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洪伟
丁亚林
+1 位作者
马迎军
陈卫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3-1294,共12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点目标弱目标探测的需求,设计了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为提高其目标探测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该系统采用高阶非球面,减少系统镜片数量,提高系统透过率,同时校正轴上、轴外像差及高级像差,提高系统成像质...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点目标弱目标探测的需求,设计了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为提高其目标探测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该系统采用高阶非球面,减少系统镜片数量,提高系统透过率,同时校正轴上、轴外像差及高级像差,提高系统成像质量;采用光学被动消热差方式,实现了光学系统-40~60℃的无热化设计。采用旋转电磁铁为驱动元件,实现了80 ms大/小视场切换速度以确保目标在视场切换过程中不丢失。采用电限位、机械限位以及磁力锁紧机构作为限位组件,实现了大/小视场切换后光轴晃动小于两个像素的稳定精度。设计结果表明,该红外成像告警系统光机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成像质量好,满足目标探测要求,在红外成像告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波段系统
双
视场
系统
旋转电磁铁驱动
光轴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共光路光学系统
被引量:
20
2
作者
张葆
崔恩坤
洪永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5-401,共7页
考虑红外多波段双视场共光路系统多谱段色差严重且能量透过率低,本文设计了结构简单的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双视场折射系统,实现了成像系统的功能多样性。该系统采用了320pixel×240pixel红外中波和长波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通过引...
考虑红外多波段双视场共光路系统多谱段色差严重且能量透过率低,本文设计了结构简单的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双视场折射系统,实现了成像系统的功能多样性。该系统采用了320pixel×240pixel红外中波和长波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通过引入非球面元件提高了系统校正像差的能力,实现了镜片组的结构性调整。系统包括变焦和二次成像两个子系统,其中变焦系统短焦距为50mm,长焦距为200mm,满足100%冷阑匹配。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17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在中波处大于0.5,在长波处两个视场下都接近衍射极限;另外80%左右的能量都能被集中在一个像元上,光谱透过率均匀,且无严重的冷反射现象。优化后的光学系统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以及成像效果好等优点,在机载光电侦察跟踪设备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
系统
双
视场
系统
双波段系统
共光路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由曲面双波段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旭
李艳红
+2 位作者
张远健
朱大略
张智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5-1202,共8页
在航空遥感领域中,双波段光学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学系统。与单一波段光学系统相比,双波段系统可以同时探测到背景信号和目标信号,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信息。采用离轴反射系统这一方案与折射系统相比,在满足更长焦距的同时,又能实现光学...
在航空遥感领域中,双波段光学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学系统。与单一波段光学系统相比,双波段系统可以同时探测到背景信号和目标信号,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信息。采用离轴反射系统这一方案与折射系统相比,在满足更长焦距的同时,又能实现光学系统小型化的目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反射系统作为设计蓝本,能够获得如下优点:视场角更大,光路容易折叠,系统成像质量高,能够达到高分辨率成像以及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本文采用动态光学理论对系统初始结构进行求解并通过对系统元件的倾斜与偏移计算获得离轴系统,系统引入自由曲面获得更加优质的成像质量。系统参数如下:焦距为2000 mm,相对孔径为1/2,视场角为6°×1°,工作波段为3~5μm与8~12μm,选用法国Sofradir公司生产的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非制冷型探测器;设计结果表明,加入自由曲面后系统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系统在整个工作波段内MTF值在14 lp≥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系统
动态光学
离轴反射
系统
自由曲面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孔径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被引量:
16
4
作者
白瑜
廖志远
+5 位作者
廖胜
任栖峰
陈为
林妩媚
邢廷文
蒋亚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320×256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320×256长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共孔径消热差折反射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7~4.8μm,长波7.7~11.7μm,环境温度10~40℃下工作,其焦距为292mm...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320×256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320×256长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共孔径消热差折反射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7~4.8μm,长波7.7~11.7μm,环境温度10~40℃下工作,其焦距为292mm,视场角为1.56°×1.875°,F/#为1.93,满足100%冷光阑效率。设计的系统共用主镜、次镜和准直镜组,利用分光镜实现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分光,后接各自的校正镜组校正剩余像差。给出了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工程设计时需考虑的一些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机械材料和分配光焦度,实现了两路系统在10~40℃环境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该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可加工性好、装配难度小、工程可实施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
系统
双
波段
成像
系统
共孔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元球透镜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白剑
尉志军
+2 位作者
牛爽
侯西云
徐建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提出了利用带二元光学元件的球透镜实现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在蓝宝石球透镜中部引入二元光学元件,有效校正了色差及球差;同时利用谐衍射设计,使可见/紫外双波段共用同一二元光学元件。利用光纤面板对像面的补偿,既校正了...
