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氯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1
作者 杨孝容 先昱熹 +3 位作者 张文 张蓉 曾睿彤 唐琼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107,共6页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的效果;COD不大于800 mg/L,1∶100的Ag_(2)SO_(4)-H2SO4(即1.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2000 mg/L的水样,调整Ag_(2)SO_(4)-H2SO4为2∶100(即2.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5000 mg/L的水样。该方法用于高氯水的标准和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该方法不分COD高低量程和过滤,节约试剂成本,降低危险性,简化操作步骤,便于废液回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无汞 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华 张金生 高昌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1-533,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催化剂样品 ,确定了微波消解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条件 ,应用双波长等吸收方法解决了PAR Co2 + 、Ni2 + 体系中Co2 + 、Ni2 + 同时测定问题。二者结合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并且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大...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催化剂样品 ,确定了微波消解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条件 ,应用双波长等吸收方法解决了PAR Co2 + 、Ni2 + 体系中Co2 + 、Ni2 + 同时测定问题。二者结合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并且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大大降低环境污染。钴和镍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0 μg·2 5mL-1和 0~ 2 5 μg·2 5mL-1,标准合成样品的回收率分别在 98 2 %~ 10 3 6 %和 97 9%~ 10 3 7%之间。催化剂测定结果表明 ;钴和镍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2 2 %和≤ 1 8% ;相对误差均≤±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 催化剂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吸收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无痛酚中苯酚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胜才 李华 +2 位作者 谷娜 邹晓华 邢旺兴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5期655-656,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无痛酚中苯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70nm,参比波长293nm。结果苯酚在0.875~7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99,平均回收率99.8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作为无痛酚中苯酚的... 目的建立测定无痛酚中苯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270nm,参比波长293nm。结果苯酚在0.875~7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99,平均回收率99.8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作为无痛酚中苯酚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无痛酚 光度法 紫外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酚红探针双波长负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
4
作者 张淑琼 李浩 +2 位作者 秦丽容 丁世敏 江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弱碱性Tris-盐酸介质中,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甲酚红反应生成具有2个负吸收峰的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56 nm,次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8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4.22×10~4L/(mol·cm)(556 nm)和3.74×10~4L/... 在弱碱性Tris-盐酸介质中,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甲酚红反应生成具有2个负吸收峰的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56 nm,次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8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4.22×10~4L/(mol·cm)(556 nm)和3.74×10~4L/(mol·cm)(584 nm),酒石酸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在0.06~4.1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0.045 mg/L(556 nm)和0.052 mg/L(584 nm)。当采用双波长叠加负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可达7.96×10~4L/(mol·cm),检出限为0.024 mg/L。探讨了吸收光谱特征、适宜显色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98.60%~102.8%和1.9%~2.3%,该方法适于市售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 甲酚红 波长 吸收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六价铬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燕迪 陆杨玥 +5 位作者 李胜男 王瑾 毕海超 陈玲 朱敏敏 刘亚轩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4-1271,共8页
土壤六价铬监测在耕地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原理测定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是准确测定土壤中六价铬及研制土壤六价铬标准物质的技术基础,目前国内测定土壤六价铬的唯一标准是HJ 1082—2019《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 土壤六价铬监测在耕地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原理测定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是准确测定土壤中六价铬及研制土壤六价铬标准物质的技术基础,目前国内测定土壤六价铬的唯一标准是HJ 1082—2019《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但土壤中六价铬的测定存在较为严重的基体效应。为建立准确测定土壤中六价铬的方法,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碱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氯化镁体系提取土壤六价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研究了基体效应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AAS测定土壤六价铬,基体干扰较为严重,制作标准曲线需要进行基体匹配,在线性范围0~2 mg/L线性良好,检出限0.42 mg/kg,方法精密度为2.1%;UV-Vis测定土壤六价铬几乎不受基体效应影响,以水为溶剂制备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0~0.2 mg/L线性良好,检出限0.12 mg/kg,方法精密度为3.4%。对分别来自安阳、安顺、兰州的低、中、高3种含量的实际样品测定,两种方法平行测定6次,经t检验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一致性较好,邀请国内十家高水平实验室进行协作定值实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与其他实验室测定结果一致。通过基体匹配、稀释待测液和添加高锰酸钾等方法可显著减小基体效应、颜色及有机质对两种方法测定土壤六价铬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适用于土壤六价铬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六价铬 光度法 原子吸收谱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木薯块根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惠芳 罗燕春 +6 位作者 田益农 付海天 苏文潘 彭靖茹 黎萍 黄强 侯学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12月份4个品种的这一比例已接近相同;以鲜重计的总淀粉含量,4个品种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以干重计的总淀粉含量的变化则4个品种表现不一致。研究初步揭示了木薯块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积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木薯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被引量:48
