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自复位高墩高阶效应的双摇摆界面法
1
作者 张育智 秦搏聪 +3 位作者 周凯旋 黄荣 胡豪 刘冬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4-280,共7页
为控制只在墩底设置1个摇摆界面的自复位高墩(结构1)的高阶模态地震响应,研究了分别在1/2墩高截面(结构2)和墩身弯矩最大截面(结构3)设置第2个摇摆界面的双摇摆界面法的控制效果。以3种强度条件下的7条地震动作为输入,利用时程分析获得... 为控制只在墩底设置1个摇摆界面的自复位高墩(结构1)的高阶模态地震响应,研究了分别在1/2墩高截面(结构2)和墩身弯矩最大截面(结构3)设置第2个摇摆界面的双摇摆界面法的控制效果。以3种强度条件下的7条地震动作为输入,利用时程分析获得了3种结构的墩身最大弯矩、最大剪力及墩顶最大水平位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结构2不能有效控制高阶模态效应,而结构3能有效控制高阶模态效应。随地震动及其强度的不同,与结构1相比,结构3能使墩身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分别减小20%~46%和19%~65%,但结构3会增大墩顶最大水平位移,需采用有效手段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自复位高墩 高阶模态效应 摇摆界面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结构函数法测量GaN HEMT与夹具的界面层热阻 被引量:1
2
作者 翟玉卫 梁法国 +4 位作者 郑世棋 刘岩 吴爱华 乔玉娥 刘霞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准确测量Ga N HEMT与夹具界面层的热阻,在两种不同的管壳界面材料条件下,利用经过改进的显微红外热像仪测量Ga N HEMT的降温曲线。采用结构函数算法对两种降温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反映器件各层材料热阻的积分结构函数曲线。利用JESD51-1... 为准确测量Ga N HEMT与夹具界面层的热阻,在两种不同的管壳界面材料条件下,利用经过改进的显微红外热像仪测量Ga N HEMT的降温曲线。采用结构函数算法对两种降温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反映器件各层材料热阻的积分结构函数曲线。利用JESD51-14中的方法分别确定结壳热阻分离点和夹具到热沉的热阻分离点,得到结壳热阻Rj-c为1.078 K/W,夹具到热沉的热阻Rf-s为0.404 K/W。利用两种条件下的总热阻减去结壳热阻和夹具到热沉的热阻得到管壳界面材料热阻,导热硅脂热阻为0.657 K/W,空气介质热阻为1.105 K/W。依据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界面层热阻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函数 GaN HEMT 热阻 界面 瞬态双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震旦系大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闫海军 杨长城 +11 位作者 郭建林 刘曦翔 曹正林 杨东凡 王忠楠 邓惠 张钰祥 杨山 季丽丹 王丽珍 夏钦禹 郑国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9,共12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大型古老深层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气藏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空间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征,气藏开发面临储层表征难、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难度大等系列...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大型古老深层岩溶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气藏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空间小尺度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特征,气藏开发面临储层表征难、井位部署和效益开发难度大等系列挑战。为此,以川中地区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为对象,通过地质工程一体技术化攻关,深化了对储层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的认识,提出了气藏开发新模式,创建形成了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影组储层主要为岩溶成因储层,具有“叠合岩溶差异控储”的发育特征;②岩溶储层非均质性强,“溶蚀相成因控储”可精细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③灯影组气藏宜采用“单井指标叠加论证气藏规模”的开发新模式;④创新形成了“双界面”岩溶古地貌恢复及定量刻画方法,并指导平面选区,其中Ⅰ+Ⅱ类井比例由评价期的40%提高到方案建设期的100%;⑤创建了小尺度缝洞识别、刻画及表征技术,并指导钻井轨迹设计,测试百万立方米气井比例由开发评价期的41.6%提高到建产期的60%;⑥配套完善了分段酸压工艺技术,高效动用了优质储层,并解放了低品位储层,储层渗透率由改造前的0.62 mD提高到酸压改造后的6.77 mD。结论认为,“十四五”期间,在上述开发技术的支持下,安岳气田由台缘带灯四段高效开发转向长期稳产和台内地区多层系效益开发,蓬莱含气区由单井高产转向区块高产和气藏规模建产,将强力支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四五”末天然气上产50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安岳气田 蓬莱含气区 震旦系 小尺度缝洞 叠合岩溶 溶蚀相 双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作模式下的IGBT模块瞬态热特性退化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向向 李志刚 姚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09-517,共9页
对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热退化特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模块动态测试实验,实时监测退化数据,同时应用瞬态双界面法间隔性地测量热阻的退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从失效机理方面分析退化条件和各层材料的退化情况之... 对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热退化特性进行研究。首先设计模块动态测试实验,实时监测退化数据,同时应用瞬态双界面法间隔性地测量热阻的退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从失效机理方面分析退化条件和各层材料的退化情况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作为辅助手段,验证了实验测量的有效性,且更加直观地得到在不同边界条件下IGBT的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波动对于模块退化特性的影响要远高于温度和开关频率对模块造成的影响。较高的频率对于模块的影响主要在芯片内部,而温度波动对于模块的影响主要在包装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双界面法 结构函数 时间常数谱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