”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葛广宇 孙涛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共14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使用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能耗方案优化、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降低中国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研究如何从人工智能技术出发,通过影响产业结... 人工智能技术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使用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能耗方案优化、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降低中国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研究如何从人工智能技术出发,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技术创新、工业生产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等中间因素,从而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基于空间Durbin模型,从固定效应的分解检验、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实现路径检验等角度实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数、数字金融指数以及环境规制程度三个驱动因素均对省域的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具有负向影响,也就是对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的上升具有抑制作用,人均工业增加值占比、城市化水平以及工业能耗强度对省域的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技术创新、工业生产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对能耗碳排放强度产生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负,即对省域的城市能耗碳排放强度具有中间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指数 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融资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
8
作者 王豪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6-163,共8页
双碳背景下,确保企业经济活动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相协调日益重要。企业绿色融资机制构建旨在通过绿色融资活动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在企业绿色融资机制实践方面经验丰富。本文... 双碳背景下,确保企业经济活动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相协调日益重要。企业绿色融资机制构建旨在通过绿色融资活动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在企业绿色融资机制实践方面经验丰富。本文对比了我国与欧盟、美国在绿色融资制度政策、绿色融资市场体系和绿色融资标准规则方面的异同点,以期为我国构建企业绿色融资机制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融资机制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森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婉嘉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碳汇主阵地面临转型升级需求。本研究聚焦森林经营规划、技术应用、人才配置及监测体系四大核心维度,揭示当前存在战略定位模糊、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效能滞后等问题。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优先的森林...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碳汇主阵地面临转型升级需求。本研究聚焦森林经营规划、技术应用、人才配置及监测体系四大核心维度,揭示当前存在战略定位模糊、资源配置失衡、管理效能滞后等问题。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优先的森林分类经营框架,提出将碳汇提升目标嵌入全周期管理流程,构建“技术—人才—数据”协同驱动的新型管理模式。研究突破传统林业管理视角,从战略统筹层面探索森林经营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林业管理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森林经营管理 汇能力 生态平衡 智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塑料污染 助力双碳目标 2025上海“以竹代塑”展览会暨新质生产力交流会成功举办
10
作者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2期I0008-I0009,共2页
2025年4月28-30日,2025上海“以竹代塑”展览会暨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减少塑料污染助力双碳目标”,由中国经济林协会主办,江西省竹产业协会、福建省竹业协会、湖南省竹产业协会、世界... 2025年4月28-30日,2025上海“以竹代塑”展览会暨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减少塑料污染助力双碳目标”,由中国经济林协会主办,江西省竹产业协会、福建省竹业协会、湖南省竹产业协会、世界竹藤通讯协办,北京美合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以竹代塑”创新与绿色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2025上海 展览会 中国经济林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的探究
11
作者 刘伟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机构的不断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农业已经朝着绿色经济的模式发展。其中,绿色农业机械作为支撑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绿色农业机械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在双碳目标下,低... 随着我国经济机构的不断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农业已经朝着绿色经济的模式发展。其中,绿色农业机械作为支撑绿色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绿色农业机械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在双碳目标下,低碳化、智能化依然是绿色农业机械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加速低碳农机的发展进程。农业机械企业应当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制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农业机械低碳化发展的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高效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经济 农业机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12
作者 薛帅栋 王果 +2 位作者 焦禄霄 徐肖雷 谢桂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80-86,共7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锚定大国粮仓定位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理应贡献力量。在分析大量资料...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锚定大国粮仓定位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理应贡献力量。在分析大量资料和实地走访调研基础上,梳理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从多目标协同、科技创新引领、政策体系完善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决策建议,以期对双碳目标下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微电网优化运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昌民 马兆兴 +1 位作者 陈昊 钱宝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可为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解决分布式电源占比较大的微电网优化运行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电网优化运行方案,将引入凹函数形式的动态惯性权重和高斯变异算子的秃鹰搜索(bald eagle... 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可为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解决分布式电源占比较大的微电网优化运行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电网优化运行方案,将引入凹函数形式的动态惯性权重和高斯变异算子的秃鹰搜索(bald eagle search,BES)优化算法应用到含储能装置占比较大的微电网的优化运行问题中。