7
作者 林美娟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17-119,123,共4页
以碘为显色剂,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碘-直链淀粉和碘-支链淀粉复合物的吸收光谱,选择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29 nm和463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3 nm和738 nm,并依据回归方程求出直链... 以碘为显色剂,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碘-直链淀粉和碘-支链淀粉复合物的吸收光谱,选择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29 nm和463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3 nm和738 nm,并依据回归方程求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的含量在10~60 mg/L、支链淀粉在60~20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光度法测定 鲜食玉米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淀粉含量 吸收 回归方程 不同品种 比耳定律 显色剂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软枣猕猴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1 位作者 谷昊 隨晓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43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软枣猕猴桃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63%,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4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总黄酮 波长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高铁酸盐溶液中Fe(Ⅵ)和Fe(Ⅳ)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国亭 贾汉东 +1 位作者 鲍改玲 高玉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 ,选用560、605、669nm三波长消除Fe(Ⅵ)对Fe(Ⅳ)的干扰而测定Fe(Ⅳ)的浓度 ,选用507、695.8nm双波长消除Fe(Ⅳ)对Fe(Ⅵ)的干扰而测定Fe(Ⅵ)的浓度 ;该法快速、准确、可靠 ,回收率可以达到99 %~102 % ;对于多种高铁酸盐... 采用分光光度法 ,选用560、605、669nm三波长消除Fe(Ⅵ)对Fe(Ⅳ)的干扰而测定Fe(Ⅳ)的浓度 ,选用507、695.8nm双波长消除Fe(Ⅳ)对Fe(Ⅵ)的干扰而测定Fe(Ⅵ)的浓度 ;该法快速、准确、可靠 ,回收率可以达到99 %~102 % ;对于多种高铁酸盐共存时的测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溶液 铁(Ⅵ) 铁(Ⅳ) 同时测定 波长 波长 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藤茶中的总黄酮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建兰 郑红岩 +2 位作者 于华忠 高梦 刘同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6-878,共3页
采用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的总黄酮,以A1C1。为显色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别在波长为λ1=310nm和λ2=340nm处测定吸光度A时,△A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在4~24μg/mI。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 采用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的总黄酮,以A1C1。为显色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别在波长为λ1=310nm和λ2=340nm处测定吸光度A时,△A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在4~24μg/mI。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为99.45%~100.98%,精密度(RSD)为1.16%(n=6)。该法操作快捷、准确,可用于藤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陈 何正标 +5 位作者 王敏 何鸿雁 陈芳 夏春苗 唐和清 朱丽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1-40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有机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在选定的一对工作波长下测定相同浓度不同pH值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所推导的公式作图求得pKa(或pKb)。利用本方法测定了甲基橙...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有机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在选定的一对工作波长下测定相同浓度不同pH值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所推导的公式作图求得pKa(或pKb)。利用本方法测定了甲基橙、溴甲酚绿、苯酚和苯胺等多种常见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结果十分满意。与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相比,双波长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光度法 有机弱酸弱碱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黑玉米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张维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黑玉米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14%,RSD=1.24%(n=5),结果表明,黑玉米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53%,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关键词 黑玉米花粉 总黄酮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重油中的钴、镍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继平 刘立行 +1 位作者 李萍 刘广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2-3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同时测定两组分的新方法,即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该法同时进行两组的标准加入,以两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又互为参比波长,以一套吸光度数据同时完成两个组分的测定。本法已用于重油中钴、镍的同时测... 本文提出一种同时测定两组分的新方法,即双波长K系数-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该法同时进行两组的标准加入,以两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又互为参比波长,以一套吸光度数据同时完成两个组分的测定。本法已用于重油中钴、镍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K系数 光度法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组分溶液中甲基橙和乙基橙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耀强 高灿 +2 位作者 刘海宁 叶秀深 吴志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25-2829,共5页
甲基橙和乙基橙结构高度相似,双组分体系中甲基橙和乙基橙浓度的分析比较困难。本文研究了双组分染料体系中甲基橙(MO)和乙基橙(EO)浓度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λ=429.00和469.50nm,pH 12的条件下,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 甲基橙和乙基橙结构高度相似,双组分体系中甲基橙和乙基橙浓度的分析比较困难。本文研究了双组分染料体系中甲基橙(MO)和乙基橙(EO)浓度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λ=429.00和469.50nm,pH 12的条件下,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体系中MO和EO的浓度,并考察了溶液中共存Na+和Cl-对测定的影响。线性相关方程为:A429=0.003 47+0.061 cM+0.056 46 cE;A469.50=0.002 8+0.074 37 cM+0.083 94 cE,加标回收率基本大于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aCl的加入对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甲基橙 乙基橙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转化液中苯乙酮和肉桂酸的含量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丽 韦一萍 刘雄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6-337,359,共3页
