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娄五斌 张卫星 +1 位作者 员丽 张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83-19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HFOV... 目的比较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和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HFOV组33例,DuoPAP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创呼吸支持前、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h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OI),72h内呼吸暂停发生率、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猪肺磷脂注射液重复使用率、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发病时间、胎龄、产前使用激素情况、猪肺磷脂注射液使用时间、剖宫产率及RD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_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PaO_2、PaCO_2及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PaCO_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在PaO_2及OI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NHFO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Duo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与DuoPAP组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猪肺磷脂注射液重复使用率、肺气漏、BPD、NEC、PVL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DS的初始治疗中,NHFOV与DuoPAP相比可以更好减少CO2潴留和呼吸暂停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模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在儿童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4
2
作者 吴峤微 吉山宝 +1 位作者 林嘉 诸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在呼吸衰竭儿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根据通气模式分为定容模式下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在呼吸衰竭儿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儿根据通气模式分为定容模式下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组(31例)和BIPAP组(43例),比较两组呼吸机通气后3 d内的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O2)、氧合指数(PaO2/FiO2,P/F)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和患儿预后。结果:两种通气模式对动脉血p H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BIPAP组的PO2、P/F值高于SIMV组(P <0.01),PCO2值低于SIMV组(P <0.05)。BIPAP组的pH值、PO2、P/F值在通气第2天即得到改善(P <0.05),而PCO2在通气第3天才出现明显改善(P <0.05);SIMV组通气第1、2天的PO2和P/F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到第3天才有明显升高(P <0.01);而PCO2和pH值在第2天就有改善,p H值升高(P <0.01),PCO2降低(P <0.05)。两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SIMV组有3例气胸而BIPAP组未发生,BIPAP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好转率高于SIMV组(P <0.05)。结论:BIPAP模式比容量控制的SIMV更利于改善氧合,其肺保护作用亦优于SI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并发症Meta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唐玉英 李涛 +2 位作者 付生军 黄莉 杨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ver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ver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集BiPAP和NCPAP治疗早产儿RDS的RCT文献。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BiPAP和NCPAP的治疗失败率、氧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纳入571例患儿,BiPAP组289例,NCPAP组282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BiPAP组治疗失败率低于NCPAP组,OR=0.42(95%CI:0.20~0.89),按出生体重行亚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的1篇文献两组治疗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9(95%CI:0.51~4.33);BiPAP组较NCPAP组显著提高呼吸支持后12 h和24 h PaO2,MD分别为6.88 mmHg(95%CI:4.38~9.38)和6.36 mmHg(95%CI:4.80~7.92);显著降低呼吸支持后12 h和24 h PaCO2,MD分别为-5.00 mmHg(95%CI:-5.75^-4.25)和-5.39 mmHg(95%CI:-6.18^-4.6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0.34~1.6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BiPAP和NCPA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治疗早产儿RDS疗效优于NCPAP,且并发症发生率与NCPAP相当,但Bi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仍需积累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江涛 熊慧群 +1 位作者 陈虹 唐小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01月至2005年0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行口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采用同步/时间比例(S/TD)通气模式,吸气压(...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01月至2005年0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行口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采用同步/时间比例(S/TD)通气模式,吸气压(IPAP)16—26cmH2O(1cmH2O=0.098kPa),呼气压(EPAP)4~8cmH2O。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气改变等指标。结果64例患者中,5例病情加重改为经鼻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辅助通气;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余55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85.9%)。平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1.55h后,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等开始改善,24h症状评分均≤2分,平均上机时间76.5h。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对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此法,可减少并发症,挽救病人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急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侯传勇 任天成 +2 位作者 张明 许平 魏芳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90-2591,共2页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数据显示,80%的ACPE在急诊科就诊,其院内病死率达12%,1年病死率达40%。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无创通气可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数据显示,80%的ACPE在急诊科就诊,其院内病死率达12%,1年病死率达40%。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无创通气可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降低呼吸功耗。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是无创通气最常用的模式,在ACPE救治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对BiPAP应用的时机尚存一定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急诊科 应用 PULMONARY 缓解呼吸困难 ACPE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力 杨海波 温晓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710,共4页
机械通气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但也增加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风险。近年来,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通气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早产儿的呼吸支持。由于BiPAP交替提供两个压力水平,且两个... 机械通气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但也增加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风险。近年来,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通气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早产儿的呼吸支持。由于BiPAP交替提供两个压力水平,且两个压力相均允许自主呼吸,因此能更好的改善气体交换,提高氧合,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暂停等疾病中的作用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文章阐述BiPAP的工作原理,评价其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 呼吸支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戴立英 张健 王琍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65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DuoPAP组34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1例,采用气管插管-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65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DuoPAP组34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1例,采用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出气管插管技术,监测呼吸支持后1、12、24及72 h的血气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分别记录72 h两组呼吸暂停、肺气漏、重复应用PS及无创通气失败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uoPAP组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 h的OI均高于nCPAP组,PaCO2值均低于nCPAP组,PaO2也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 h大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uoPAP组72 h内无创通气失败、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气漏、重复使用P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uoPAP治疗NRDS与nCPAP相比能更快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国保 李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70-1571,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收集内科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治疗组46例在应用常规抗心源性肺水肿药物的同时联用BiPAPS/T30或BiPAP-Synchrony呼吸...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收集内科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治疗组46例在应用常规抗心源性肺水肿药物的同时联用BiPAPS/T30或BiPAP-Synchrony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46例只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2.6%。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
9
