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噻吩双水杨醛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小兰 钟国清 梁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9-1402,1434,共5页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和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噻吩双水杨醛Schiff碱化合物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席夫碱,而5,5'-亚甲基双水杨醛由水杨醛和三...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和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噻吩双水杨醛Schiff碱化合物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席夫碱,而5,5'-亚甲基双水杨醛由水杨醛和三聚甲醛缩合制得。元素分析和质谱结果证实,该Schiff碱的分子式为C39H30N6O2S2,红外光谱和1HNMR确证了其结构。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该Schiff碱对4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质量浓度为1.5 g/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达15.0 mm,其抑菌活性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 双水杨醛席夫碱 抑菌活性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电荷转移型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及其Zn(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3 位作者 阚玉和 仇永清 朱东霞 王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76-1879,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 ( DFT)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 Zn( )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 ( FF)方法 ,计算标题化合物体系的非线性光学 ( NLO)系数 ,... 用密度泛函理论 ( DFT) B3 LYP方法 ,在 6-3 1 G( 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 Zn( )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 ( FF)方法 ,计算标题化合物体系的非线性光学 ( NLO)系数 ,并与其独立的对称分子片结构进行比较 .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TD-DFT)计算各体系的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 ,两个单席夫碱分子片结合为双席夫碱时 ,二阶及三阶 NLO系数明显增大 ,且 γ比 β显著 .双键桥连 Zn配合物 1 a的 β,γ值均小于相应配体 ,而单键桥连 Zn配合物 2 a的 β和γ值大于相应配体 ,说明金属 Zn在完全共轭和局域共轭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荷转移 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席夫碱 Zn(Ⅱ)配合物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性质 DFT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B3LYP/F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敏感膜Cu(Ⅱ)离子选择性电极及SCN^-的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巩春侠 魏小平 李建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0-954,共5页
用水杨醛和邻苯二胺合成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SPS),将其作为中性载体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出能斯特响应铜(Ⅱ)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于SCN-的测定。SCN-浓度在1.0×10-6~1.0×10-2mol/L之间时该电极对其具... 用水杨醛和邻苯二胺合成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SPS),将其作为中性载体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出能斯特响应铜(Ⅱ)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于SCN-的测定。SCN-浓度在1.0×10-6~1.0×10-2mol/L之间时该电极对其具有能斯特响应,检测下限为4.0×10-7mol/L。在pH值为3.5~4.6的SCN-溶液中,电极的响应时间均小于30s。电极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已用于废水中SCN-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 离子选择性电极 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 碳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钴(Ⅲ)配合物[Co(L)(AcOH)(H_2O)]_2·(ClO_4)_2·H_2O溶剂热法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莉 王娓 +3 位作者 张义东 郭晶晶 张淑华 张秀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4-528,共5页
合成了一种钴(III)配合物[Co(L)(AcOH)(H2O)]2·(ClO4)2·H2O[H2L=乙二胺缩-3-乙氧基水杨醛双席夫碱](1)。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 合成了一种钴(III)配合物[Co(L)(AcOH)(H2O)]2·(ClO4)2·H2O[H2L=乙二胺缩-3-乙氧基水杨醛双席夫碱](1)。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123 5(2)nm,b=1.309 1(3)nm,c=2.197 2(4)nm,α=98.37(3)°,β=96.25(3)°,γ=112.05(3)°,V=2.915 7(10)nm3,Z=2,D c=1.366 g/cm3,GOOF=0.994,R1=0.071 0,wR2=0.204 2。标题化合物分子1是由金属钴(III)离子与AcOH配体中1个O原子,水分子中的1个O原子以及配体L2-中的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配位而成。化合物1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二聚体,通过C—H…O弱氢键作用形成3-D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Ⅲ)配合物 乙二胺缩3-乙氧基水杨醛席夫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