采用等吸收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以肉桂酸为底物,微生物转化合成苯乙酮转化液中的肉桂酸和苯乙酮,并进行直接定量分析。选择菌体发酵液作参比,检测波长分别为249nm和298nm。苯乙酮的检出限为0.22μg·mL-1(S/N=3),肉桂酸的检... 采用等吸收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以肉桂酸为底物,微生物转化合成苯乙酮转化液中的肉桂酸和苯乙酮,并进行直接定量分析。选择菌体发酵液作参比,检测波长分别为249nm和298nm。苯乙酮的检出限为0.22μg·mL-1(S/N=3),肉桂酸的检出限为0.24μg·mL-1(S/N=3)。两者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24%;平均回收率为104.17%和9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紫外光度法 生物转化液 苯乙酮 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双指示剂双波长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铬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法菊 苗延虹 +1 位作者 陈玉静 徐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4-236,共3页
利用稀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对氯酸钾氧化甲基绿和结晶紫褪色的反应有较强催化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550nm和620nm波长处非催化体系和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计算ΔA值,建立双指示剂双波长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测定食品中铬的方法。结果表明... 利用稀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对氯酸钾氧化甲基绿和结晶紫褪色的反应有较强催化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550nm和620nm波长处非催化体系和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计算ΔA值,建立双指示剂双波长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测定食品中铬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mL,回收率在98.3%~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线性范围为0.045~0.200μg/mL,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小儿退烧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钰明 陈晓峰 +1 位作者 陈瑶 陈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8,共4页
建立用双波长等吸收度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等吸收点波长232.5nm,252.0nm为乙酰水杨酸的测定波长;同样,选择乙酰水杨酸的等吸收点波长243.5nm,283.5nm为对乙酰氨基酚... 建立用双波长等吸收度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等吸收点波长232.5nm,252.0nm为乙酰水杨酸的测定波长;同样,选择乙酰水杨酸的等吸收点波长243.5nm,283.5nm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波长.乙酰水杨酸的回归方程为A=0.03218C+0.00277,r=0.9999;对乙酰氨基酚的回归方程为A=0.05396C+0.00561,r=0.9999.样品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9.10%和102.37%(n=3).乙酰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是99.52%,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是99.71%.本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用于小儿退烧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同时测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水杨酸 波长光度法 小儿退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二劳 史可 +3 位作者 郭建红 贾楠 赵三虎 范建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730,共3页
建立了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含量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表明,以Al(NO3)3为显色剂,在测定波长为510nm,参比波长为590nm的条件下,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差值△A在8.0~40.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回收率为98... 建立了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含量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表明,以Al(NO3)3为显色剂,在测定波长为510nm,参比波长为590nm的条件下,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差值△A在8.0~40.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回收率为98.75%~102.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总黄酮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小玲 孙家娟 张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4-77,共4页
提出了在高氯酸介质中 ,以 4 (4 ,5 二甲基噻唑偶氮 ) 1 ,3 二氨基苯(DMTADAB)为显色剂 ,应用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钴 (II)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钴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蓝绿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 60 0nm和43 5nm... 提出了在高氯酸介质中 ,以 4 (4 ,5 二甲基噻唑偶氮 ) 1 ,3 二氨基苯(DMTADAB)为显色剂 ,应用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钴 (II)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钴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蓝绿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 60 0nm和43 5nm处分别有正负两个吸收峰 ,且正负峰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钴浓度线性相关 ,钴在 0~ 0 .4μg/mL浓度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利用双波长叠加的方法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56× 1 0 5 L/ (mol·cm) ,灵敏度较单波长测定提高约 1 .7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叠加 光度法 含量测定 显色剂 摩尔吸系数 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汞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贵珠 曲加新 +2 位作者 杨万龙 何锡文 史慧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6-88,共3页
基于卟啉试剂TAPP与Pb ̄(2+)、Hg ̄(2+)在碱性介质中有灵敏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Pb、Hg的新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59×10 ̄5和4.32×10 ̄5mol ̄(-1)&... 基于卟啉试剂TAPP与Pb ̄(2+)、Hg ̄(2+)在碱性介质中有灵敏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Pb、Hg的新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59×10 ̄5和4.32×10 ̄5mol ̄(-1)·cm ̄(-1)·L;可同时测定1:5~10:1范围内的Pb和Hg,用于水中Pb和Hg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波长 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