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志慧 盛光勇 +1 位作者 袁国徽 沈国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5-641,共7页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筛选可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防除杂草稻的难题。为明确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25%双环磺草酮SC不同用药剂量...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筛选可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防除杂草稻的难题。为明确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25%双环磺草酮SC不同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喷雾法和毒土法)对杂草稻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双环磺草酮SC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的剂量分别于杂草稻萌芽期、立针期、1~2叶期和2~3叶期施用,当采用喷雾法施药时,其对杂草稻的株数防效分别达98.0%~100%、94.0%~100%、94.0%~100%和83.0%~100%,而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其防效分别为51.0%~100%、56.0%~93.0%、27.0%~89.0%和28.0%~71.0%;在有效成分为187.5 g/hm^2和375 g/hm^2剂量下,喷雾法施药对水稻各项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而毒土法施药则对水稻株高、根长、根系和植株鲜重等均有抑制作用。表明与毒土法相比,喷雾法施药具有防除效果好、使用期宽和对水稻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该药的速效性较差,施药后20~30 d方能达到最佳防效。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推荐25%双环磺草酮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为:于杂草稻萌芽期至1~2叶期采用喷雾法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50~187.5 g/hm^2,如推迟至杂草稻2~3叶期防除,则使用剂量应提高至187.5~225 g/hm^2。施药时应有水层1~2 cm,施药后保持水层5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悬浮剂 防治效果 水稻田 使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志慧 袁得军 +1 位作者 袁国徽 沈国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9-234,241,共7页
为了明确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盆栽法测定了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不同剂量对不同叶龄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秧龄移栽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 为了明确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盆栽法测定了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不同剂量对不同叶龄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秧龄移栽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 1500~4500 g/hm^2对萌芽期至3叶期的杂草稻有很高的活性,且在4500 g/hm^2剂量下对15~25 d秧龄的移栽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但该药药效显现速度较慢,一般在施药后3~4周达到最佳防效。杂草稻萌芽期对该药剂最敏感,随着杂草稻叶龄的增加使用剂量需相应提高。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防除杂草稻的最佳时期应在其萌芽期至2叶期,推荐使用剂量杂草稻萌芽期为1500~2250 g/hm^2、杂草稻立针期至2叶期为2250~30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双唑 生物活性 水稻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磺草酮在我国稻田应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志慧 袁国徽 +1 位作者 高原 沈国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8-254,共7页
双环磺草酮是登记用于水稻移栽和直播田防除一年生杂草的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文简述了双环磺草酮的研发概况及其产品特性,并结合笔者近年来对双环磺草酮的研究以及在推广实践中了解掌握的情况,全面分析了... 双环磺草酮是登记用于水稻移栽和直播田防除一年生杂草的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文简述了双环磺草酮的研发概况及其产品特性,并结合笔者近年来对双环磺草酮的研究以及在推广实践中了解掌握的情况,全面分析了双环磺草酮在我国稻区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双环磺草酮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稻田 应用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田志慧 袁国徽 +1 位作者 高原 沈国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 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1~2叶期、2~3叶期和3~4叶期浅水层条件和水稻1~2叶期湿润条件下,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剂量施用25%双环磺草酮SC,对上海地区主栽的3个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以及申优26杂交粳稻品种生长均安全,对水稻株高、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根长、根系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粳稻品种安全,待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后,有望成为直播稻田优秀的除草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水稻 品种 叶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及其混剂对移栽稻田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饶镭 邹子玉 +2 位作者 刘浪 罗娟 李保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2-320,共9页
为明确50%双环磺草酮SC及其混剂35%双环磺草酮·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SC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试验了50%双环磺草酮SC及其混剂对杂草的防效和对供试籼稻和粳稻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0%双环磺草... 为明确50%双环磺草酮SC及其混剂35%双环磺草酮·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SC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试验了50%双环磺草酮SC及其混剂对杂草的防效和对供试籼稻和粳稻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0%双环磺草酮SC施用剂量为300 g/hm^(2)时,药后35 d杂草株防效为65.38%~90.79%,对供试籼稻和粳稻安全,当使用剂量增加到487.5 g/hm^(2)时,对供试籼稻‘泰丰优736’产生明显药害,水稻植株叶片白化枯死,植株较矮,分蘖数少;当使用剂量增加到600 g/hm^(2)时,供试粳稻(‘甬优1538’)发生轻微药害,而当使用剂量增加到975 g/hm^(2)时,供试籼稻发生严重药害,药害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8.83%~68.59%和44.17%~62.18%,减产75.48%~75.55%;有13.89%~19.08%的供试粳稻产生药害,减产19.35%~21.70%。