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拉丁超立方仿真试验设计的双涡轮变矩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安麟 孟庆华 韩继斌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8,共6页
针对双涡轮变矩器在变量空间难以模型化设计的问题,基于台架试验数据与流体仿真技术,以第一涡轮叶片角为设计变量,研究其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仿真试验,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进行分析;以上述仿真试验数据进行... 针对双涡轮变矩器在变量空间难以模型化设计的问题,基于台架试验数据与流体仿真技术,以第一涡轮叶片角为设计变量,研究其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仿真试验,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进行分析;以上述仿真试验数据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了设计变量与变矩器性能的关系,并建立了响应曲面模型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第一涡轮出口角对双涡轮变矩器性能影响显著,而入口角基本无影响,优化后的双涡轮变矩器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变矩器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 灵敏度分析 响应曲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第一涡轮空转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才委 褚亚旭 马文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8-952,共5页
为了探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中第一涡轮对其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滑动网格技术以及非稳态求解器,模拟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准确计算出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转换点,预测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空转转... 为了探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中第一涡轮对其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滑动网格技术以及非稳态求解器,模拟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准确计算出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转换点,预测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空转转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下能头损失,为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FD 空转特性 能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相转换点判定与特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景燕 闫清东 魏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8,90,共5页
针对某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复杂的黏性流动状况,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不同工况的转折点的判定,并计算了高转速工况第一涡轮空转转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对双涡轮变矩器的原始特性进行了预... 针对某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复杂的黏性流动状况,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不同工况的转折点的判定,并计算了高转速工况第一涡轮空转转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对双涡轮变矩器的原始特性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准确对双涡轮变矩器进行相转换点的判定以及进行双涡轮变矩器的特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流场分析 原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扭振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杨国俊 覃金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8-71,共4页
为研究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扭振特性,对某双涡轮变矩器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对动力输入、输出端的扭矩波动信号分析,了解了该液力变矩器的扭振隔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变矩器低转速比时,有低于40 Hz且能量较强的扭振成分透过该变矩器,可... 为研究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扭振特性,对某双涡轮变矩器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对动力输入、输出端的扭矩波动信号分析,了解了该液力变矩器的扭振隔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变矩器低转速比时,有低于40 Hz且能量较强的扭振成分透过该变矩器,可激励起下游传动零部件的共振,而高于70 Hz的扭振能量基本无法透过该变矩器,这为评价变矩器动态特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传动系 扭振 双涡轮变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泵轮对液力变矩器性能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安然 李延频 石祥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6,共5页
基于CFD对某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叶片做长短配置情况进行研究,并与原泵轮流场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变矩比和效率均有提升,在转速比i在0.519~0.692之间效率增幅1.31%~2.72%,启动工况变矩比k由3.91提高到4.10。泵轮短叶片... 基于CFD对某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叶片做长短配置情况进行研究,并与原泵轮流场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变矩比和效率均有提升,在转速比i在0.519~0.692之间效率增幅1.31%~2.72%,启动工况变矩比k由3.91提高到4.10。泵轮短叶片能改善流场,减小长叶片脱流范围,将泵轮最高效率提升至97%以上。长短叶片泵轮有利于系统性能提升,拓宽一级涡轮高效区范围并增加输出扭矩,转换点工况略有延后。将长短叶片泵轮用于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叶片泵轮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