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蜍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琼 朱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1,29,共5页
通过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外表面放置2个引导电极,给予最大刺激引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产生,AP产生后经神经干传导而先后通过2个引导电极,记录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BAP)。然后不断增大2个外置引导... 通过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外表面放置2个引导电极,给予最大刺激引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产生,AP产生后经神经干传导而先后通过2个引导电极,记录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BAP)。然后不断增大2个外置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记录BAP,观察BAP波形的改变。结果表明:BAP的前相总是高于后相;随电极距离的增大,引导出的BAP前相与后相之间出现切迹,且切迹随电极距离的增大逐渐明显。提示膜电位的空间和时间时效性决定了距离变化引起的BAP的不同波形,并阐述了BAP变化产生的机制,加深对神经生物电活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干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铭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68,共3页
本文对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双相动作电位波形的变化进行了解释,并简要分析了相关高考试题的成因和判断方法。
关键词 双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 形成机制 波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实验系统在测定双相动作电位中的应用
3
作者 任莉莉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采用数字化实验中的微电流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捕捉到坐骨神经上的电位变化,定性测得双相动作电位能将抽象的生物学过程和生物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实验系统 数字化 双相动作电位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