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驱式主动前轮转向电液位移系统双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开启 陈荣华 迟永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11-3019,共9页
针对直驱容积式主动前轮转向位移伺服系统存在参数时变、外界干扰以及滑模抖振问题,设计一种汽车液压助力主动转向集成系统,结合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控制算法,提出一种活塞杆位移与电机转速双滑模控制策略。活塞杆位移采用等效加切换控制律... 针对直驱容积式主动前轮转向位移伺服系统存在参数时变、外界干扰以及滑模抖振问题,设计一种汽车液压助力主动转向集成系统,结合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控制算法,提出一种活塞杆位移与电机转速双滑模控制策略。活塞杆位移采用等效加切换控制律,选用积分形式的快速收敛滑模面设计电机速度等效控制律,利用神经网络对控制律的变化在线估测,并结合自适应算法进行补偿,以抑制传统滑模控制律幅值过大的正负高频切换信号导致的系统抖振,根据Lyapunov理论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滑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实现对期望位移的准确跟踪,而且能有效削弱系统抖振,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永磁同步电机 容积控制 神经网络 自适应 双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倾转四旋翼双滑模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俞何沛 熊晶晶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37,67,共6页
针对倾转四旋翼无人机旋翼模式和短舱角变化后的飞行模式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双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将倾转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系统视为全驱动子系统和欠驱动子系统的组合;其次,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两个子系统分别设计控制律... 针对倾转四旋翼无人机旋翼模式和短舱角变化后的飞行模式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双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将倾转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系统视为全驱动子系统和欠驱动子系统的组合;其次,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两个子系统分别设计控制律,其中,针对欠驱动子系统,引入复合滑模面,采用Hurwitz稳定性求解滑模面系数;然后,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所有子系统均能达到滑模面;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四旋翼无人机 双滑模控制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滑模的飞轮储能电机恒压放电研究
3
作者 邱萌萌 张莉 +1 位作者 朱文武 盛艳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模内环的符号函数改为相对饱和的函数,在保留优良鲁棒性的基础上,减少了系统抖振与谐波效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电压控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与较好的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永磁同步电机 放电控制 闭环滑模控制 线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导引头稳定平台双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明月 刘慧 +3 位作者 储海荣 张玉莲 孙婷婷 苗锡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2-320,共9页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行估计;然后,采用了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的低稳态误差跟踪,同时采用了改进的幂次趋近律来削弱控制系统的抖振影响;最后,采用导引头稳定平台进行目标跟踪实验和隔离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的PI控制方法相比,跟踪3(°)/s的梯形波时,在提出的控制器作用下速度跟踪快速性提高了48 ms,跟踪误差标准差提高了0.0131(°)/s。同时用转台模拟弹体扰动分别为sin(πt)°、3sin(5πt)°、7sin(2πt)°时,系统的隔离度分别提高了2.91%、0.45%、0.7%,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导引头稳定平台具有较强的抗扰性和较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稳定平台 积分滑模控制 隔离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近与跟踪翻滚目标的双滑模面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飞 吴限德 +3 位作者 段广仁 武海雷 王兆龙 孙炳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共10页
针对空间翻滚目标的逼近与跟踪控制,建立了适用于任意抓捕部位的相对姿态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具备测量不确定性和干扰补偿、抖振抑制等能力的鲁棒双滑模面控制律,分析并建立了测量误差在系统中向控制输入的传播模型。在充分考虑... 针对空间翻滚目标的逼近与跟踪控制,建立了适用于任意抓捕部位的相对姿态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具备测量不确定性和干扰补偿、抖振抑制等能力的鲁棒双滑模面控制律,分析并建立了测量误差在系统中向控制输入的传播模型。在充分考虑测量不确定性、控制干扰、输入受限等条件下,分别对单滑模面控制律和双滑模面控制律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双滑模面控制律在测量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系统中具备更优的控制性能,收敛稳定更快,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滚目标 姿轨耦合 测量不确定性 滑模控制 跟踪控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积分滑模控制的光伏电压平衡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奇林 曹江华 +1 位作者 赵世伟 李铭昕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文章采用三电平Boost电压平衡器将光伏电源接入双极性直流微电网。针对变换器正、负极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WM技术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对电压平衡进行控制。与传统的PI控制器相比,该方法能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增强鲁... 文章采用三电平Boost电压平衡器将光伏电源接入双极性直流微电网。针对变换器正、负极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WM技术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对电压平衡进行控制。与传统的PI控制器相比,该方法能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增强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PI控制,该方法将电压平衡器的动态调节时间缩短42%以上,电压差峰值减小33%以上。同时,系统采取的控制策略能确保电压平衡的控制对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控制影响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三电平Boost变换器 电压平衡器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滑模变结构的旋转靶弹双通道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龙 胡小利 +1 位作者 周玉芳 陈利风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针对旋转靶弹低空飞行姿态难以快速调整以及参数摄动的问题,基于内外环的双滑模变结构方法,设计了旋转靶弹的双通道控制器。基于非线性模型,对靶弹快速变化的攻角和侧滑角以及慢速变化的高度和偏航距离分别设计了一种积分型滑模面,并采... 针对旋转靶弹低空飞行姿态难以快速调整以及参数摄动的问题,基于内外环的双滑模变结构方法,设计了旋转靶弹的双通道控制器。基于非线性模型,对靶弹快速变化的攻角和侧滑角以及慢速变化的高度和偏航距离分别设计了一种积分型滑模面,并采用指数趋近律减轻系统的抖振,利用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其稳定性。