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rs12899798单核苷酸多态性对α7烟碱受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奋勤 薛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5-909,共5页
目的检测α7烟碱受体(α7 nicotinic receptor,n AChR)的一个错义突变(W55G)对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检测了突变体W55G的功能。首先将n AChRα7亚基的c DNA克隆进入p GEMHE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 目的检测α7烟碱受体(α7 nicotinic receptor,n AChR)的一个错义突变(W55G)对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检测了突变体W55G的功能。首先将n AChRα7亚基的c DNA克隆进入p GEMHE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突变体W55G。然后在体外利用T7 RNA聚合酶合成cRNA,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cRNA注射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1~3 d后,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野生型n AChRα7及其突变体W55G的功能。结果 W55G突变体对乙酰胆碱敏感性降低约6倍,但最大电流(Imax)则显著增加;对胆碱的敏感性降低了约3倍。此外,W55G突变体明显比野生n AChR有更高的时间常数,明显降低了α7烟碱受体的脱敏速率。结论 n AChRα7突变体功能的改变可能重塑突触后反应,对于脑疾病的发生可能会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烟碱受体 双电极电压钳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爪蟾卵母细胞上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红 耿仙 +2 位作者 张璇 杨冀杰 张海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作为表达系统,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观察双苯氟嗪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8 nmo.lL-1~5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R...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作为表达系统,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观察双苯氟嗪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8 nmo.lL-1~5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RG电流,IC50为98.0nmol.L-1;在-10 mV^40 mV范围内双苯氟嗪对hERG电流的抑制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双苯氟嗪1μmol.L-1对半数激活电压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激活时间常数和去活时间常数,加快hERG电流的激活去活。结论双苯氟嗪降低hERG钾通道电流并改变其动力学特征,提示双苯氟嗪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氟嗪 钾通道 双电极电压钳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V295N突变对α-蝎毒素LqhαIT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温淑璇 马媛 +3 位作者 陆容材 耿俊杰 张坤 吴少英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细胞电信号传导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控制神经元和其他可兴奋细胞间动作电位的启动和传播,钠离子通道的快速失活过程是电信号传导的关键。蝎毒素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影响通道的失活速度,因此解析蝎毒素与钠离子通道相互...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细胞电信号传导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控制神经元和其他可兴奋细胞间动作电位的启动和传播,钠离子通道的快速失活过程是电信号传导的关键。蝎毒素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影响通道的失活速度,因此解析蝎毒素与钠离子通道相互作用机制意义重大。通过比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和哺乳动物等钠离子通道的氨基酸序列,发现4个差异氨基酸,分别为I291L、Y292F、V295N和L406I,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德国小蠊钠离子通道上构建4种氨基酸突变质粒,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作为表达载体,经电生理检测发现,V295N突变可显著降低钠离子通道对α-蝎毒素LqhαIT的敏感性(约21.63倍)。进一步通过3D同源建模和蝎毒素分子对接发现,V295N突变使得钠离子通道M291与LqhαIT的K63位氨基酸形成了1个氢键,阻碍其与LqhαIT结合。综上,V295N突变可间接影响钠离子通道与LqhαIT的结合,进而降低了钠离子通道对LqhαIT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钠离子通道 LqhαIT 定点突变 双电极电压钳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双点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扬 陈舒苗 +2 位作者 于津鹏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403-411,共9页
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家族中,含α6亚型的受体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研究发现α6β4^(*)亚型(^(*)表示含其他亚基)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神经性疼痛、成瘾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比对大鼠与人... 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家族中,含α6亚型的受体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研究发现α6β4^(*)亚型(^(*)表示含其他亚基)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神经性疼痛、成瘾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比对大鼠与人类α6和β4亚基的序列,以野生型基因为模板,采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式,成功得到3种相邻位点突变的α6/α3β4受体突变型基因。通过体外转录、显微注射等手段,构建α6/α3β4受体野生型和突变型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表达模型,并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受体相比,突变体α6/α3β4[S52N, I53V]对ACh的敏感性有所提升,EC_(50)为59.58μmol·L^(-1),是野生型的1/2,而其他两种突变体的敏感性与野生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相邻位点突变 体外表达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钠通道DmNav22在双氧木脂素A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闫秀芳 郄杏桃 +1 位作者 吴文君 胡兆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0,共6页