提出了利用带二元光学元件的球透镜实现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在蓝宝石球透镜中部引入二元光学元件,有效校正了色差及球差;同时利用谐衍射设计,使可见/紫外双波段共用同一二元光学元件。利用光纤面板对像面的补偿,既校正了场曲,又满足半视场0~15°为可见波段,15~35°为紫外波段的实际应用需求。完成了在蓝宝石平面基底上最小线宽为10μm的八台阶二元元件的制作。所研制的系统经测试,在F数为1的条件下,弥散斑小于60μm,与传统的球透镜相比,光斑缩小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元件
球透镜
双
波段
光学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器融合跟踪系统
被引量:
1
6
作者
潘平俊
冯新喜
+2 位作者
刘英坤
孙鹏
李鸿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利用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测到的目标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推导出目标的伪距离量测信息,使得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变为可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将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得到的局部航迹进行融合,并将每次融合...
利用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测到的目标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推导出目标的伪距离量测信息,使得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变为可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将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得到的局部航迹进行融合,并将每次融合估计的结果反馈给局部传感器,使得融合中心达到最优性能的同时,减小了雷达和红外局部估计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①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利用目标的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地跟踪,跟踪精度较高;②带反馈的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局部传感器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双
波段
红外探测
系统
红外光谱辐射功率
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7
作者
赵进豪
褚云汉
李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双波段HgCdTe热成像系统 ,对室温、中温及高温目标均有较高的光谱匹配因数 (α 0 .5 3)。这大大改进提高了单波段长波热像仪对中高温目标的光谱匹配因数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波段
热成像
系统
光谱匹配因数
红外探测器
适应天气变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
17
8
作者
赵志刚
王鑫
+3 位作者
彭廷海
赵灿兵
夏丽昆
周游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2-319,共8页
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同时获得中波、长波两个大气窗口的红外辐射信息,同时具有两种单波段成像技术的优点。通过优势互补,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够提高装备对各种复杂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各类作战任务的成功率。在过去...
