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目立体视频最小可辨失真模型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艳 安平 +1 位作者 张秋闻 张兆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3,共6页
该文针对目前最小可辨失真(JND)模型只能应用于评价单视点视频的问题,探索一种以双眼亮度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的双目立体视频的JND模型。首先根据立体视频特性引入双眼亮度关系模型,然后考虑了背景亮度掩盖、纹理掩盖、帧间掩盖、空间时间... 该文针对目前最小可辨失真(JND)模型只能应用于评价单视点视频的问题,探索一种以双眼亮度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的双目立体视频的JND模型。首先根据立体视频特性引入双眼亮度关系模型,然后考虑了背景亮度掩盖、纹理掩盖、帧间掩盖、空间时间对比灵敏度、眼睛运动等因素,提出了双目JND模型,最后将该双目JND模型应用到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质量评价方法符合人类的视觉感知特性,更接近于主观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双目立体视频 最小可辨失真模型 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搜索的高效双目分形视频编码 被引量:8
2
作者 祝世平 陈菊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5-684,共10页
设计了基于预搜索的高效双目分形视频编码,并成功应用于立体视频编码之中。对基本分形双目视频编码进行了改进。利用了树状划分准则,起始帧采用块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简化了块搜索范围并提前减少了重复运算。在双目立体视频编码中,... 设计了基于预搜索的高效双目分形视频编码,并成功应用于立体视频编码之中。对基本分形双目视频编码进行了改进。利用了树状划分准则,起始帧采用块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简化了块搜索范围并提前减少了重复运算。在双目立体视频编码中,以左通道为基本层,采用单独的运动补偿预测(MCP)方式进行编码,充分利用了预搜索限制条件、改进的非对称十字形多层次六边形格点搜索算法、去方块环路滤波和分数像素块匹配算法;以右通道为增强层,采用MCP加视差补偿预测(DCP)方式进行编码,选择误差最小的匹配块作为预测结果。在进行DCP编码时,充分利用视差分布约束条件,提出了快速的视差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编码方法在保证一定的峰值信噪比(PSNR)前提下,平均压缩时间是基本分形双目视频编码的18%~23%,压缩比提高了15.13~47.49,显著地改善了基本分形视频压缩算法的性能,使分形视频压缩的应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分形视频编码 预搜索 运动估计 视差估计 环路滤波 分数像素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前景在视差空间中的扰动区域研究
3
作者 罗秋明 雷海军 尹剑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38-40,共3页
对于静止摄像机产生的双目视频序列,运动前景进入场景时将会引起视差空间中匹配方体内的元素值变化。通过分析双目视差计算过程,可以得到该变化的扰动区域与前景物体位置和形状的对应关系。扰动区域与构成物体的像点的左右视线有关,在... 对于静止摄像机产生的双目视频序列,运动前景进入场景时将会引起视差空间中匹配方体内的元素值变化。通过分析双目视差计算过程,可以得到该变化的扰动区域与前景物体位置和形状的对应关系。扰动区域与构成物体的像点的左右视线有关,在视差空间中表现为类似X形状的一个变化区域,这种对应关系对于视差计算和前景分割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差空间 扰动区域 立体视觉 双目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