建立以爪蟾卵母细胞为载体的果蝇钠通道表达系统,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杀虫分子机理。将果蝇钠通道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的cRNA,将DmNav22与TipE的cRNA等质量混合,显微注射至新鲜的非洲爪蟾卵... 建立以爪蟾卵母细胞为载体的果蝇钠通道表达系统,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杀虫分子机理。将果蝇钠通道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DmNav22与TipE亚基基因的cRNA,将DmNav22与TipE的cRNA等质量混合,显微注射至新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ND96溶液、18℃培养12~18h后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其电流,测定双氧木脂素A对钠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cRN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可记录到明显的果蝇钠通道电压门控内向电流,未注射的对照组细胞则未记录到钠电流;双氧木脂素A使钠通道失活电压依赖性向超极化方向移动。说明,果蝇钠通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双氧木脂素A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钠通道 双电极电压钳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氧木脂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异瓢虫气味受体HvarOR21的基因克隆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佼昕 唐浩宇 +3 位作者 赵丹阳 羿超群 刘晓旭 张永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7-1317,共11页
【目的】克隆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触角中高表达的气味受体基因HvarOR21,明确HvarOR21的配体结合特性,为揭示多异瓢虫定位猎物栖境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异瓢虫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气味受体鉴定结果... 【目的】克隆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触角中高表达的气味受体基因HvarOR21,明确HvarOR21的配体结合特性,为揭示多异瓢虫定位猎物栖境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异瓢虫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气味受体鉴定结果,通过PCR克隆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HvarOR21 cDNA序列;利用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和序列分析分别研究HvarOR21的分类及序列结构特征;采用爪蟾Xenopus卵母细胞体外表达结合双电极电压钳记录重组表达蛋白HvarOR21对66种候选气味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通过同源性建模和分子对接模拟预测HvarOR21与癸醛的结合位点。【结果】克隆得到多异瓢虫HvarOR21(GenBank登录号:PP236119)的cDNA全长序列;HvarOR21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且N末端位于胞内,C末端位于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气味受体G5分支成员。重组HvarOR21对癸醛有反应,且呈剂量依赖性。HvarOR21与癸醛通过疏水作用及范德华力结合多个氨基酸残基,结合力为-22.18 kJ/mol。【结论】癸醛是棉蚜Aphis gossypii为害棉花后释放的虫害诱导植物挥发性化合物。HvarOR21特异性对癸醛有电生理反应,且与癸醛的结合力较强,提示HvarOR21在多异瓢虫定位猎物栖境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气味受体 双电极电压钳 癸醛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普通气味受体基因PxylOR9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一鹏 刘杨 +2 位作者 杨婷 桂富荣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7-515,共9页
【目的】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一普通气味受体基因,明确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鉴定其功能,为了解小菜蛾对寄主植物的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小菜蛾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一气... 【目的】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一普通气味受体基因,明确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鉴定其功能,为了解小菜蛾对寄主植物的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小菜蛾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一气味受体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其在雌雄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测试该受体对59种植物挥发物刺激的反应。【结果】在前期研究中,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获得了多条小菜蛾气味受体基因序列。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得到了其中一小菜蛾气味受体基因Pxyl OR9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P757898)。Pxyl OR9包括6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与其他鳞翅目昆虫气味受体构建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xyl OR9与性信息素受体具有明显的分离,并与普通气味受体聚集在一起。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xyl OR9仅在雌雄触角中表达且无雌雄差异。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在测试的植物挥发物中Pxyl OR9只对植物挥发物!-紫罗兰酮的刺激具有反应。【结论】本研究从小菜蛾中克隆得到Pxyl OR9的全长序列,其编码产物具有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并且属于普通气味受体。该基因在仅在小菜蛾成虫触角中高表达。体外功能研究证明Pxyl OR9对植物挥发物!-紫罗兰酮具有特异反应,推测其参与了小菜蛾对植物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普通气味受体 半定量RT-PCR 双电极电压钳 Β-紫罗兰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3β2与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和β亚基不同配比的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晓鹏 于津鹏 +3 位作者 黄艺 雷宇苗 长孙东亭 罗素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967,共7页
