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克百威和三唑磷多残留ELISA分析方法研究及在环境样品中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金仁耀 朱国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22,531,共9页
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通过对反应模式、工作浓度、包被缓冲液、有机溶剂、离子强度、pH值等条件优选,建立优化的ELISA分析方法,对克百威和三唑磷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09ln(x)-... 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通过对反应模式、工作浓度、包被缓冲液、有机溶剂、离子强度、pH值等条件优选,建立优化的ELISA分析方法,对克百威和三唑磷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09ln(x)-9.9293(R2=0.9959)和Y=19.486ln(x)+39.752(R2=0.9945),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20ng.mL-1和1.69ng.mL-1,最低检测限I20分别为4.46ng.mL-1和0.36ng.mL-1。建立的ELISA分析方法对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介于88.4%~117%之间,说明所制备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ELISA分析方法可靠,可应用于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多残留免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克百威 三唑磷 多残留检测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庆涛 谭长江 +2 位作者 潘志忠 臧丽 张乃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4期49-52,共4页
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2个不同抗原,引起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研究者将治疗药物和针对疾病部位的特异目标分别放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2个臂上。治疗药物可以是药品、毒素、酶、DNA和放射性核素等。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使免... 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2个不同抗原,引起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研究者将治疗药物和针对疾病部位的特异目标分别放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2个臂上。治疗药物可以是药品、毒素、酶、DNA和放射性核素等。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使免疫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于致病细胞或者诱导产生全身免疫应答。作者重点介绍了制备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3种方法,分别是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基因工程,为制备临床需要的抗体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制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物在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庆涛 魏东 +2 位作者 臧丽 潘志忠 张乃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治疗 结合物 重组DNA技术 杂交瘤技术 效应细胞 药物制剂 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22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4
作者 佘鸣 沈德诚 +9 位作者 孙同哲 李洪钊 白金芬 黄丽华 陈晓钎 周立 山芝芳 张金香 郭桂庆 廖晓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CD3/CD22 双功能抗体 回源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庆涛 魏东 +2 位作者 臧丽 潘志忠 张乃生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两个不同抗原,引起研究机构广泛的重视。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有两个臂,研究者将治疗药物和针对疾病部位的特异目标分别放在两个臂上。治疗药物可以是药品、毒素、酶、DNA和放射性核素等。此外,双特异性... 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两个不同抗原,引起研究机构广泛的重视。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有两个臂,研究者将治疗药物和针对疾病部位的特异目标分别放在两个臂上。治疗药物可以是药品、毒素、酶、DNA和放射性核素等。此外,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使免疫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于致病细胞或者诱导产生全身免疫应答。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从治疗来看,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是由于:(1)最近重组DNA技术的重大突破;(2)人类基因组图谱工程的完成,提高了疾病的鉴别水平;(3)对人类免疫系统机制有了更好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疗法 结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方法制备象IgG的双特异性抗体
6
作者 刘庆涛 石万华 +1 位作者 王海丽 张乃生 《吉林畜牧兽医》 2007年第3期15-18,共4页
用传统的方法,象杂交瘤技术和化学合成方法,制备高质量高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Ab,bispecific antibodies),现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重组BsAb片段(例如双特异抗体和串联单链Fv)快速而显著的发展,但是全长象IgG BsAb的成功设计... 用传统的方法,象杂交瘤技术和化学合成方法,制备高质量高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Ab,bispecific antibodies),现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重组BsAb片段(例如双特异抗体和串联单链Fv)快速而显著的发展,但是全长象IgG BsAb的成功设计和制备还受到限制。不像小片段,在血清中,象IgG BsAb有很长的半衰期并能支持二次免疫功能,依赖抗体的细胞毒性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为治疗试剂象IgG BsAb的发展,要以设计重组BsAb结构(或者形式)和高效的产量为重要的基础。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各种基因工程的重组方法进展以及制备象IgG BsAb来阐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单链Fv 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球蛋白G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MAb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锋 王宇 +1 位作者 王弘 肖治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51-256,共6页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具有两个不同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分子。杂交-杂交瘤技术因其简便易行、制备周期短,在制备Bs MAb方面有较大优势。基于杂交-杂交瘤技术能制备出可以特异性识...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具有两个不同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分子。杂交-杂交瘤技术因其简便易行、制备周期短,在制备Bs MAb方面有较大优势。基于杂交-杂交瘤技术能制备出可以特异性识别两种或者两类小分子药物的Bs MAb,在食品安全多残留免疫分析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 MAb的进展,探讨了基于该技术的Bs MAb生成机制,讨论分析了杂交-杂交瘤及Bs MAb筛选制备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归纳了Bs MAb在检测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旨在为食品安全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杂交瘤技术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多残留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