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后双眼视觉输入平衡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黄杰
叶翔
李国平
吕冬蕾
赵晴
温莹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629,63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8117344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I04B04)
+1 种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13GSF11857)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资助(编号:2014GGH219004)
-
文摘
目的探讨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弱视眼的视锐度恢复到相应正常水平后,双眼视觉输入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方法选择成功治疗半年以上,视锐度恢复到相对稳定状态的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为弱视治疗组(n=15)。正常对照组选择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儿童(n=15)。受试者配戴立体眼镜,通过阈上双眼相位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双眼相互作用的检测。所有试验信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最终进行模型分析得到双眼的有效对比度比,将其作为评价双眼视觉输入平衡的主要指标。结果弱视治疗组治疗后弱眼和强眼的视锐度分别为(-0.02±0.06)log MAR和(-0.05±0.05)log MAR,弱视治疗后双眼的视锐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后,虽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眼的视锐度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但是其双眼视觉输入依然不平衡。弱视治疗组弱眼的有效对比度比为0.27±0.09,正常对照组的有效对比度比为(0.95±0.0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治疗组弱眼的平均有效对比度比降低了7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屈光矫正合并遮盖治疗视锐度恢复正常后的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输入的信号强度依然是不平衡的,双眼视觉功能依然存在缺陷。这种双眼输入信号强度的不平衡可能是儿童弱视易复发的一个潜在因素。
-
关键词
弱视
阈上双眼相位结合
双眼融合
双眼平衡
-
Keywords
amblyopia
suprathreshold binocular summation
binocular combination
binocular balance
-
分类号
R778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乒乓球运动员的利手利眼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百之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2期42-44,共3页
-
文摘
绪言人的成对器官的机能有其不等性。双眼的机能,有人是平衡的,而大多数人则是不平衡的。因而,除双眼平衡外,还有左利眼和右利眼。手的机能的不对称性表现更为明显,当执行精细操作时便泾渭分明。习惯于在生活、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手便是利手,有可能少数人双手功能平衡,但大多数人则在左利手和右利手之间必居其一。双眼视觉的准确性,优于单眼视觉,这已为前人研究所证实。
-
关键词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右利手
双眼平衡
左利手
大学生
单眼视觉
深度知觉
体工队
双眼视觉
乒乓球比赛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