目的:比较α和β亚基不同配比形成α3β2和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体外转录获得α和β亚基的cRNA,采用显微注射将3种不同配比(α∶β分别为1∶10、1∶1和10∶1)的c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利用双电极电压... 目的:比较α和β亚基不同配比形成α3β2和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体外转录获得α和β亚基的cRNA,采用显微注射将3种不同配比(α∶β分别为1∶10、1∶1和10∶1)的c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受体表达情况。利用激动剂乙酰胆碱(ACh)和拮抗剂α-芋螺毒素Reg IIA(α-CTx Reg IIA)检测在3种配比条件下形成受体药理活性的差异。结果:对于α3β2 nAChR亚型,在3种配比情况下,ACh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91.2μmol/L、104.4μmol/L和130.6μmol/L,α-CTx Reg II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2 nmol/L、36.4 nmol/L和42.3 nmol/L。对于α3β4 nAChR亚型,在3种配比情况下,ACh的EC50分别为44.0μmol/L、110.0μmol/L和230.0μmol/L,α-CTx Reg IIA的IC50分别为226.8 nmol/L、71.5 nmol/L和49.4 nmol/L。结论:α3和β4亚基比例的改变会导致α3β4 nAChR结构和药理活性的改变。α3和β2亚基比例的改变对α3β2 nAChR结构和活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亚基配比 药理活性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2.1/Kir2.3嵌合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志英 朱宏谦 +2 位作者 张璇 刘丽 张国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构建Kir2.1/Kir2.3通道嵌合体,为进一步研究Kir2.1和Kir2.3通道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构建不同的Kir2.1/Kir2.3嵌合体质粒:N1P3C3,N3P1C1,N3P3C1,N1P1C3,NIP3C1,N3P1C3。将不同的嵌合体质粒分别用NheI线性化... 目的构建Kir2.1/Kir2.3通道嵌合体,为进一步研究Kir2.1和Kir2.3通道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构建不同的Kir2.1/Kir2.3嵌合体质粒:N1P3C3,N3P1C1,N3P3C1,N1P1C3,NIP3C1,N3P1C3。将不同的嵌合体质粒分别用NheI线性化后,转录为cRNA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用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电流。结果不同的Kir2.1/Kir2.3嵌合体质粒构建成功,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可以记录到电流表达。结论成功构建Kir2.1/Kir2.3嵌合体并完成了嵌合体通道的异源性表达和电压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2 3 Kir2 1 钾通道 嵌合体 重叠延伸PCR 双电极电压钳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脑神经递质受体在卵母细胞上的表达
10
作者 王钦文 常岚 +2 位作者 王凤 杨季清 李之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5,共3页
把提取的鼠脑 m RNA注射到卵母细胞内 ,在卵母细胞上以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研究某些递质的诱导电流。实验发现除卵母细胞本身所具有的 muscarine受体外 ,还有多种受体明显地在卵母细胞上表达。卵母细胞膜上的表达受体的反应可分平滑型、振... 把提取的鼠脑 m RNA注射到卵母细胞内 ,在卵母细胞上以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研究某些递质的诱导电流。实验发现除卵母细胞本身所具有的 muscarine受体外 ,还有多种受体明显地在卵母细胞上表达。卵母细胞膜上的表达受体的反应可分平滑型、振荡型、复合型三类。其反应类型与所开启的通道及通透离子有关。平滑型反应的受体与离子通道为一复合体 ,激动剂开启其自身离子通道。而振荡型反应是递质通过第二信使的介导 ,引起胞内 Ca2 +库中的 Ca2 +释放 ,开启卵母细胞膜本身的 Cl-通道 ,产生 Ca2 +依赖的 Cl-电流 ,构成振荡型电流反应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卵母细胞 神经递质 双电极电压钳 C1^-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志翔 张美萍 +1 位作者 王桂荣 刘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2-601,共10页
【目的】从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触角中克隆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研究该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绿盲蝽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 【目的】从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触角中克隆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研究该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绿盲蝽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的全长序列。用半定量RT-PCR研究该基因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该基因,并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检测了该气味受体对60种气味分子包括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挥发物的反应。然后,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羽化后3 d的绿盲蝽成虫对Aluc OR40的气味配体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克隆了Aluc OR40(Gen Bank登录号:KU886190)。Aluc OR40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C端位于细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Aluc OR40在触角中特异表达,且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雌虫。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Aluc OR40只对反-2-己烯醇一种气味分子具有特异反应。EAG实验结果表明,羽化后3 d的绿盲蝽雌雄虫都对反-2-己烯醇有反应,且雄虫触角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结论】结果提示Aluc OR40参与了绿盲蝽对反-2-己烯醇的识别过程,推测其在绿盲蝽交配过程中雄虫对雌虫的识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气味受体 半定量RT-PCR 双电极电压钳 触角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气味受体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白鹏华 王冰 +1 位作者 张仙红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85,共22页
