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布汀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志红 高荣凯 赵瑞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0-771,共2页
关键词 曲美布汀 双歧四联活菌片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IBS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松媚 梁玉美 +2 位作者 冯燕妮 林梅 黄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各心肌酶谱指标、免疫功能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各心肌酶谱指标、免疫功能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均治疗7d。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清中CK-MB、CK、LDH、AST、CD3^+、CD4^+、CD4^+/CD8^+、CD8^+、CRP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CK-MB、CK、LDH、AST、CD3^+、CD4^+、CD4^+/CD8^+、CD8^+、CRP及TNF-α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CK-MB、CK、LDH、AST、CD8^+、CRP、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CK-MB、CK、LDH、AST、CD8^+、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通过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各心肌酶谱指标活性,改善炎症状态,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双歧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心肌酶 免疫功能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4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萍 张志勇 +1 位作者 王佐兵 刘黎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以护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28 mg(1粒),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双歧杆...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以护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28 mg(1粒),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3片(每片0.5 g),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移酶(GGT)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被引量:68
4
作者 马群英 黎明真 聂洪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70-372,37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11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及对照组(n=59),对照组单纯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胆红素相...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11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及对照组(n=59),对照组单纯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胆红素相关指标、神经损伤指标、肝功能指标等水平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日的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经皮黄疸指数(TC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日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Aβ)、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日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较好,在降低胆红素水平、保护神经功能及肝功能等方面均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双歧 蓝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侠 王小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补液等常规治疗,并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6与IL-17水平及治疗后每日排便次数和肠道菌群失调分度。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30/43),观察组为93.02%(40/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儿IL-6、IL-17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4天,观察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Ⅰ度为44.19%,Ⅱ度为48.83%,Ⅲ度为6.96%,对照组分别为60.47%、25.58%、13.95%,其中Ⅱ度菌群失调的分布比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治疗的第3天起,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菌群失调状况显著改善、大便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好,可缓解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状况,降低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 轮状病毒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予以蒙脱石散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治疗14天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开始成形时间以及患儿体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开始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RP、IL-4、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可以有效减轻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用药 炎症 过敏性腹泻 蒙脱石散 双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于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的随机单盲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思聪 王青青 +1 位作者 陶永康 李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27-732,F0003,共7页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2名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91例纳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另外191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C反应...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2名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91例纳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另外191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临床肺炎评分CPSI等感染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需要机械通气人数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白细胞计数(Z=-3.992, P<0.001)、C反应蛋白(Z=-2.634, P<0.01)、降钙素原(Z=-2.384, 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Z=-2.655, P<0.01)。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χ2=-2.801,P<0.001),抗菌药物使用天数(χ2=-6.799, P<0.01),需要机械通气的人数(χ2=5.793, P<0.05)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双歧 药物 肠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与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 被引量:16
8