在对储能装置做有序充放电安排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及发电成本最低、环境效益最好以及电能损耗最少的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并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将多个目标函数单一化,最后用改进的BES优化算法对两种优化方案的函数模型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优化方案和改进BES算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优化运行 抽水蓄能电站 电动汽车 有序充放电 目标 秃鹰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稳海 武晓敏 赵桂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是分维度,绿色金融均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其中绿色投资的碳减排效应最大,绿色证券次之,绿色信贷最小;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具有中介作用,环境规制与金融市场化均增强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果;东部组、科技发达组和高耗能组相对中西部组、科技欠发达组和低耗能组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绿色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减排效应 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 金融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15
作者 刘人赫 徐德荣 +2 位作者 吴大霞 袁先福 汪建飞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8期153-156,共4页
“双碳”背景下,农业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双碳”目标下实现凤... “双碳”背景下,农业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双碳”目标下实现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路径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约束下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制度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玉阳 汪海悦 吕向楠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117,共8页
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不仅关系本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也影响着中国总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果... 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不仅关系本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也影响着中国总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碳排放规制促进了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受财政分权程度与市场化程度影响,碳排放规制对中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具有门槛效应。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减趋势。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碳排放规制对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趋势。本文为“双碳目标”约束下,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电力行业 转型 排放规制 财政分权 市场化程度 绿色技术创新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多元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展望 被引量:9
17
作者 岳光溪 张扬 +3 位作者 张建春 王志宁 柯希玮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44-6854,I0012,共12页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燃尽、低成本污染物控制和受热面安全3个角度,剖析CFB燃烧技术燃料适应性广的理论基础,提出丰富的床料蓄热和高效物料循环是支撑其适应低碳灵活燃料燃烧的两大基础条件。可以通过构建合理流态和炉内气氛,进一步提升CFB燃烧技术在多元低碳燃料上的适应性。对于生物质燃料,利用循环物料冲刷减少高温受热面沾污、减轻腐蚀,能够提高生物质发电的蒸汽参数,进而提高生物质发电的经济性;对于氨燃料,利用炉内高温床料蓄热解决稳燃问题,利用炉内气氛调控解决低成本脱硝问题,有望攻克氨燃料的高效低成本燃烧技术;对于化工冶金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超低热值废气,可利用CFB燃烧技术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废气中热能,显著提升废气处理的经济性,减少系统能耗和碳排放。面向双碳目标,CFB燃烧技术将进一步发挥和拓展其燃料适应性广的优势,具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氨燃料 烧结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美景 王庆日 +3 位作者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类型、发展路径及保障举措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青海 陈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变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之路。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剖析双碳目标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类型、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基于绿色低碳技术实践探索与数字技术赋...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变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之路。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剖析双碳目标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类型、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基于绿色低碳技术实践探索与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化变革类型有数字生态指引型、数据资源引领型、低碳流程变革型、低碳产品优化型四种类型,针对四种变革类型分别提出建立涵盖目标产业上下游的绿色生产供应链体系、探索绿色低碳创新的体旅产业转型模式、数字技术驱动体育用品制造能源行业碳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创新与数字技术协同发展路径。为应对企业碳减排技术瓶颈,提出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绿色数字化生态系统、建立以数据中台为保障的数字化组织结构、培育企业适应新管理情境的数字化动态能力、探索以“数字人”为主体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体育用品制造业 数字化战略变革 数字技术 绿色低技术 数字化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助力双碳目标:旅游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冰 张英 刘建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强制减碳,这可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吗?文章探究了兼顾“减碳增汇”与“保障民生”的以人为本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文章使用2009-2019年的年鉴数据、碳排放数据和旅游数据,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是兼顾“减碳增汇”...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强制减碳,这可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吗?文章探究了兼顾“减碳增汇”与“保障民生”的以人为本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文章使用2009-2019年的年鉴数据、碳排放数据和旅游数据,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是兼顾“减碳增汇”与“保障民生”达成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通过理论推导识别旅游经济部门的碳减排效率,通过跨数据库的变量整理,PCSE模型、FGLS模型、LSDV模型、系统GMM模型、差分GMM模型、60个重点旅游城市模型的选用得到旅游对碳排放强度的稳健效应。机制分析验证了旅游对碳排放强度产生作用的生态机制,以及验证了旅游提供“低碳GDP”和挤出“高碳GDP”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的潜在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强度 生态 民生保障 双碳目标 旅游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