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外周嗅觉系统识别气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随着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气味受体基因实现了大规模鉴定。本文详述了昆... 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外周嗅觉系统识别气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随着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气味受体基因实现了大规模鉴定。本文详述了昆虫气味受体基因的研究方法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归纳总结了自2015年以来已发表文章中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进行ORs鉴定和功能研究的数量和比例,列举了重要害虫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2015-2019年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鉴定了2543和5111个OR基因。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研究有助于分析OR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常用于分析细胞和组织定位;半定量反转录PCR(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常用于研究OR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昆虫OR蛋白的超微晶体结构,以明确OR关键氨基酸残基与配体化合物互作规律。ORs功能研究手段不断丰富,体外异源表达系统在2015-2019年间的占比为75.76%,以爪蟾卵母细胞Xenopus oocytes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two-electrode voltage clamp,TEVC)为主(占比43.94%),辅以转基因果蝇异源表达系统结合单感器记录技术以及细胞系异源表达ORs结合钙离子成像技术;体内功能研究方法包括RNA干扰(RNAi)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后者在ORs功能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本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建议:(1)开展更多重大害虫及天敌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研究;(2)阐明昆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协同作用的内在机理;(3)解析气味受体蛋白超微晶体结构并揭示ORs与气味分子特异性识别机制;(4)基于RNAi技术开发新型昆虫行为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受体 基因鉴定 表达定位 双电极电压钳 单感器记录 RNA干扰 基因编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八个普通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彬 张赛 +2 位作者 王晨蕊 王桂荣 刘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8-105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的气味受体基因,明确这些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为揭示绿盲蝽对寄主植物的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的气味受体基因,明确这些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为揭示绿盲蝽对寄主植物的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8个具有完整ORF的气味受体基因序列。用qPCR研究这8个基因在雌雄成虫不同组织(触角、无触角的头、胸、腹、足和翅)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测试这些气味受体对56种气味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结果】克隆得到了绿盲蝽8个气味受体基因AlucOR9,AlucOR16,AlucOR38,AlucOR53,AlucOR55,AlucOR56,AlucOR57和AlucOR58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MN905538-MN905545)。这些气味受体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且N末端位于胞内,C末端位于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qPCR结果表明,这8个气味受体基因均在绿盲蝽成虫触角中高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低表达,其中除AlucOR38外的其他7个气味受体基因在雌雄成虫触角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AlucOR57对其中15种气味化合物(苯甲醛、氧化石竹烯、庚醛、反-2-己烯醛、乙酸苯甲酯、桃金娘烯醛、4-乙基苯甲醛、乙酸壬酯、四氢芳樟醇、十三烷、反-3-己烯醇、2-丙烯酸丁酯、丙酸丁酯、乙酸辛酯和乙酸戊酯)有反应,其余7个气味受体对测试的全部气味化合物均无反应。【结论】AlucOR57对测试的一些气味化合物有反应,推测其在绿盲蝽的寄主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他7个气味受体对测试气味化合物均无反应,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触角 气味受体 电生理反应 qPCR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在黄曲霉菌孢子萌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铮铮 周威 +3 位作者 赵岩岩 胡梁斌 莫海珍 李红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8,共7页