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控制方法能快速准确响应控制指令,且在参数摄动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靶弹 通道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积分滑模控制的Buck-Boost电压平衡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奇林 曹江华 丁杰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基于Buck-Boost电压平衡器构架的双极性直流微电网获得了广泛研究。其中有效地控制电压平衡器使系统正、负极电压保持相等,从而保证系统的供电电能质量。针对Buck-Boost电压平衡器的控制,设计一种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该方法考虑了系统的... 基于Buck-Boost电压平衡器构架的双极性直流微电网获得了广泛研究。其中有效地控制电压平衡器使系统正、负极电压保持相等,从而保证系统的供电电能质量。针对Buck-Boost电压平衡器的控制,设计一种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该方法考虑了系统的非线性和工作动态,并采用双积分滑模面以减小稳态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控制器,本文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缩短动态调节时间和减小正、负极电压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电压平衡器 极性直流微电网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建林 续丹 +1 位作者 周欢 鲁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针对Buck变换器的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存在滑模系数不易确定,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难以同时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电流建立双闭环结构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该算法基于电感电流建立滑模面切换函数,利用输出电压误差跟... 针对Buck变换器的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存在滑模系数不易确定,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难以同时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电流建立双闭环结构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该算法基于电感电流建立滑模面切换函数,利用输出电压误差跟踪基准电感电流,通过对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求解确定跟踪系数,规避了常规滑模系数难以确定和基准电感电流不易测量的问题;在该滑模面切换函数上构建了非线性环节,实现了终端双闭环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增益理论对非线性环节的阶数自适应选择,同时提高了趋近速度和收敛速度,有效改善了滑模控制策略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互相制约的问题。自适应终端双闭环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在启动环节能够获得最优的瞬态响应,并有效地抑制电压的过冲量,在负载突变情况下具有最小的电压跌落量和最快的调节时间,有效地解决了动态响应与鲁棒性互相制约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系统控制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自适应终端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物理实现相对简单,在Buck变换器以及其他DC-DC变换器的高精度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 闭环滑模控制 动态响应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ROV运动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帅军 刘卫东 +3 位作者 李乐 柳靖彬 郭利伟 徐景明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干扰下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对于ROV外环位置控制采用改进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对于ROV内环速度控制...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干扰下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对于ROV外环位置控制采用改进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对于ROV内环速度控制采用指数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其次,为进一步改善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滑模切换项;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对ROV模型的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进行估计与补偿;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对作业型ROV的运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ROV航行的精确控制,并能够有效抑制模型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对ROV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水下航行器 运动控制 径向基函数 自适应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压风机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9-173,193,共6页
针对矿用压风机组存在能耗巨大、风量控制不准确、转速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EIFTSMDO)和新型无模型积分分段双幂次滑模控制(IMFNSMC)的压风机组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表贴式永磁同步... 针对矿用压风机组存在能耗巨大、风量控制不准确、转速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EIFTSMDO)和新型无模型积分分段双幂次滑模控制(IMFNSMC)的压风机组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转速环的新型超局部模型,结合无模型控制和新型滑模控制的优点,设计了改进的无模型新型趋近率滑模控制器;同时结合积分滑模滑模和快速终端滑模的优点,设计了积分项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实时精准估计新型超局部模型的未知部分;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前馈补偿,提高了电动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滑模控制和新型滑模控制方法相比,基于IMFNSMC+EIFTSMDO的控制方法的超调减少了15%,响应速度加快了0.1 s,抗干扰能力加强了10%,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风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节能控制 电动机调速系统 无模型积分分段幂次滑模控制 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安庆 沈庆伟 +1 位作者 杨威 苏亮亮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分析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时产生转矩脉动的原因,设计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来抑制转矩脉动。在设计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时,选择电流误差为滑模面,使系统按照该滑模面运动。滑模观测器检测换相过程中产生的电流并反馈给滑... 分析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时产生转矩脉动的原因,设计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来抑制转矩脉动。在设计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时,选择电流误差为滑模面,使系统按照该滑模面运动。滑模观测器检测换相过程中产生的电流并反馈给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对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更好,系统抗干扰能力更强。因此采用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无刷直流电机具有更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 无刷直流电机 滑模变结构控制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