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4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凝 王学义 +1 位作者 秦振洲 宋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6-90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障碍Ⅰ型或Ⅱ型抑郁发作患者67例,随机分为rTMS组(n=33)和伪rTMS组(n=...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障碍Ⅰ型或Ⅱ型抑郁发作患者67例,随机分为rTMS组(n=33)和伪rTMS组(n=34),接受碳酸锂[(0.8±0.1)mmol/L vs.(0.8±0.2)mmol/L)]和喹硫平[(333.3±87.4)mg/d vs.(343.1±94.2)mg/d]治疗。rTMS组接受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TMS刺激,伪rTMS组接受相同部位的伪线圈刺激,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分别累计合并使用氯硝西泮片剂量。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对两组患者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记录治疗中的不良事件。治疗4周末HAMD<8分定义为治愈。结果:治疗第2周[(27.6±4.6)vs.(30.9±5.8)]、第3周[(19.8±3.9)vs.(22.5±5.2)]、第4周[(10.3±3.0)vs.(12.6±5.3)]末,rTM S组HAM D评分均低于伪rTM S组(均P<0.05)。第4周末,rTM S组治愈率高于伪rTMS组(73.0%vs.44.8%,P<0.05)。第4周末,rTMS组PQSI评分低于伪rTMS组[(2.5±1.4)vs.(3.5±1.9),P<0.05]。第2周[(8.7±4.8)mg vs.(10.0±4.1)mg]、第3周[(2.7±1.8)mg vs.(3.9±1.6)mg]、第4周[(1.0±0.9)mg vs.(2.0±1.4)mg]末,rTMS组使用氯硝西泮剂量均低于伪rTMS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6.9%,P>0.05)。结论:低频rTM 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较好疗效,并可改善睡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心境稳定剂 喹硫平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则挚 苑成梅 +8 位作者 吴志国 易正辉 洪武 陈俊 王勇 胡莺燕 曹岚 黄佳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起病年龄早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首次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1);不典型抑郁症状中,性欲亢进者的比例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较高(P<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双相抑郁障碍发作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认知障碍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首次发病年龄<25岁、双相障碍家族史、性欲亢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认知障碍因子分与双相障碍独立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1.54、1.50、3.25、1.99、1.89、1.48、1.63、1.63、1.42。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是两类疾病,在抑郁发作时存在显著差异的临床特征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潜在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单相抑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粟幼嵩 陈俊 +4 位作者 李则挚 王勇 黄佳 方贻儒 王祖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42)和锂盐组(n=39),分别给予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或单用碳酸锂治疗,持续8周。在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周末...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42)和锂盐组(n=39),分别给予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或单用碳酸锂治疗,持续8周。在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定疗效,计算治疗有效率,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期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4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锂盐组(P<0.05或P<0.01);治疗第8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低于锂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期及治疗各阶段的YMRS评分均<7。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碳酸锂比较,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快,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