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驻涡燃烧室凹腔双涡结构研究
被引量:
48
1
作者
樊未军
易琪
+1 位作者
严明
杨茂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70,共5页
从1995年Hsu等提出驻涡燃烧室至今,在不到10年时间,驻涡燃烧室经过了4代的发展,也越来越接近实际应用。该文设计实验用轴对称三维驻涡燃烧室,利用testo360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场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驻涡燃烧室凹腔后体吹...
从1995年Hsu等提出驻涡燃烧室至今,在不到10年时间,驻涡燃烧室经过了4代的发展,也越来越接近实际应用。该文设计实验用轴对称三维驻涡燃烧室,利用testo360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场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驻涡燃烧室凹腔后体吹气能够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然后通过PIV(粒子成像测速仪)技术对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进行测量,探讨驻涡燃烧室降低污染排放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当驻涡燃烧室在低污染工况下凹腔内确会出现双涡结构,进一步证明双涡结构对降低燃烧室污染排放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驻
涡
燃烧室
凹腔
NOX排放
粒子成像测速仪
双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前缘双涡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杰
刘沛清
闫指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771,共5页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前缘后掠角为50°的三角翼布局在不同迎角下的绕流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在不同迎角下,计算的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数值计算的流场结构分析发现:对于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在一定的雷诺数和迎角下,...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前缘后掠角为50°的三角翼布局在不同迎角下的绕流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在不同迎角下,计算的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数值计算的流场结构分析发现:对于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在一定的雷诺数和迎角下,在机翼翼面上会出现前缘双涡结构。其形成取决于三角翼前缘附近三维分离产生的自由剪切层强度和涡轴方向的速度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而言,当涡轴的速度大到足以将剪切层涡量带走时,在机翼前缘常常会表现为单涡结构;反之将导致剪切层分叉,由此形成双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结构
三角翼
旋
涡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长寿命风暴的CINRAD/SA雷达反射率及中气旋产品特征与流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刁秀广
杨晓霞
+2 位作者
朱君鉴
王俊
黄秀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667,共11页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人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人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环境风切变方向的主上升气流区;中层为双涡旋结构,这种深厚的内部涡旋结构可与环境风相持,形成近似刚体的风暴柱,环境风绕风暴而过,不会吹穿风暴,有利于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成熟阶段表现为超级单体结构特征并伴有中气旋;三体散射(TBSS)出现在中高层,TBSS出现10~15min后地面出现大冰雹,TBSS消失后维持10~20min的降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旋
三体散射
大冰雹生长区
双
涡
管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驻涡燃烧室凹腔双涡结构研究
被引量:
48
1
作者
樊未军
易琪
严明
杨茂林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动力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70,共5页
文摘
从1995年Hsu等提出驻涡燃烧室至今,在不到10年时间,驻涡燃烧室经过了4代的发展,也越来越接近实际应用。该文设计实验用轴对称三维驻涡燃烧室,利用testo360对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场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驻涡燃烧室凹腔后体吹气能够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然后通过PIV(粒子成像测速仪)技术对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进行测量,探讨驻涡燃烧室降低污染排放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当驻涡燃烧室在低污染工况下凹腔内确会出现双涡结构,进一步证明双涡结构对降低燃烧室污染排放物的贡献。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驻
涡
燃烧室
凹腔
NOX排放
粒子成像测速仪
双涡结构
Keywords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trapped vortexcombustor
cavity
NOx emission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double vortex structure
分类号
TK2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前缘双涡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杰
刘沛清
闫指江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018)
文摘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前缘后掠角为50°的三角翼布局在不同迎角下的绕流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在不同迎角下,计算的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数值计算的流场结构分析发现:对于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在一定的雷诺数和迎角下,在机翼翼面上会出现前缘双涡结构。其形成取决于三角翼前缘附近三维分离产生的自由剪切层强度和涡轴方向的速度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而言,当涡轴的速度大到足以将剪切层涡量带走时,在机翼前缘常常会表现为单涡结构;反之将导致剪切层分叉,由此形成双涡结构。
关键词
双涡结构
三角翼
旋
涡
流场
Keywords
dual vortex structure
delta wing
vortical flowfield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长寿命风暴的CINRAD/SA雷达反射率及中气旋产品特征与流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刁秀广
杨晓霞
朱君鉴
王俊
黄秀韶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6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12)
山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6sdqxg11)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人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环境风切变方向的主上升气流区;中层为双涡旋结构,这种深厚的内部涡旋结构可与环境风相持,形成近似刚体的风暴柱,环境风绕风暴而过,不会吹穿风暴,有利于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成熟阶段表现为超级单体结构特征并伴有中气旋;三体散射(TBSS)出现在中高层,TBSS出现10~15min后地面出现大冰雹,TBSS消失后维持10~20min的降雹。
关键词
中气旋
三体散射
大冰雹生长区
双
涡
管式
结构
Keywords
Mesocyclone
TBSS
Large hail growth region
Double-vortex flow pattern
分类号
P426.5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驻涡燃烧室凹腔双涡结构研究
樊未军
易琪
严明
杨茂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等后掠角三角翼前缘双涡结构的形成机理数值研究
刘杰
刘沛清
闫指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次长寿命风暴的CINRAD/SA雷达反射率及中气旋产品特征与流场结构分析
刁秀广
杨晓霞
朱君鉴
王俊
黄秀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