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分别与靶细胞和免疫细胞结合,从而引导免疫细胞定向杀灭靶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3个发展阶段,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与以往鼠源性双...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分别与靶细胞和免疫细胞结合,从而引导免疫细胞定向杀灭靶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3个发展阶段,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与以往鼠源性双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knobs into holes技术是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研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能引导异源二聚体的配对,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已有一些Bs(Fab)2和diabody等类型双特异性抗体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以抗CD3/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最为常见。抗中性粒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结果表明,双特异性抗体对中性粒细胞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且对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诱导性。展开更多
文摘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尽管对治疗敏感,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极差。在化疗时代,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5%,到了免疫治疗时代,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成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疗效有所提升,但仍只有少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仅约10%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ES-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开发ES-SCLC的新疗法。
文摘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分别与靶细胞和免疫细胞结合,从而引导免疫细胞定向杀灭靶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3个发展阶段,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与以往鼠源性双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knobs into holes技术是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研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能引导异源二聚体的配对,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已有一些Bs(Fab)2和diabody等类型双特异性抗体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以抗CD3/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最为常见。抗中性粒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结果表明,双特异性抗体对中性粒细胞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且对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诱导性。
文摘目的构建一种新型三价抗ErbB2、抗CD16 BsAb。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ET22b(+)/BsA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包涵体复性纯化蛋白。应用悬浮培养系统扩增稳定表达抗人CD16 scFv-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CG5细胞)和稳定表达抗人ErbB2 scFv-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HG2细胞),通过rProtein A 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sAb的结合能力。结果该BsAb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通过对重组蛋白的复性可获得高纯度的蛋白;复性后的BsAb具有与其亲本抗体相似性的结合靶抗原的能力。结论新型三价抗ErbB2、抗CD16 BsAb能与高表达ErbB2的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高亲和力结合和表达CD16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亲和力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