黄曲霉毒素严重污染农产品,威胁人畜生命健康,而孢子萌发是黄曲霉菌生存及侵染过程中的决定性事件,从最上游阻断孢子萌发可能是有效控制黄曲霉污染、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突破口之一。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胞外KCl能够影响黄曲霉孢子的萌发... 黄曲霉毒素严重污染农产品,威胁人畜生命健康,而孢子萌发是黄曲霉菌生存及侵染过程中的决定性事件,从最上游阻断孢子萌发可能是有效控制黄曲霉污染、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突破口之一。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胞外KCl能够影响黄曲霉孢子的萌发。通过使用K+特异性荧光探针PBFI-AM,发现适合孢子萌发的特定浓度K+能够激发黄曲霉孢子瞬间产生较高的钾离子流,说明K+响应可能是黄曲霉孢子萌发的早期信号。4-AP作为特异性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明显抑制并延迟孢子的萌发。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黄曲霉菌KCNA具有钾离子通道选择器序列,具备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的α亚基属性。进一步构建KCNA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用双电极电压钳系统测得KCNA外向型电流,一定程度上证明了KCNA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蛋白质属性,也说明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参与了黄曲霉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 钾离子通道蛋白 孢子萌发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洋 朱晓鹏 +2 位作者 吴勇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4期391-398,共8页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β4*nAChRs,*代表其他亚基)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区、外周神经节和人源肾上腺嗜铬细胞等,与神经性疼痛和炎症反应、情绪等生理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大鼠α6/α3β4 nAChR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β4*nAChRs,*代表其他亚基)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区、外周神经节和人源肾上腺嗜铬细胞等,与神经性疼痛和炎症反应、情绪等生理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对大鼠α6/α3β4 nAChR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膜上进行重组表达,并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检测该重组受体的功能。在不同浓度的激动剂乙酰胆碱的刺激下,比较了α6/α3和β4亚基的不同配比形成的受体通道开放而产生的电流大小,并用其拮抗剂α−芋螺毒素TxID验证了该受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亚基不同配比的α6/α3β4 nAChR均可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成功表达,并具有较好的配体门控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双电极电压钳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6/α3β2β3乙酰胆碱受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条件优化
16
作者 施西子 毛楷林 +2 位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建立有效的α6/α3β2β3 nAChRs(α6/α3β2β3,或简写为α6β2*,*代表其他亚基)体外重组表达实验模型,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采用显微注射RNA的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电流,对α6/α3β2β3 nAChRs亚型进行体外重组... 为建立有效的α6/α3β2β3 nAChRs(α6/α3β2β3,或简写为α6β2*,*代表其他亚基)体外重组表达实验模型,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采用显微注射RNA的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电流,对α6/α3β2β3 nAChRs亚型进行体外重组表达研究,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α6/α3β2β3 nAChRs优化的重组表达体系.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一类重要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其亚型众多且结构相似,但各亚型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功能截然不同.天然的α6β2*nAChRs很难体外表达,体外表达模型的表达电流非常小.因此,本实验拟研究优化该亚型的表达,进行优化后的体外表达模型,产生的激发电流显著提高,为以该亚型为靶点的新药筛选提供实验模型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6/α3β2β3乙酰胆碱受体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双电极电压钳 表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4亚基Arg-188和Pro-198突变促进α4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开放
17
作者 俞柳彤 王柳珺 +2 位作者 长孙东亭 吴勇 罗素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尼古丁、伐尼克兰和金雀花碱4种激动剂与α4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及其突变体相互作用的活性关键位点。方法:体外转录法制备野生型(wt)与突变型α4亚基cRNAs,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应用电生理方法,测定4...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尼古丁、伐尼克兰和金雀花碱4种激动剂与α4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及其突变体相互作用的活性关键位点。方法:体外转录法制备野生型(wt)与突变型α4亚基cRNAs,注射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应用电生理方法,测定4种激动剂对α4β2 nAChRs及其突变体的门控活性。结果:乙酰胆碱对wtα4β2、α4(R188I)β2、α4(P198Q)β2和α4(R188I,P198Q)β2 nAChRs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7.15、63.83、22.43和1.37μmol/L,尼古丁对wtα4β2、α4(R188I)β2、α4(P198Q)β2和α4(R188I,P198Q)β2 nAChRs的EC50分别为1.43、0.63、1.05和0.27μmol/L。与乙酰胆碱(10 mmol/L)诱导的峰值电流幅度相比,金雀花碱对wtα4β2和α4(R188I,P198Q)β2 nAChRs的最大激动效率(E_(max))从37.62%提升至95.14%,伐尼克兰对wtα4β2和α4(R188I,P198Q)β2 nAChRs的E_(max)也从67.94%提升至94.69%。结论:α4亚基第188位精氨酸(argi⁃nine,Arg,R)和第198位脯氨酸(proline,Pro,P)分别突变成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I)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Q)后,增强了α4β2 nAChRs对乙酰胆碱和尼古丁的敏感性,并提高了α4β2 nAChRs对金雀花碱与伐尼克兰的通道开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4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α4亚基突变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点突变体的构建
