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马达回转同步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湘琪 蒙臻 +1 位作者 倪敬 朱泽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9-474,496,共7页
针对双液压马达回转高性能同步驱动问题,引入无阻尼行星系齿轮传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基于双液压马达回转运动特性建立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针对回转系统跟踪性能和同步性能要求,引入迭代学习控制算法(ILC),提出了结合离散化PID控制器... 针对双液压马达回转高性能同步驱动问题,引入无阻尼行星系齿轮传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基于双液压马达回转运动特性建立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针对回转系统跟踪性能和同步性能要求,引入迭代学习控制算法(ILC),提出了结合离散化PID控制器结构的IL-PID同步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等同式"同步控制原理,在各单通道内部采用独立的离散化PID控制实现系统跟踪性能,在多通道间采用基于闭环D型学习律的IL控制实现系统同步性能。在五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和同步驱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压马达回转驱动模型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ILC) IL-PID同步控制 电液伺服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液压马达驱动沉桩系统的自同步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春雨 端维海 +1 位作者 姜孟超 王元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46-1452,148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双液压马达驱动振动沉桩机构,具有待机和沉桩两种自同步状态.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两激振器的无量纲耦合方程以及实现同步和同步稳定性判据,确定出两种状态的系统动力学参数范围.当桩... 提出了一种双液压马达驱动振动沉桩机构,具有待机和沉桩两种自同步状态.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两激振器的无量纲耦合方程以及实现同步和同步稳定性判据,确定出两种状态的系统动力学参数范围.当桩机处于待机时,激振器处于远超共振状态,广义动态对称角为π,两偏心转子的激振力相互抵消;当桩机处于沉桩时,激振器处于亚共振状态,广义动态对称角为0,两偏心转子的激振力叠加.最终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马达驱动 振动沉桩机构 同步稳定性判据 远超共振状态 亚共振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估计的双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治富 张子飞 王虹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81,84,共6页
针对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中由于两液压马达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元件和密封圈磨损老化等因素引起的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以功率谱估计为基础的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两马达工作范围内各工作点频率特性进行非... 针对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系统中由于两液压马达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元件和密封圈磨损老化等因素引起的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以功率谱估计为基础的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两马达工作范围内各工作点频率特性进行非参数辨识,形成定量反馈设计所需系统模板;然后再使用定量反馈设计单输入单输出方法和多输入多输出稳定性条件设计双液压马达同步控制器。同步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可以保证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满足同步性能指标和鲁棒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谱估计 液压马达驱动系统 定量反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行星轮式采矿车液压驱动系统建模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轶辉 李洪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256,共5页
针对传统履带式海底行走机构结构复杂、机动性差、耗能大等缺点,采用静液压驱动对海底车的驱动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根据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对负载分析,设计驱动方案,并对驱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即液压马达相关参数进行设计。搭建基于AMESi... 针对传统履带式海底行走机构结构复杂、机动性差、耗能大等缺点,采用静液压驱动对海底车的驱动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根据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对负载分析,设计驱动方案,并对驱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即液压马达相关参数进行设计。搭建基于AMESim的系统仿真分析模型,选取平稳加速、方向变化、单轮打滑、执行系统举升后下降等四种典型的常用越障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静液压驱动系统越障时整车的运行工况良好;马达扭矩最大值出现在由静止转为运动的瞬间,动作缓和可减小峰值;可以平稳实现预期要求。设计分析过程可以为海底车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优化及其他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车 液压系统 液压马达 驱动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