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出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非洛贝特对高脂性胰腺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杨婕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由李茂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6大篇,26章;涉及基础医学、临床新技术、转化研究以及与胰腺相关临床学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相关理论、研究机制和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本... 《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由李茂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6大篇,26章;涉及基础医学、临床新技术、转化研究以及与胰腺相关临床学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相关理论、研究机制和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本书写作思路和特色是:从临床出发,突出规范和流程,密切结合最新前沿基础研究和转化运用;以困难和疑点为引导,强调整合多学科优势,最大限度解决患者实际痛苦。本文结合《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讨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非洛贝特对HTGP患者TG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介入治疗学 临床新技术 甘油三酯水平 脂性 非洛贝特 基础医学 写作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蒋欢 蒋丽琳 +1 位作者 张凯 肖南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探索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而观察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 目的:探索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而观察组59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SAP效果明显,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重症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灿霞 肖丽君 邹惠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抗H.pylori治疗,治疗组用...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抗H.pylori治疗,治疗组用上述三联抗H.pylori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胃液pH值、胃内菌群变化、不良反应、溃疡及糜烂愈合情况,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ylori根除率。结果:2组治疗后胃液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胃液pH值≥4时,治疗组胃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0.0%与97.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与30%,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80.0%与73.3%(P>0.05),治疗组糜烂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7%与40.7%,P<0.05);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P分析分别为80.4%与62.3%,P<0.05)。结论:在抗H.pylori治疗时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减少胃内细菌生长,降低不良反应,提高H.pylori根除率,促进糜烂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群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4
作者 肖智辉 李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19-3120,共2页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小于5岁的病毒性腹泻患儿3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拉氏酵母菌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n=92)、双歧杆菌三联活...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小于5岁的病毒性腹泻患儿3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拉氏酵母菌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n=92)、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n=113)、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n=114)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3),治疗72 h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4组患者治疗72 h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3.843,P=0.000),其中联合用药组与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氏组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药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学龄前 布拉氏酵母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利华 左罗 +4 位作者 黄美云 周李平 赵凯 王小霞 章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联合组(n=53),常规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联合组(n=53),常规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后胃黏膜损害程度评分,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常规组(90.57%vs 75.47%,84.91%vs 67.92%,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黏膜损害程度评分,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以及IL-6、IL-17、TNF-α、MMP-9、TIMP-1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1.32%,P=0.566)。结论: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可有效促进Hp阳性胃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艾司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史俪璐 徐慧 陈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systemic shunt,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77例拟行TIPS治疗...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systemic shunt,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77例拟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乳果糖组、双歧杆菌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乳果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果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持续10 d,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干预前)、术后第10天(干预后)的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 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血氨水平,数字连接试验(number connection test,NCT)和数字符号试验(digit symbol test,DST)结果,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TIPS,三组患者干预后血ALT、AST、TBIL、血氨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NCT时间均显著短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DST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联合组患者干预后血ALT、AST、TBIL、血氨水平均显著低于乳果糖组和双歧杆菌组(均P<0.05),NCT时间显著短于乳果糖组和双歧杆菌组(均P<0.05),DST评分显著高于乳果糖组和双歧杆菌组(均P<0.05)。177例患者术后共出现26例肝性脑病,总发生率为14.7%,其中以0级最多见,其次是1级,无一例4级肝性脑病和死亡患者。联合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乳果糖组和双歧杆菌组(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能有效预防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与心理智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乳果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圣烜 邹标 +1 位作者 李雪松 舒赛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依从性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轮状病毒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用药依从性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平均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轮状病毒含量均不断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消旋卡多曲颗粒 轮状病毒性肠炎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石屏屏 吴玲云 王建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489-1491,149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次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次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一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尿乳果糖/甘露醇(L/M)。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毒素、DAO、L/M值和D-乳酸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降低炎症反应,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胶囊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温肾健脾法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世栋 蔡颖 +1 位作者 单国辉 杨东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温肾健脾法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温肾健脾法进行治疗,对... 目的:探讨中药温肾健脾法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温肾健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 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温肾健脾法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好于采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温肾健脾法 肠道群失调性腹泻 临床疗效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西医 中医 益生 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