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同时获得中波、长波两个大气窗口的红外辐射信息,同时具有两种单波段成像技术的优点。通过优势互补,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够提高装备对各种复杂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各类作战任务的成功率。在过去二十几年中,欧美主要国家实现了从双探测器双波段成像到单探测器双波段成像的发展及批量装备,目前正向更高分辨率、更远作用距离的方向发展。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各类主战装备对不同的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各类搜索跟踪识别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识别成功率。此外,可以通过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获取目标的温度、光谱特性等特征信息,可用于反干扰、反伪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波段
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探测器
双
波段
光学
系统
图像融合
复杂环境适应性
探测识别成功率
目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洪伟
丁亚林
马迎军
陈卫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3-129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5190552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2019JQ-295)。
文摘
针对复杂环境下远距离点目标弱目标探测的需求,设计了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为提高其目标探测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该系统采用高阶非球面,减少系统镜片数量,提高系统透过率,同时校正轴上、轴外像差及高级像差,提高系统成像质量;采用光学被动消热差方式,实现了光学系统-40~60℃的无热化设计。采用旋转电磁铁为驱动元件,实现了80 ms大/小视场切换速度以确保目标在视场切换过程中不丢失。采用电限位、机械限位以及磁力锁紧机构作为限位组件,实现了大/小视场切换后光轴晃动小于两个像素的稳定精度。设计结果表明,该红外成像告警系统光机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成像质量好,满足目标探测要求,在红外成像告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波段系统
双
视场
系统
旋转电磁铁驱动
光轴精度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dual-band system
dual-FOV system
rotary electromagnet drive
optical axis accuracy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共光路光学系统
被引量:
20
2
作者
张葆
崔恩坤
洪永丰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5-401,共7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09CB2400603B)
中国科学院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Y2HCISR126
Y2HCISR123)
文摘
考虑红外多波段双视场共光路系统多谱段色差严重且能量透过率低,本文设计了结构简单的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双视场折射系统,实现了成像系统的功能多样性。该系统采用了320pixel×240pixel红外中波和长波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通过引入非球面元件提高了系统校正像差的能力,实现了镜片组的结构性调整。系统包括变焦和二次成像两个子系统,其中变焦系统短焦距为50mm,长焦距为200mm,满足100%冷阑匹配。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17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在中波处大于0.5,在长波处两个视场下都接近衍射极限;另外80%左右的能量都能被集中在一个像元上,光谱透过率均匀,且无严重的冷反射现象。优化后的光学系统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以及成像效果好等优点,在机载光电侦察跟踪设备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
系统
双
视场
系统
双波段系统
共光路
系统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infrared system
dual-FOV system
dual-band system
common-path system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由曲面双波段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旭
李艳红
张远健
朱大略
张智强
机构
吉林东光精密机械厂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5-1202,共8页
文摘
在航空遥感领域中,双波段光学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学系统。与单一波段光学系统相比,双波段系统可以同时探测到背景信号和目标信号,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信息。采用离轴反射系统这一方案与折射系统相比,在满足更长焦距的同时,又能实现光学系统小型化的目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反射系统作为设计蓝本,能够获得如下优点:视场角更大,光路容易折叠,系统成像质量高,能够达到高分辨率成像以及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本文采用动态光学理论对系统初始结构进行求解并通过对系统元件的倾斜与偏移计算获得离轴系统,系统引入自由曲面获得更加优质的成像质量。系统参数如下:焦距为2000 mm,相对孔径为1/2,视场角为6°×1°,工作波段为3~5μm与8~12μm,选用法国Sofradir公司生产的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非制冷型探测器;设计结果表明,加入自由曲面后系统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系统在整个工作波段内MTF值在14 lp≥0.3。
关键词
双波段系统
动态光学
离轴反射
系统
自由曲面
轻量化设计
Keywords
dual-bandsystem
dynamic optical theory
off-axis reflection
free-form surface
light weight design
分类号
O435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孔径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被引量:
16
4
作者
白瑜
廖志远
廖胜
任栖峰
陈为
林妩媚
邢廷文
蒋亚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0874181)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
文摘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320×256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320×256长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共孔径消热差折反射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7~4.8μm,长波7.7~11.7μm,环境温度10~40℃下工作,其焦距为292mm,视场角为1.56°×1.875°,F/#为1.93,满足100%冷光阑效率。设计的系统共用主镜、次镜和准直镜组,利用分光镜实现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分光,后接各自的校正镜组校正剩余像差。给出了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工程设计时需考虑的一些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机械材料和分配光焦度,实现了两路系统在10~40℃环境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该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可加工性好、装配难度小、工程可实施性强。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
