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寒 陈佳杰 +6 位作者 张亚斌 雷海涛 张建波 周红斌 颜林枫 崔光彬 贺延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观察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常规对比剂注射和扫描方案(A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50 mAs)、对比剂前后复... 目的观察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常规对比剂注射和扫描方案(A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50 mAs)、对比剂前后复合双流注射和常规扫描方案(B组,同A组)及对比剂前后复合双流注射和低剂量扫描方案(C组,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比较3组间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主观评分及有效剂量(ED)的差异。结果C组大脑中动脉及颈总动脉CT值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矢状窦及右锁骨下静脉CT值在C组低于A组而高于B组(P均<0.05)、在A组高于B组(P均<0.05);3组间左、右颈静脉CT值及颈动脉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图像整体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B组和C组右锁骨下静脉和头部动脉小分支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ED小于A、B组(P均<0.05)。结论前后复合双流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头颈部CTA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双流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