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智强 王平 +1 位作者 李玉辉 庞云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43,共10页
探究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地貌结构和演化特征,为该保护区防治水土流失、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规划生态环境等提供地貌学依据,为滇中其他类似保护区及水源地开展地貌特征研究提供方法参考。在ArcGIS平台上基于ALOS DEM数据对海拔... 探究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地貌结构和演化特征,为该保护区防治水土流失、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规划生态环境等提供地貌学依据,为滇中其他类似保护区及水源地开展地貌特征研究提供方法参考。在ArcGIS平台上基于ALOS DEM数据对海拔、起伏度、坡度、坡向、面积高程积分值、地形剖面等地貌参数进行分析。保护区海拔1930~2552 m,平均2105 m;地形起伏度0~622 m,平均212 m;坡度0°~61.5°,平均15.4°;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的占比分别为26.45%、24.67%、24.81%、23.06%;面积高程积分值0.220~0.538,平均0.374;层状地貌发育,有三级剥蚀面和一级堆积地貌面,海拔分别为2520、2350、2200和1930 m。保护区以小起伏亚高山(50.21%)、中海拔和亚高海拔丘陵(46.88%)为主;山地、丘陵与盆地相间分布;以缓坡(38.87%)和斜坡(32.73%)为主,各类坡向占比较均匀,在23%~26%之间;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晚期阶段,地表动力过程和土壤侵蚀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地貌类型 坡度 坡向 面积高程积分值 地形剖面 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