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科佳 张爱敏 +3 位作者 徐清华 杨智君 高小珣 厉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58-2865,共8页
基于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结合软件无线电的设计理念,设计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模型,应用数学公式建模并推导相位差运算过程,在MATLAB环境下对频标信号和测量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针对模数转换指标、数字鉴相方法和互相关算法提出关键... 基于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结合软件无线电的设计理念,设计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模型,应用数学公式建模并推导相位差运算过程,在MATLAB环境下对频标信号和测量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针对模数转换指标、数字鉴相方法和互相关算法提出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设计本底测量和比对测量实验方案,搭建数字式双混频时差实验设备,实验测量并计算分析实验数据。本底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设备秒稳本底指标优于5.0×10-13/1 s,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比对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设备测量结果与5120 A相近,其测量能力与测量性能优于频标比对设备PO7D-2和ST200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频时差 频标比对 阿伦标准偏差 数字鉴相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双混频时差测量仪的新频率测量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越 王玉琢 +2 位作者 张爱敏 董堃 王伟波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8-571,共4页
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频时差法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10-13(采样时间1 ... 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频时差法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10-13(采样时间1 s),实现了频率标准长、短期稳定度计量,是一套高效率的频率标准综合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频率标准 双混频时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频点双混频时差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白力军 张冠宇 +1 位作者 苏志强 杜向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5期500-506,共7页
介绍了采用双混频时差法研制的任意频点比对测量系统,媒介频标采用DDS代替了传统的调偏振荡器,采用双混频时差法原理,研发一种1~30 MHz频率范围内任意频点的时差、频差比对分析系统。系统比对测量频率1~30MHz,采样时间100 ms^106s;本底... 介绍了采用双混频时差法研制的任意频点比对测量系统,媒介频标采用DDS代替了传统的调偏振荡器,采用双混频时差法原理,研发一种1~30 MHz频率范围内任意频点的时差、频差比对分析系统。系统比对测量频率1~30MHz,采样时间100 ms^106s;本底噪声(1 s)为5MHz/10MHz优于5×10-13,其他频点优于1×10-12。测量系统通过软件算法可以测量稳定度、准确度、相位差、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频时差 双混频时差频差比对分析系统 1 ~ 30 MHz任意频点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仪原理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慧征 朱江淼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9期61-63,共3页
为了突破传统时频测量技术的局限性,提高频率稳定度的精确程度,研究设计了一套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采用经典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频标的比对测量。仿真结果证明,采用10 MHz信号进行测量时,得到相位噪声Al... 为了突破传统时频测量技术的局限性,提高频率稳定度的精确程度,研究设计了一套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采用经典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频标的比对测量。仿真结果证明,采用10 MHz信号进行测量时,得到相位噪声Allan方差优于3E-13/s,可对高精度频标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频时差 相位噪声 数字下变频 阿伦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混频时差法实现时域频率稳定度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彦民 马煦 +1 位作者 孔维 孙海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146,共4页
在对基于DDS技术的公共振荡器设计、高速数据传输设计以及基于数字测频技术改进等技术难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双混频时差法的时域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测量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测量精度高,并可进行无间隙测量。
关键词 数字测频技术 频率稳定度 双混频时差 DDS 无间隙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强型PTP光纤级联精细时频同步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戴群雄 郝青茹 +2 位作者 王铮 左兆辉 王士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65-1471,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增强型PTP光纤级联精细时频同步方法,该方法以PTP同步技术为基础,结合同步以太网时钟传递技术和基于数字双混频时差法的多级级联精细时钟同步技术,对PTP技术进行改进和增强,然后基于该方法,通过多级时频设备光纤级联的形... 该文提出了一种增强型PTP光纤级联精细时频同步方法,该方法以PTP同步技术为基础,结合同步以太网时钟传递技术和基于数字双混频时差法的多级级联精细时钟同步技术,对PTP技术进行改进和增强,然后基于该方法,通过多级时频设备光纤级联的形式实现多节点、大跨度、网络化的时频信号传递与同步输出,并解决多级级联情况下同步精度会逐级恶化的问题,实现ns量级的系统时间同步精度,保证系统各环节在高度统一的时间尺度下进行高效同步与联动工作。通过设计、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同步 PTP光纤级联 增强型 同步以太网时钟传递 数字双混频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测量 被引量:7
7
作者 许龙飞 罗丹 +3 位作者 周渭 白丽娜 李智奇 苗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5,122,共5页
为从本质上反映不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随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应用数字边沿效应抑制量化误差,并结合数字双混频时差法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得到全面的... 为从本质上反映不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随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全面响应时间的频率稳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应用数字边沿效应抑制量化误差,并结合数字双混频时差法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差,通过相位差得到全面的频率稳定度指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自校的条件下,100ns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5),秒级稳定度能够达到10^(-12),一天的频率稳定度能够达到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量化误差 双混频时差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