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5种成分 被引量:2
1
作者 季文莹 李季文 +3 位作者 毕映燕 肖正国 胡茹英 刘效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310、400 nm。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8.04%~99.29%,RSD 1.19%~2.27%。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可用于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升麻素苷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羌活醇 蛇床子素 异欧前胡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季文莹 刘效栓 +3 位作者 李季文 毕映燕 胡茹英 刘欣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22-3626,共5页
目的 优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基质处方。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丙烯酸钠(N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甘羟铝、甘油用量为影响因素,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基... 目的 优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基质处方。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丙烯酸钠(N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甘羟铝、甘油用量为影响因素,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基质处方。结果 最优处方为NP用量5.5 g, PVP用量1.5 g,甘羟铝用量0.2 g,甘油用量35 g,综合评分69.58分。结论 所得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具有较好的黏性和成型性,可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基质处方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信息熵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季文莹 王睿 +3 位作者 李季文 毕映燕 刘军刚 刘效栓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以阿魏酸、蛇床子素、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30%、45%、60%、75%、90%)、加醇倍数(6倍、8倍、10倍、12倍、14倍)、浸泡时间(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 优选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以阿魏酸、蛇床子素、羌活醇、异欧前胡素、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30%、45%、60%、75%、90%)、加醇倍数(6倍、8倍、10倍、12倍、14倍)、浸泡时间(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提取次数(1次、2次、3次)为考察因素,采用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75%乙醇浸泡45 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90 min。采用熵权TOPSIS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凝胶贴膏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多指标 熵权TOPSIS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
4
作者 王永霞 季文莹 +3 位作者 刘军刚 李季文 刘效栓 豆金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试验验证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化学成分信息与作用靶点,通过OMIM、PharmGKB、Gene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试验验证探讨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化学成分信息与作用靶点,通过OMIM、PharmGKB、Gene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出与风湿寒性关节痛相关的靶点,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构建“药物-核心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关键靶点。【结果】筛选得到双活风湿凝胶贴膏有效成分92个,其对应相关靶点322个,与33个风湿寒性关节痛疾病靶点相交,筛选后得到12个关键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NF-κB通路。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双氯酚酸钠凝胶组、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组均能有效降低佐剂所致大鼠后足关节肿胀度、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并能改善炎症部位炎症浸润以及充血。【结论】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对佐剂所致大鼠炎症浸润及充血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调控AGE-RAGE/NF-κB信号通路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而达到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 网络药理学 动物试验 佐剂性关节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