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家春 吴沉 彭国平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 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C)同时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盐酸利多卡因和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lltech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pH值2.8)-乙睛(40:60)配制的4... 目的 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C)同时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盐酸利多卡因和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lltech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pH值2.8)-乙睛(40:60)配制的4 mmol·L-1的庚烷磺酸钠溶液;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3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利多卡因在20~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9%,重复性实验RSD=0.3%(n=6);双氯芬酸钠在75~4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5%,重复性实验RSD为0.5%(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复方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2
作者 杨海峰 李勇军 +3 位作者 王雅琴 赵杉杉 董浩 卜仕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1008,共8页
研究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选用8头健康猪,采用两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单剂量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5%双氯芬酸钠注射液(2.5mg·kg^(-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研究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选用8头健康猪,采用两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单剂量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5%双氯芬酸钠注射液(2.5mg·kg^(-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猪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猪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32±0.3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55.50±5.50)(μg·mL^(-1))·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60±0.28)h,表观分布容积(V_d)为(0.50±0.05)L·kg^(-1),总体清除率(CL_B)为(0.26±0.04)L·(h·kg)-1。猪肌内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如下:峰时(T_(max))为(1.19±0.26)h,峰浓度(C_(max))为(11.61±5.99)μg·mL^(-1),T_(1/2β)为(1.87±0.70)h,AUC为(43.17±7.77)(μg·mL^(-1))·h,MRT为(2.86±0.64)h,生物利用度(F)为(78.29±14.81)%。结果提示,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肌注给药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良好、达峰迅速、血药峰浓度高、消除较快、生物利用度较高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临床推荐给药剂量为2.5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腹腔注射内毒素(LPS)的临床解热药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尹洪习 孙传熙 +2 位作者 刘哲林 吕淑荣 万仁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00,共4页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人药领域应用广泛,在临床上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效果。本试验目的是验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靶动物猪上的解热效果。结果表明:(1)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低剂量组在治疗猪发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效果稍差于对乙酰氨...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人药领域应用广泛,在临床上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效果。本试验目的是验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靶动物猪上的解热效果。结果表明:(1)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低剂量组在治疗猪发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效果稍差于对乙酰氨基酚组;(2)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高剂量组的临床解热综合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3)从临床使用及经济角度考虑,选用中剂量作为解热的推荐剂量,即双氯芬酸钠临床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为0.05 m L/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腹腔 内毒素 解热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解热镇痛药效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晶 吴清 李渤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1,共3页
为了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效果,方法一:选取基础体温正常的健康新西兰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静脉注射60 EU/kg体重的细菌内毒素进行致热,致热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发热新西兰兔的解热效果;方法二:选取正常小... 为了考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效果,方法一:选取基础体温正常的健康新西兰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静脉注射60 EU/kg体重的细菌内毒素进行致热,致热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发热新西兰兔的解热效果;方法二:选取正常小鼠,各组于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0.5%的冰醋酸溶液0.2 m L,注射后立即观察1 5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扭体反应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对细菌内毒素所致新西兰兔发热的解热效果和对醋酸所致小鼠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解热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试验
5
作者 秦哲 李世宏 +5 位作者 杨亚军 孔晓军 刘希望 焦增华 李剑勇 郭玉凡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
考察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比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股四头肌注射给药,经折算,供试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14.39mg/kg,等体积9mg/mL氯化钠注射液用作阴性对照,每天1次,连... 考察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比对法,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股四头肌注射给药,经折算,供试品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14.39mg/kg,等体积9mg/mL氯化钠注射液用作阴性对照,每天1次,连续3d。自给药起到给药后第19天,观察试验兔的一般状况,进行注射部位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价其肌肉刺激性。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注射后1周内对股四头肌有较强的刺激性,在给药19d后肌肉损伤可以完全恢复。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符合我国《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注射剂对于肌肉刺激性的要求,可用于肌内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肌肉刺激性 大耳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奶牛安全性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世宏 孔晓军 +4 位作者 秦哲 刘希望 杨亚军 焦增华 李剑勇 《中国奶牛》 2017年第12期41-45,共5页
为了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本试验选择24头健康奶牛并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6头奶牛。试验组颈部肌内注射给药,对照组不用药,连续观察,分析其对奶牛体征、血常规和血... 为了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本试验选择24头健康奶牛并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6头奶牛。试验组颈部肌内注射给药,对照组不用药,连续观察,分析其对奶牛体征、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指标虽然在试验初期试验组的个别指标与对照组出现差异,但在7d后均恢复正常。说明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奶牛临床上按推荐剂量(2.2mg/kg体重)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奶牛 安全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
7
作者 秦哲 杨亚军 +5 位作者 刘希望 李世宏 孔晓军 焦增华 郭玉凡 李剑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92,共3页
为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其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试验24 h内药物致溶血与红细胞凝集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通过3次腹腔注射致敏,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及第21天,以2倍致敏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激发,观... 为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其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试验24 h内药物致溶血与红细胞凝集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通过3次腹腔注射致敏,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及第21天,以2倍致敏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激发,观察各组动物的过敏反应症状,计算过敏反应发生率。溶血试验结果显示,4℃静置过夜,供试品低剂量组无溶血现象,其余各组均呈完全溶血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筛选出药物的致敏注射剂量为0.0625 mL/kg·bw,阳性对照药可引起豚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3.3%。药物及药物溶剂均未引起豚鼠的过敏反应。表明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不会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但其可导致红细胞溶解,不宜用作静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溶血性试验 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大耳白兔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志伟 吴达丰 +1 位作者 梁勤敏 李洪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2年3月,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按手术通知单顺序编号,依次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全...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2年3月,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按手术通知单顺序编号,依次交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前10 min实验组臀部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 h(T2)、6 h(T6)、12 h(T12)、24 h(T24)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和布氏评分法(BCS)进行舒适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24 h内各时点VAS评分及B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少(2例vs.9例,χ2=5.711,P=0.017),追加镇痛的例数少(3例vs.10例,χ2=5.094,P=0.024)。2组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且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双氯芬酸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超前镇痛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解热镇痛注射液对家兔解热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哲林 尹洪习 +3 位作者 李晶 付晓娟 韩易航 赵凌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本文选用家兔24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组等4组,用细菌内毒素致热,记录4 h内体温变化,观察解热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有效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对细菌内毒素所... 本文选用家兔24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组等4组,用细菌内毒素致热,记录4 h内体温变化,观察解热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有效剂量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内毒素 家兔 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