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双水平呼吸治疗系统的研制
1
作者 袁智颖 李明月 +3 位作者 单洁滢 王凯 叶继伦 张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前,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通常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该文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家用场景的无创双水平呼吸治疗系统,该系统具备单水平和双... 目前,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通常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该文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家用场景的无创双水平呼吸治疗系统,该系统具备单水平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并引入了基于流量监测的吸气同步触发功能,以增强人机治疗的同步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预期,各通气模式能够正常运作,能够满足家用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无创呼吸机 双水平正压通气 同步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艳梅 和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29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29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患者2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均明显降低,SpO2、PaO2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不仅避免了患者的气管插管,还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爱东 刘文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AL-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24、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血压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6、24、72 h的PaO2、S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1~6 h的PaO2、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1~6 h后PaO2、SaO2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72 h后两组PaO2、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6 h后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LHF患者给予BiPAP可显著提高动脉SaO2和PaO2,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COPD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BiPAP,观察组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吸兴奋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BiPAP,观察组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以3~5μg/min的速度微量泵入,2次/d,连用3~5 d。治疗前、治疗24 h时采集股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血pH值、SaO2、PaCO2及PaO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72 h的GCS评分。记录治疗期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H值增高、SaO2升高、PaCO2降低、PaO2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2、24及72 h时GCS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 BiPAP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有助于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兴奋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0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维 黄锡坤 郭伟洪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4期235-236,共2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方法,观察组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PaO2、SpO2、心率、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方法,观察组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PaO2、SpO2、心率、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抢救淹溺后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慧文 陈键腾 赵莺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抢救淹溺后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8例淹溺后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抢救的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选择S/T模式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SaO2以及HR、RR、SBP、DBP和临床症状的...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抢救淹溺后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8例淹溺后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抢救的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选择S/T模式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SaO2以及HR、RR、SBP、DBP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3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PaO2、SaO2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性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溺水后肺水肿,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操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BiPAP呼吸机的参数,确保患者的有效通气,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无创性BiPAP呼吸机通气不失为抢救溺水后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双水平正压通气 抢救 淹溺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迎春 李继鹏 +1 位作者 代云红 何建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6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6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24w内多次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atcome Stady Shortform36,Mos SF-36)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经过治疗后,健康状况问卷(MosSF-36)中生理功能、生活能力、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增加(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越红 卢一郡 唐宇涛 《内科》 2009年第4期547-54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无创通气组2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24例为常规抗心... 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无创通气组2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24例为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h动脉血pH、PaO2、SaO2和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经呼吸支持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减慢;PaO2、SaO2明显上升,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急性左心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付鹏 梁文桂 覃兴航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每次2~4... [目的]回顾性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每次2~4小时,每天2次;治疗7天后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结果]两组疗效、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10
作者 王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在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上机前与上机后1h、4h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患者适应性...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在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上机前与上机后1h、4h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患者适应性。结果通气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P<0.05),pH上升(P<0.05),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1),潮气量增加(P<0.01),呼吸频率减慢(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均值下降。50例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结论合理地应用BiPAP治疗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又能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又允许任何时相的自主呼吸,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功能不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道洲 刘琨 唐晖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2027-2028,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失败原因。方法对13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3例失败患者,低氧...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失败原因。方法对13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3例失败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能纠正或恶化共7例占53.9%;不耐受而拒绝者3例占23.1%;胃肠胀气2例占15.4%,漏气量大1例占7.7%。结论掌握好无创通气指征、适应证、禁忌证及通气过程中加强观察和监测是提高无创通气技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Ⅱ型呼吸衰竭 失败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染药物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静静 孙火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98-101,共4页
目的浅析老年呼吸衰竭采取抗感染药物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药物,研究组接受抗感染药物联合BiPAP无... 目的浅析老年呼吸衰竭采取抗感染药物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药物,研究组接受抗感染药物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 d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分别为(97.42±7.62)、(85.13±4.91)次/min,呼吸频率分别为(21.72±6.50)、(20.05±4.13)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01.58±9.34)、(99.72±7.68)、(26.97±5.87)、(24.97±4.2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PaCO_(2)(44.08±2.67)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50.27±3.16)mm Hg,PaO_(2)(79.14±5.91)mm Hg、SaO_(2)(91.98±8.67)%均高于对照组的(67.15±5.12)mm Hg、(83.4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研究组患者FEV1(2.04±0.72)L、FVC(3.11±0.41)L、FEV1/FVC(72.47±9.27)%均高于对照组的(1.68±0.61)L、(2.67±0.48)L、(64.1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抗感染药物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氧合及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呼吸衰竭 抗感染药物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无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诊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心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泽标 杨冬文 陈岳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急诊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急诊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东莨菪碱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间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 h、2 h时,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值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 h、2 h时,观察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更低,左室射血分数(EF)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 h、48 h时,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莨菪碱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急诊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时机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任君 李金庭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合理时机。方法 6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pH值≤7.25分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7.25<pH值<7.35为中度呼吸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合理时机。方法 6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pH值≤7.25分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7.25<pH值<7.35为中度呼吸性酸中毒组(B组),pH值≥7.35为轻度呼吸性酸中毒组(C组),每组22例;再将ABC三组每组2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BiPAP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h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pH值≤7.25组(A组):两小组疗效均不理想;7.25<pH值<7.35组(B组):研究组疗效显著,对照组效果有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pH≥7.35组(C组):两组均有显效,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通气时,中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效果最佳,对轻、重度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应用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8
15
作者 方树青 毛宜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Bi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评价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采用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评估呼吸困难程度,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估生活质量;采集动脉血,检测PaCO_2、PaO_2;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_1/FVC;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6、IL-8、IL-10、TNF-α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2/58)、74.14%(43/58),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mMRC、CAT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效果更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后PaCO_2明显降低,PaO_2和FEV_1/FVC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EOS比例均明显降低,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痰热清注射液能够促进抗炎性因子释放并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继而促进BiPAP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Ⅱ型呼吸衰竭 痰热清注射液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0%呼气流量峰值(PEF 50)、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死2例(5.00%),对照组病死9例(22.50%),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肺功能,改善机体动脉血气指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林阳 《现代医院》 2017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收集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ENTRAL,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制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收集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ENTRAL,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制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用EndnoteX7软件进行文献管理,最后用森林图表示全部结果。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不能有效降低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但可有效改善入住普通病房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其呼吸频率。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治疗入住普通病房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哮喘重度急性发作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劳锦波 刘晖 曾韵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是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双水平无创Bi PAP呼吸机治疗,将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是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双水平无创Bi PAP呼吸机治疗,将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临床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欢成 罗绍保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2,Pa CO2,Sa O2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3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其中10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纳洛酮 肺性脑病 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翟冠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1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 目的研究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1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 h两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分析、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等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其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8 h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 h其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所需无创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有利于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兴奋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