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双指针环形缓冲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杨泽林
李先发
-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69,共3页
-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30833)
-
文摘
为保证高速A/D采集的数据在传输给上位机时不丢失,在内存中开辟一段缓冲区,首尾相连,分别设置读、写指针,构成双指针环形缓冲区模型,并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架构和功能程序。采样程序将A/D结果写入缓冲区,写指针循环加1;主程序从缓冲区读出数据并传输,读指针循环加1。缓冲区被动态循环使用,有效地节省数据存储空间。通过ARM7LPC2148MCU和AD7606 ADC芯片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硬件:50 kHz双通道同步采集时,环形缓冲区长度为16 Kbyte字,连续采集和传输32 K点不丢失数据,保证了采样速度。实际应用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硬件原理简单,软件架构清晰,占用内存小,开放性及可再开发性好等优点。
-
关键词
双针环形缓冲区
数据采集
ARM
高速GPIO
-
Keywords
dual pointer ring buffer
data acquisition
ARM
fast GPIO
-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I/O密集型虚拟机的域间通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郭松辉
李清宝
孙瑞辰
孙磊
-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密码工程学院
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311801)
-
文摘
I/O密集型虚拟机需要频繁地进行域间通信,为解决现有虚拟机域间通信效率低、延迟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环形缓冲区的用户域与驱动域域间通信优化方法。在用户域中建立与驱动域共享的双环形缓冲区,由虚拟机监控器依据I/O任务表对驱动域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减少处理器模式切换和内存映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与原虚拟机域间通信机制相比,使用该优化方法后的域间通信机制具有更高的吞吐率和更低的延迟,大幅提高了用户域与驱动域的域间通信性能。
-
关键词
I/O密集型虚拟机
域间通信
双环形缓冲区
共享内存
授权表
-
Keywords
I/O intensive virtual machine
inter-domain communication
shared memory
grant table
-
分类号
TP3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基于LPC2148的动态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泽林
何莉
-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13-117,164,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30833)
-
文摘
为了适应动态信号处理算法,保证信号采样质量,提出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的多采样方式、连续无丢失高速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关键性能指标,并利用ARM7 LPC2148 MCU和AD7606 ADC设计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采取电源及USB接口隔离措施抑制系统内(外)部干扰,保证模拟信号的质量;构建采样函数程序库,通过赋值ARM MCU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寄存器实现多采样方式,给出了关键程序代码;设计了双指针环形缓冲区模型,实现高速连续的数据传输,降低了对MCU性能和内存容量的要求;给出了以此模型为基础的系统软件架构、功能组成原理及程序流程。重型卡车变速箱一轴内锥孔锥度现场在线测量结果表明:50 kHz双通道采样时,环形缓冲区长度为8 K,可连续采集和传输32K点数据而不丢失数据且无误码,采集系统模拟部分电源纹波小于5 mV,锥度测量误差小于3″。
-
关键词
动态信号采集系统
采样方式
双指针环形缓冲区
信号干扰
-
Keywords
dynamic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signal sampling method
dual pointer ring buffer
signal interference
-
分类号
TP27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