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双波段图像融合处理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毅 倪国强 李勇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报道了自主研制成功的以TMS32 0C6 2 0 1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为核心的高速数字图像融合系统。由于采用了最新高性能DSP及多种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化结构设计 ,因此该系统可以灵活地应用多种融合算法实现可见光———长波红外双通道数字... 报道了自主研制成功的以TMS32 0C6 2 0 1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为核心的高速数字图像融合系统。由于采用了最新高性能DSP及多种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化结构设计 ,因此该系统可以灵活地应用多种融合算法实现可见光———长波红外双通道数字图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融合处理 ,同时具备手动的像素平移配准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双波段图像融合处理机 图像融合 实时数字图像处理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显著性的双波段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彭海 赵巨峰 +3 位作者 冯华君 徐之海 李奇 陈跃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09-2115,共7页
为了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中保留更多有效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显著性分析的融合方法.通过区域分割以及多分辨率对比度分析,获得图像的尺度不变区域显著性图(RSISM).利用RSISM能够有效表达区域的显著性特征,合理区分不同性质的区域;... 为了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中保留更多有效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显著性分析的融合方法.通过区域分割以及多分辨率对比度分析,获得图像的尺度不变区域显著性图(RSISM).利用RSISM能够有效表达区域的显著性特征,合理区分不同性质的区域;根据RSISM划分显著性区域、背景区域及中间区域,对各区域制定相异融合规则,并在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变换域上融合双波段图像.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好地保留显著性区域的红外特征及其他区域的细节信息,同时对背景热辐射干扰不敏感,有较好融合效果,并能够拓展应用于动态图像的融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图像融合 区域显著性分析 NSCT变换 区域分割 多尺度分析 动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小波局部对比度与图像融合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同武勤 凌永顺 +2 位作者 杨华 马东辉 朱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0-232,共3页
针对红外热成像中目标识别和跟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状小波变换的局部对比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多尺度树状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已配准的源图像在相应的能量准则下进行分解,克服了小波变换的移变性;对于分解后的低频子图像采用加权平均... 针对红外热成像中目标识别和跟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状小波变换的局部对比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多尺度树状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已配准的源图像在相应的能量准则下进行分解,克服了小波变换的移变性;对于分解后的低频子图像采用加权平均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子图像采用局部对比度量测的融合规则,融合图像既保持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又滤去了红外成像中的各类噪声。采用交叉分辨力评价算子量测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衬比度;通过仿真及基于客观的图像融合评价标准,分别从信息熵、标准差、平均梯度和交叉熵四个参数对图像融合效果进行评估,证明了对于双波段红外辐射图像的融合,提出的融合算法优于小波融合算法、形态学区域分割融合算法。算法尤其适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目标识别和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段红外图像树状小波图像融合交叉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海空背景下红外弱点目标识别性能的理论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治国 王江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针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的实际需要,对改善海空背景下红外弱点目标识别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对舰载红外警戒系统中弱点目标识别的技术难点及点目标场景图像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海空背景下红外弱点目标识别性能的3种方法.
关键词 海空背景 舰载红外警戒系统 红外弱点目标 目标识别 背景预测 抑制方法 红外双波段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