18
作者 张璐 朱晓鹏 +1 位作者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包含β4亚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点突变体模型,同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对激动剂ACh和拮抗剂α-CTx RegIIA对突变受体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β4亚基胞外N端序列第168位的异亮氨酸(Ile)成功突变成... 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包含β4亚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点突变体模型,同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对激动剂ACh和拮抗剂α-CTx RegIIA对突变受体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β4亚基胞外N端序列第168位的异亮氨酸(Ile)成功突变成了丝氨酸(Ser),突变后的受体对激动剂ACh的活性降低,对拮抗剂α-CTx RegIIA的活性降低了1.4倍,半阻断剂量(IC50)为170 n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β4亚基 PCR介导的定点突变 双电极电压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葵毒素Av3对德国小蠊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19
作者 朱庆 高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3-1292,共10页
【目的】Ⅲ型海葵毒素(Av3)对昆虫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毒性,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新型高选择性毒性杀虫剂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及电喷雾质谱用于鉴定化学合成的Av3野生型(Av3 wild type,Av3-WT)及其突变体的... 【目的】Ⅲ型海葵毒素(Av3)对昆虫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毒性,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新型高选择性毒性杀虫剂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及电喷雾质谱用于鉴定化学合成的Av3野生型(Av3 wild type,Av3-WT)及其突变体的纯度和分子量;生物活性测定检测Av3-WT及其突变体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成虫的毒力;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Av3-WT及其突变体对德国小蠊钠通道BgNav1-1a失活的抑制作用。构建基于BgNav1-1a与大鼠钠通道rNav1.2a的重组嵌合体,通过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确定BgNav1-1a上参与Av3-WT选择性毒性的关键区域。【结果】芳香族氨基酸Y7,W8和Y18分别突变后形成的Av3-WT突变体Y7A,W8A和Y18A对德国小蠊成虫的毒力显著降低,半数击倒剂量(KD_(50))与Av3-WT相比均增加了超过10倍;与Av3-WT对通道失活62%的抑制率相比,250 nmol/L的毒素突变体Y7A,W8A和Y18A对BgNav1-1a失活的抑制作用也显著降低,通道失活的抑制率分别降低到12%,23%和8%;以rNav1.2a胞外环DI/SS5-S6替换BgNav1-1a的相应序列获得的重组嵌合体钠通道对Av3-WT毒素的敏感性几乎丧失,仅3.6%的通道在1μmol/L Av3-WT作用下失活被抑制。BgNav1-1a胞外环DI/SS2-S6上的His404突变为Tyr后几乎丧失对毒素的敏感性,仅6%的通道在1μmol/L Av3-WT作用下失活被抑制。【结论】芳香族氨基酸Tyr7,Trp8和Tyr18参与到构成Av3-WT分子的生物活性表面;钠离子通道胞外环DI/SS2-S6是影响Av3-WT毒素发挥选择性的关键结合区域,BgNav1-1a的DI/SS2-S6上的His404则是影响Av3-WT选择性毒性的关键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杀虫剂 海葵毒素 生物活性表面 钠通道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田间自然种群的性信息素受体MsepOR6功能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乐 程建军 +1 位作者 郑静君 杜永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为进一步理解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求偶行为,探明雄蛾对种内和种间性信息素的嗅觉分子识别机制,本研究以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和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为性信息素进行田间诱捕到的东方黏虫作为研究对象... 为进一步理解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求偶行为,探明雄蛾对种内和种间性信息素的嗅觉分子识别机制,本研究以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和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为性信息素进行田间诱捕到的东方黏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报道的MsepOR6基因片段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扩增出其全长,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鉴定MsepOR6对东方黏虫及其同作物生境害虫的性信息素的电流反应,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验证雄性东方黏虫对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电生理测定结果表明:MsepOR6是东方黏虫雄蛾的性信息素受体基因,其cRNA对种内性信息素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十六醛(16:Ald),以及种间性信息素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Z9-14:Ac)、顺7-十二碳烯乙酸酯(Z7-12:Ac)、顺9-十六碳烯乙酸酯(Z9-16:Ac)、顺9-十四碳烯醇(Z9-14:OH)有显著的电生理反应。田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Z9-14:Ac可显著抑制东方黏虫性信息素的引诱活性,Z7-12:Ac则显著提高东方黏虫性信息素对雄蛾的引诱效果。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东方黏虫的性信息素行为调控机制,为开发应用性信息素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黏虫 嗅觉受体 双电极电压钳 性信息素 种间化学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