作者 盛春梅 曹芬利 沈雅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评价与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治疗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376例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8例。对照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评价与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治疗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376例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8例。对照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3、5天检测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统计两组临床药物起效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P>0.05);治疗第1、3、5天,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第1天,两组组间比较(P>0.05);第3、5天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药物起效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1±0.4)d、(3.5±1.6)d与对照组(2.7±0.5)d、(5.2±1.9)d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其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且起效快,加速黄疸消退,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 新生儿 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迎雪 宋洋 +1 位作者 姚君 张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奥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奥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C-反应蛋白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表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as、FasL表达均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使CD4+/CD8+比值恢复正常范围,经逆转Fas/FasL表达异常,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故而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 奥沙拉嗪 免疫功能 FAS/FASL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8
10
作者 那妍 娄宪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监测研究对象厌食、乏力、腹胀症状的发生率,监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评定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乏力、厌食、腹胀症状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均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前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微生态制剂 双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VT通过肠-脑轴改善孕哺期氧化钕暴露诱导的子代血脑屏障损伤
11
作者 杜晓燕 高晓诚 +6 位作者 曹静 赵鑫 霍郅 赵少卿 梁青青 高磊 邓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目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暴露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但其通过肠-脑轴对子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亲代暴露于氧化钕(neodymium oxide,Nd_(2)O_(3))的子代大鼠组织进行检测,以... 目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暴露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但其通过肠-脑轴对子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亲代暴露于氧化钕(neodymium oxide,Nd_(2)O_(3))的子代大鼠组织进行检测,以探究亲代Nd_(2)O_(3)暴露对子代BBB完整性的影响,并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bifidobacterium tetrad viable tablet,BTVT)对Nd_(2)O_(3)所致子代肠道及BBB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按雌雄1꞉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清晨检查是否出现阴栓,发现阴栓的当天标记为妊娠第0天。将6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50 mg/(kg·d)Nd_(2)O_(3)组、100 mg/(kg·d)Nd_(2)O_(3)组、200 mg/(kg·d)Nd_(2)O_(3)组及200 mg/(kg·d)Nd_(2)O_(3)+BTVT组,分别给予10 mL/(kg·d)的0.9%NaCl溶液、50 mg/(kg·d)Nd_(2)O_(3)、100 mg/(kg·d)Nd_(2)O_(3)、200 mg/(kg·d)Nd_(2)O_(3)及200 mg/(kg·d)Nd_(2)O_(3)+BTVT灌胃。所有组别均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每日灌胃1次。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断乳期)取其粪便、脑组织和结肠组织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脑组织和肠黏膜结构的改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子代大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s)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的变化。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后进行心内灌注,取灌注后的脑组织检测BBB通透性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紧密连接相关基因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子代大鼠脑组织中钕元素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亲代母鼠Nd_(2)O_(3)暴露后,子代大鼠结肠黏膜下间隙增大、水肿,并伴有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脑组织出现空泡,神经元大量变性;BTVT干预后,子代大鼠肠黏膜结构接近正常,炎症细胞浸润和神经元变性得到改善。GC-MS检测结果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含量均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戊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BTVT干预后,粪便中乙酸、丙酸和异丁酸的含量均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上升(均P<0.05),戊酸含量下降(P<0.05),均接近Control组含量。EB染色结果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脑组织内EB渗透量显著增加(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EB渗透量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减少(P<0.05)。RT-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亲代母鼠暴露于Nd_(2)O_(3)后,子代大鼠脑组织的occludin和ZO-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Control组显著下降(均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occludin和ZO-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200 mg/(kg·d)Nd_(2)O_(3)组显著升高(均P<0.05)。ICP-MS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亲代母鼠Nd_(2)O_(3)暴露均可显著增加子代大鼠脑组织内钕含量(均P<0.05);BTVT干预后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内钕含量显著低于200 mg/(kg·d)Nd_(2)O_(3)组(P<0.05)。结论:亲代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于Nd_(2)O_(3)改变了子代肠黏膜的健康状态,增加了BBB通透性和脑中钕元素含量,导致神经元大量变性,BTVT共处理能够缓解Nd_(2)O_(3)所造成的子代肠道及BBB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氧化钕 肠道 血脑屏障 双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97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飞平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602-603,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临床疗效,比较曲美布汀与西沙必利的药理作用。方法门诊IBS-C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口服曲美布汀胶囊0.1g,tid,双歧四联活菌片3片,tid;对照组59例给予西沙必利5mg,po,tid,双...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临床疗效,比较曲美布汀与西沙必利的药理作用。方法门诊IBS-C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口服曲美布汀胶囊0.1g,tid,双歧四联活菌片3片,tid;对照组59例给予西沙必利5mg,po,tid,双歧四联活菌片3片,tid,两组总疗程均为8周,服药期间监测心电图,肝、肾功能,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记录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情况、腹痛及腹胀缓解情况、自身症状。结果两组治疗4,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89.7%,对照组分别为52.5%,81.4%,两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疗效,各阶段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曲美布汀是治疗IBS-C非常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布汀 西沙必利 双歧四联活菌片 综合征 肠易激 便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