系统
双
波段
成像
系统
共孔径结构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dual band imaging system
common aperture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元球透镜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白剑
尉志军
牛爽
侯西云
徐建锋
机构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F60877008)
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10Z206)
文摘
提出了利用带二元光学元件的球透镜实现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在蓝宝石球透镜中部引入二元光学元件,有效校正了色差及球差;同时利用谐衍射设计,使可见/紫外双波段共用同一二元光学元件。利用光纤面板对像面的补偿,既校正了场曲,又满足半视场0~15°为可见波段,15~35°为紫外波段的实际应用需求。完成了在蓝宝石平面基底上最小线宽为10μm的八台阶二元元件的制作。所研制的系统经测试,在F数为1的条件下,弥散斑小于60μm,与传统的球透镜相比,光斑缩小了1/3。
关键词
二元光学元件
球透镜
双
波段
光学
系统
Keywords
BOE
Spherical lens
Dual-band optical system
分类号
TN2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H7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器融合跟踪系统
被引量:
1
6
作者
潘平俊
冯新喜
刘英坤
孙鹏
李鸿艳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9-493,共5页
文摘
利用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测到的目标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推导出目标的伪距离量测信息,使得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变为可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将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得到的局部航迹进行融合,并将每次融合估计的结果反馈给局部传感器,使得融合中心达到最优性能的同时,减小了雷达和红外局部估计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①单站红外探测系统利用目标的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地跟踪,跟踪精度较高;②带反馈的布式估计融合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局部传感器的跟踪精度。
关键词
雷达
双
波段
红外探测
系统
红外光谱辐射功率
带反馈的分布式估计融合
Keywords
radar
infrared sensor with dual bands
infrared radiation power
the distributed fusion with feedback
分类号
TN95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7
作者
赵进豪
褚云汉
李茜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文摘
计算了双波段 (3~ 5 μm ,8~ 1 4 μm)HgCdTe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系统 ,在不同天气 (晴、小雨、轻雾 )条件下 ,对不同温度 (T =30 0 ,5 0 0 ,80 0 ,1 0 0 0K)目标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并与长波 (8~ 1 4 μm)热成像系统光匹配因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双波段HgCdTe热成像系统 ,对室温、中温及高温目标均有较高的光谱匹配因数 (α 0 .5 3)。这大大改进提高了单波段长波热像仪对中高温目标的光谱匹配因数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
双
波段
热成像
系统
光谱匹配因数
红外探测器
适应天气变化能力
Keywords
double wave band thermal imaging systems, spectral matching factor, ability to adapt weather change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
17
8
作者
赵志刚
王鑫
彭廷海
赵灿兵
夏丽昆
周游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昆明物理研究所
陆军装备部驻重庆地区军事代表局驻昆明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2-319,共8页
文摘
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同时获得中波、长波两个大气窗口的红外辐射信息,同时具有两种单波段成像技术的优点。通过优势互补,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能够提高装备对各种复杂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各类作战任务的成功率。在过去二十几年中,欧美主要国家实现了从双探测器双波段成像到单探测器双波段成像的发展及批量装备,目前正向更高分辨率、更远作用距离的方向发展。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各类主战装备对不同的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各类搜索跟踪识别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识别成功率。此外,可以通过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获取目标的温度、光谱特性等特征信息,可用于反干扰、反伪装。
关键词
双
波段
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探测器
双
波段
光学
系统
图像融合
复杂环境适应性
探测识别成功率
目标温度
Keywords
dual-band infrared technology
infrared detector
dual-band optical system
image fusion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probability
target temperature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成像告警系统设计
张洪伟
丁亚林
马迎军
陈卫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外双波段双视场共光路光学系统
张葆
崔恩坤
洪永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自由曲面双波段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杨旭
李艳红
张远健
朱大略
张智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共孔径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白瑜
廖志远
廖胜
任栖峰
陈为
林妩媚
邢廷文
蒋亚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二元球透镜可见/紫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白剑
尉志军
牛爽
侯西云
徐建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雷达与双波段红外探测器融合跟踪系统
潘平俊
冯新喜
刘英坤
孙鹏
李鸿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双波段热成像系统光谱匹配因数
赵进豪
褚云汉
李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外中长波双波段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赵志刚
王鑫
彭廷海
赵灿兵
夏丽昆
周游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