作者 张垚 潘登 +1 位作者 薛钋 彭传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73-1674,共2页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型睡眠呼吸综合征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呼吸机)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1例肺结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结果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呼吸机)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1例肺结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结果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结论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好,可提高PaO2、降低PaCO2,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结核 肺/合并症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效果的Meta分析与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滕文哲 陈虎 +2 位作者 石思瑶 程康耀 王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5,共9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被广泛运用于AECOPD患者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是BiPAP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存在着争议。...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被广泛运用于AECOPD患者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是BiPAP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存在着争议。目的系统评价BiPAP对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Medlin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BiPAP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10-01。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所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提取第一作者、国家、人群特征、年龄、样本量、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方式、试验组干预频率和时长、评价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呼吸频率(RR)、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信息。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哥本哈根临床试验中心开发的TSA v0.9完成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其中4篇为高质量等级文献,6篇为中等质量等级文献。试验组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MD=0.04,95%CI(0.03,0.04),P<0.05]、PaCO_(2)[MD=-7.22,95%CI(-8.20,-6.24),P<0.05]、PaO_(2)[MD=6.23,95%CI(5.31,7.14),P<0.05]、干预24 h内和24 h后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RR[MD=-3.85,95%CI(-4.36,-3.35),P<0.05]、气管插管率[RR=0.50,95%CI(0.32,0.78),P<0.05]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RR=5.95,95%CI(1.79,19.77),P<0.05]、面部皮肤受损发生率[RR=8.04,95%CI(1.92,33.76),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BiPAP治疗能明显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PaCO_(2)、PaO_(2)、RR和气管插管率。结论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但BiPAP治疗可能会提高如腹胀、面部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树云 李文华 +2 位作者 单慧敏 谢伟 谢伟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 i-level positive-pressur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B i-level)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VF)的临床疗效。方法ALVF患者30例,随机分为B i-level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 i-level positive-pressur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B i-level)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VF)的临床疗效。方法ALVF患者30例,随机分为B i-level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和24 h心率、呼吸、血压以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同时监测B i-level治疗组无创通气24 h前、后心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B i-level治疗组无创通气24 h后的心率和呼吸明显减慢(P<0.01),呼吸困难均改善,心功能均有进步,总有效率100%,通气24 h后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在相应治疗时间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 i-level治疗ALVF能够及时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孝钦 王兴祥 +1 位作者 丁晨彦 曾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随机分配入CPAP组(63例)和BIPAP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平均血压(MAP...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随机分配入CPAP组(63例)和BIPAP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平均血压(MAP)、PaO2、PaCO2、插管率、治疗有效率、恢复时间、住急诊监护室(E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进行疗效比较。结果BIPAP组患者恢复时间、住EICU时间与CPAP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初3hBIPAP组PaO2、HR和R的改善要快于CPAP组,但插管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ACPE治疗早期BIPAP比CPAP更快速、更有效,但最终治疗效果两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鼻)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亚清 严建平 +2 位作者 王宏 许武林 张珍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15-181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和PaCO2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和PaCO2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72h后的PaO2和PaCO2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均可显著提高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_2、降低PaCO_2(P<0.05)。且与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降低PaCO_2作用更显著。BiPAP通气能显著降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失败率(P<0.05)。结论:及时应用BiPAP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其气管插管率和治疗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小朋 宋燕燕 +3 位作者 张炼 陈艳艳 周媛莉 张庭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95例。早产儿中2013年1月31日前入选的早产儿呼吸策略为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nCPAP),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1日后入院早产儿开始使用BiPAP,设为BiPAP组。比较2组InSurE失败率、InSurE失败后1周内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率、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常压氧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 2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BiPAP组间的InSurE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但BiPAP组1周内重新机械通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秩和检验分析,BiPAP组的无创呼吸机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BiPAP组的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总常压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4临床并发症,BiPAP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可明显减少InSurE失败后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从而减少氧中毒和气压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 呼吸窘迫综合征 InSurE治疗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波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113-3115,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面罩给氧。BiPA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面罩给氧。BiPA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征象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组pH、PaO2、SpO2、RR、HR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通气过程中出现腹胀2例,局部压迫感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治疗后pH、PaO2、SpO2、RR、HR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PaCO2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13例中经BiPAP治疗2h后病情好转11例(85%),对照组11例经常规治疗后2h后病情好转6例(55%),5例症状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2例死亡,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抢救老年顽固性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早期应用BiPAP治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水肿 心源性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老年患者心血管病术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卫民 姜楠 +1 位作者 郭志刚 王联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9-629,共1页
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心血管病术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BAP)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老年心血管病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应用 临床资料 水肿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岁月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实施BiPA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通气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式... 目的探讨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实施BiPA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通气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式自助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iPAP使用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BiPAP配合技巧、自我护理、注意事项掌握率,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式自助疗法的应用可提高BiPAP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正压通气 护理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指导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华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2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指导(根据病人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行护理和指导)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指导,对照组采用一般指... [目的]探讨个性化指导(根据病人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行护理和指导)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指导,对照组采用一般指导,观察两组病人对BiPAP无创通气的配合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耐受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人机对抗、并发症(窒息、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气胸、腹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应用个性化指导能有效提高病人对BiPAP无创通气的耐受,减轻人机对抗,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指导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耐受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20
作者 王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在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上机前与上机后1h、4h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患者适应性...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在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上机前与上机后1h、4h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患者适应性。结果通气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P<0.05),pH上升(P<0.05),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1),潮气量增加(P<0.01),呼吸频率减慢(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均值下降。50例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结论合理地应用BiPAP治疗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又能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又允许任何时相的自主呼吸,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功能不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