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二丙酸倍氯米松用作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抢救治疗: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1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27,共1页
背景每日吸入皮质类固醇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有效治疗,有些儿童即便每天用药控制也发生了病情加重,有许多症状消失后停药。我们对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二丙酸倍氯米松作为救治用药的有效性做了评估。方法历经4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背景每日吸入皮质类固醇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有效治疗,有些儿童即便每天用药控制也发生了病情加重,有许多症状消失后停药。我们对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二丙酸倍氯米松作为救治用药的有效性做了评估。方法历经4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者:美国5个临床中心、年龄5~18岁、患轻度持续性哮喘的儿童和青少年。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按临床中心及年龄组分层,将入选者随机分入4个治疗组:2次/d倍氯米松,救治时倍氯米松加沙丁胺醇(联合治疗组);2次/d倍氯米松,救治时安慰剂加沙丁胺醇(每日用倍氯米松组);2次/d安慰剂,救治时倍氯米松加沙丁胺醇(救治时用倍氯米松组);2次/d安慰剂,救治时安慰剂加沙丁胺醇(安慰剂组)。2次/d倍氯米松治疗为倍氯米松(40μg/喷)或安慰剂早晚各1喷。救治用倍氯米松为沙丁胺醇2喷(180μg)、倍氯米松或安慰剂2喷以缓解症状。主要结果为因症状加重首次需用口服皮质激素时间;次级结果测量为线性增长。分析治疗意向。结果本研究入选者为儿童及青少年843例,其中288例分入4个治疗组中:联合组(n=71)、每日用倍氯米松组(n=72)、救治用倍氯米松组(n=71)、安慰剂组(n=74),在非正式入选期间555例被排除。根据预定标准,与安慰剂组[49%,95%CI(37,61)]比较,每日[28%,95%CI(18,40),P=0.03]、联合组[31%,95%CI(21,43),P=0.07]、救治组[35%,(24,47),P=0.07]加重频率要低。与5.6%(1.6,14)联合(P=0.012)、2.8%(0,10)每日(P=0.009)及8.5%(2,15)救治组(P=0.024)比较,治疗失败的频率安慰剂23%[95%CI(14,43)]。与安慰剂组比较,联合治疗和每日线性增长要低1.1 cm(SD 0.3)(P<0.0001),而不含救治组(P=0.26)。仅有2例出现了严重负性事件;每日用倍氯米松组有1例患病毒性脑膜炎;联合组有1例患支气管炎。解释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救治时不能只用沙丁胺醇,为了防止病情恶化,每日吸入皮质类固醇为最有效的治疗。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作为救治时用药,与沙丁胺醇共用为控制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病情的有效缓解策略,与救治时仅用沙丁胺醇比较,其能更有效地减少恶化。可避免每日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及诸如像生长障碍相关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安慰对照试验 二丙酸倍氯米松 轻度持续性哮喘 抢救治疗 哮喘儿童 WONCA 论文摘要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标准化流程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2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物药物过敏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281-3284,共4页
研究表明,成年人食物过敏发生率为1%~3%,儿童则为6%~10%,且全球食物过敏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食物过敏会对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尤其对于儿童,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 研究表明,成年人食物过敏发生率为1%~3%,儿童则为6%~10%,且全球食物过敏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食物过敏会对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尤其对于儿童,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常见食物过敏的检验方法有: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其中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但我国医生对于食物过敏诊断流程了解还有欠缺,针对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的了解更少。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物药物过敏学组制定了《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标准化流程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在诊断食物过敏时提供指导,并规范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流程,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标准化流程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峙 郭宝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40-244,共5页
过敏原生物活性包括过敏原性即引起致敏个体发生过敏症的活性和致敏原性即引起人群致敏的危险性两个方面。随着转基因作物及相应食品的大量出现,评价和检测食品过敏原生物活性日益受到重视。迄今,食品过敏原性的主要检测方法有:皮肤试... 过敏原生物活性包括过敏原性即引起致敏个体发生过敏症的活性和致敏原性即引起人群致敏的危险性两个方面。随着转基因作物及相应食品的大量出现,评价和检测食品过敏原生物活性日益受到重视。迄今,食品过敏原性的主要检测方法有:皮肤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激发试验、血清IgE检测和组胺释放试验等;对食品致敏原性还没有建立可靠的评价和监测技术,FAO/WHO采纳的分级评价策略包括血清学测定、过敏原分子结构和序列同源性比较及胃肠液消化稳定性评价等。本文对食品过敏原生物学活性的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过敏原 检测 评价 安慰对照激发试验 血清IgE检测 组胺释放试验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疗效评价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方法学制约着中医疗效评价。现有评价方法未能反映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复杂性干预,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未能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方法学制约着中医疗效评价。现有评价方法未能反映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复杂性干预,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未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的现代医学模式。针对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及其社会学属性,需要采用综合定量研究和社会学定性研究的评价方法,创建适用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循证医学方法 疗效评价 生物-心理-社会 随机安慰 世界卫生组织 对照临床试验 现代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AIDs可能改善肾功能
5
作者 杨继红 《医药导报》 CAS 1989年第3期38-38,共1页
NSAIDs对肾功能的副作用早已人所共知,但却极少了解它们在肾小球肾炎中对肾脏功能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这一问题虽然在20年前就被提出过,但是NSAIDs在肾小球肾炎中的功效至今仍在争辩中。最近,在29例患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中进行... NSAIDs对肾功能的副作用早已人所共知,但却极少了解它们在肾小球肾炎中对肾脏功能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这一问题虽然在20年前就被提出过,但是NSAIDs在肾小球肾炎中的功效至今仍在争辩中。最近,在29例患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中进行了一项没有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肾小球肾炎 试验 安慰对照 肾脏功能 主要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