双环磺草酮单独施用时对稻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水稻安全性较差,不适合在籼稻田施用,在粳稻田的推荐施用量为300~487.5 g/hm^(2)。35%双环磺草酮·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SC在210~315 g/hm^(2)施用剂量下对供试籼稻和粳稻安全,药后15 d和35 d对稻田阔叶类杂草和其他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2%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在77.86%~98.52%和76.85%~94.98%,对供试籼稻和粳稻品种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产5.31%~23.77%和19.78%~26.88%。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35%双环磺草酮·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SC在稻田推荐用量为210~262.5 g/hm^(2),于水稻移栽后杂草萌发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五氟 苄嘧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磺草酮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毕亚玲 王曹阳 +4 位作者 谷刚 李部 任永娟 李学维 李淑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以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为作用靶标的双环辛烷类化学除草剂。为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双环磺草酮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60 g/hm^2剂...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以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为作用靶标的双环辛烷类化学除草剂。为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双环磺草酮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60 g/hm^2剂量处理下,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田常见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的地上部分鲜重抑制率均高于90%,对主要秋熟杂草稗草E.crusgall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雨久花M.korsakowii、千金子Euphorbia lathyris、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和异型莎草C.difformis的GR_(50)值为有效成分48~196 g/hm^2,除田皂角外,除草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双环磺草酮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720 g/hm^2剂量处理下,隆两优华占、皖垦糯1号、皖稻68和绿旱粳1号4个水稻品种对双环磺草酮耐药性较高,徽两优882、C两优608、皖稻119和Y两优1号4个水稻品种的株高和鲜重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双环磺草酮在隆两优华占、皖垦糯1号、皖稻68和绿旱粳1号4种水稻与异型莎草、稗草和雨久花3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3.66~4.37、4.50~5.37、3.36~4.01和3.29~3.93,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研究表明,双环磺草酮对多种秋熟杂草防效较好,且对供试的3个粳稻品种及5个籼稻品种中的隆两优华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活性 水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的联合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毕亚玲 戴玲玲 +1 位作者 王曹阳 李君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除草活性以及其与合成激素类除草剂氯氟吡啶酯复配后的除草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二者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复配药剂在水稻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并进行了田...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除草活性以及其与合成激素类除草剂氯氟吡啶酯复配后的除草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二者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复配药剂在水稻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后使用,对供试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鸭舌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二者按照质量比5: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双环磺草酮单剂;复配药剂在供试水稻品种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8.72~54.81之间,与两种单剂相比,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均有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扩大了杀草谱,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雨久花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93.4%~100%之间,且对水稻安全;其中,田间复配用量为双环磺草酮有效成分120 g/hm^2、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18 g/hm^2时效果最佳,对4种供试杂草的防效为97.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氯氟吡啶酯 复配 联合作用 活性 水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磺草酮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辉 刘磊 +5 位作者 邵辉 李娜 李晶 宋淑荣 郭永泽 张玉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3018-3021,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稻田环境中双环磺草酮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0.02mol/L盐酸浸泡后,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石墨化碳黑粉净化...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稻田环境中双环磺草酮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0.02mol/L盐酸浸泡后,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石墨化碳黑粉净化,采用乙腈和0.1%甲酸作为流动相洗脱,质谱(ESI+)采用多离子检测模式(MRM)对双环磺草酮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结果在0.002~10mg/L浓度范围内目标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9。双环磺草酮在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试验中,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8.5%~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8%~6.5%,双环磺草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m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磺草酮 水稻 残留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