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化分离过程的新探索──双水相分配与相关技术的集成化 被引量:34
1
作者 林东强 朱自强 +1 位作者 姚善泾 梅乐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探讨了双水相分配与相关技术 (如电泳、层析、温度诱导相分离、亲和技术、磁场作用、超声波作用等 )的集成化过程 ,阐述了生化分离过程中集成化的趋势和优势 .不同的生化分离技术通过有效的组合 ,实现集成化 ,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叉、渗透... 探讨了双水相分配与相关技术 (如电泳、层析、温度诱导相分离、亲和技术、磁场作用、超声波作用等 )的集成化过程 ,阐述了生化分离过程中集成化的趋势和优势 .不同的生化分离技术通过有效的组合 ,实现集成化 ,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解决了单一技术本身存在的难点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分离效率 ,并对形成新分离过程提供了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分配 集成化 分离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分配技术提取生物小分子的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自强 关怡新 李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4,共6页
近来,双水相分配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评述了用这项技术提取生物小分子(抗生素、氨基酸)的最新进展。考察了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盐种类、结线长度、相比及添加剂对生物物质在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的影响,还进行了模拟料液与不同批... 近来,双水相分配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评述了用这项技术提取生物小分子(抗生素、氨基酸)的最新进展。考察了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盐种类、结线长度、相比及添加剂对生物物质在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的影响,还进行了模拟料液与不同批次发酵液的对比实验。探讨了生物小分子在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机理。对其工业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双水相分配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氨基酸 双水相分配技术 提取 生物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质膜的纯化及质膜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磊 聂燕芳 +3 位作者 高元媛 曹燕 李云锋 王振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7,共7页
采用双水相分配法和离心法对水稻叶片的细胞质膜进行了纯化.选用聚合物Dextran T 500/PEG 3350质量分数分别为6.1%、6.2%、6.3%、6.4%、6.5%的双水相体系,对3次分配后的细胞质膜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细胞质膜标志酶H+-ATPase的... 采用双水相分配法和离心法对水稻叶片的细胞质膜进行了纯化.选用聚合物Dextran T 500/PEG 3350质量分数分别为6.1%、6.2%、6.3%、6.4%、6.5%的双水相体系,对3次分配后的细胞质膜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细胞质膜标志酶H+-ATPase的活性测定、柠檬酸铅-醋酸铀双染色及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为6.3%的双水相体系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质膜微囊,且随分配次数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少其他内膜的污染,其质膜标志酶VO34--ATPase的相对活性高达93.5%.粗质膜经过3次两相分配后的蛋白质产率为2.73%.非离子型去垢剂Brij 58对质膜H+-ATPase的活性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质膜微囊封闭性较好,主要为正向型质膜微囊.质膜蛋白质经增溶缓冲液溶解及1-D SDS-PAGE的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质膜有效减少了特定蛋白质条带的丰度,使蛋白质条带的分布更为均匀.双向电泳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质膜双向电脉图谱具有低背景、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优点,为进一步的水稻质膜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膜 双水相分配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