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型双电离室ΔE-E探测器系统及其在ERD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符长波 路秀琴 +5 位作者 赵葵 梁刚 郭继宇 李淑媛 刘建成 姜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设计加工了一套纵向型双电离室ΔE E(气体 固体 )探测器系统 ,由于采用了双电离室及电场均匀技术 ,得到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利用 5 0 3MeV的12 C在束测量 ,ΔE分辨率达 3 3% ,Er 分辨率达 1 5 %。利用该系统对新型半导体材料GaAs、新型... 设计加工了一套纵向型双电离室ΔE E(气体 固体 )探测器系统 ,由于采用了双电离室及电场均匀技术 ,得到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利用 5 0 3MeV的12 C在束测量 ,ΔE分辨率达 3 3% ,Er 分辨率达 1 5 %。利用该系统对新型半导体材料GaAs、新型光电材料GaN等进行ERD分析 ,得到了材料的元素深度分布谱 (分辨达 5 0nm) ;在该系统和Q3D磁谱仪配合测量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型 双电离室 △E-E探测器 ER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等效电离室性能模拟分析
2
作者 李达 江新标 +2 位作者 刘书焕 全林 苗亮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采用对中子和γ辐射具有相似灵敏度的组织等效电离室与对中子不太灵敏而对γ辐射灵敏的无氢电离室配对,组成双电离室探测器,测量反应堆混合场中的中子和γ剂量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给双电离室研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采用MCNP... 采用对中子和γ辐射具有相似灵敏度的组织等效电离室与对中子不太灵敏而对γ辐射灵敏的无氢电离室配对,组成双电离室探测器,测量反应堆混合场中的中子和γ剂量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给双电离室研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采用MCNP程序对组织等效电离室在不同条件下的γ射线能量响应、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文献参数比较,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P程序 组织等效电离室 双电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H_4混合气体中电子漂移速率的双栅法测量
3
作者 张家国 张国辉 陈金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1-69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电子在气体中漂移速率的新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在双栅电离室中两个栅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波形来确定电子漂移的起止时刻,从而得出电子在一定约化场强下的漂移速率。采用数据采集卡(waveform digitizer)对电离室... 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测量电子在气体中漂移速率的新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在双栅电离室中两个栅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波形来确定电子漂移的起止时刻,从而得出电子在一定约化场强下的漂移速率。采用数据采集卡(waveform digitizer)对电离室的极板信号进行记录。测量了电子在8种混合比例的Ar+CH4气体中漂移速率随约化场强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任意混合比例的Ar+CH4气体中电子漂移速率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漂移速率 电离室 数据采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BLL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
4
作者 王猛 陈志强 +10 位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肖国青 王金川 王全进 李加兴 宁振江 王建松 王建峰 王贵文 周嗣信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描述了一台大面积双叠层阳极在 X、Y方向分条读出气体电离室而发展的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镀膜腔体内体积为 990 mm× 780 mm× 780 mm。可镀膜面积最大为 960 mm× 750 mm。用该装置为RIBLL电离室镀阴极、X阳极、Y阳极和... 描述了一台大面积双叠层阳极在 X、Y方向分条读出气体电离室而发展的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镀膜腔体内体积为 990 mm× 780 mm× 780 mm。可镀膜面积最大为 960 mm× 750 mm。用该装置为RIBLL电离室镀阴极、X阳极、Y阳极和窗 ,镀膜面积 4 4 0 mm× 160 mm,Mylar膜厚 3.2 6μm,镀银 97.2 7nm,镀银厚度不均匀度为 18.91%。用它制作的 RIBLL电离室的阳极、阴极 ,当电离室工作气压2 5k Pa P10气体 ,阳极电压 2 2 0 V,阴极电压 - 160 0 V时 ,对 5.15Me Vα源测量能量分辨率为 4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阳极电离室 分条阳极 厚度不均匀度 真空镀膜装置 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及事故后反应堆厂房γ剂量率监测系统设计
5
作者 范瑾 李亮 +1 位作者 吕锋 权金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0-483,共4页
介绍事故及事故后反应堆厂房γ剂量率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各部件的功能。0.1 L并行双电离室结构,纯铝电极,铠装电缆连接,静电计采用I-V与V-F组合方式。“华龙一号”LOCA环境试验过程中,出现铠装电缆断裂,绝缘电阻测量值小于规定值,以及加... 介绍事故及事故后反应堆厂房γ剂量率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各部件的功能。0.1 L并行双电离室结构,纯铝电极,铠装电缆连接,静电计采用I-V与V-F组合方式。“华龙一号”LOCA环境试验过程中,出现铠装电缆断裂,绝缘电阻测量值小于规定值,以及加载运行试验输出电流值偏差超出规定最大偏差值的情况。经分析是铠装电缆与电离室之间的接口设计和焊接工艺存在问题,提出从加工工艺、焊接方法、测试设备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剂量率监测系统 并行双电离室 华龙一号 LOCA环境试验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