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对开坡道双模耦合驱动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利鹏 董闯闯 +3 位作者 张伟 庞诏文 张思龙 贾启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88-1795,共8页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设计了其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变模执行机构电机的参考角位移曲线,设计了其预测函数控制器;通过与其他驱动模式的台架和实车试验对比,验证了系统转矩输出特性以及变模控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转矩输出特性符合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其灵活的变模控制功能大幅提升了车辆在对开坡道上的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对开坡道 双模耦合 通过性能 分布式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耦合KdV方程的多孤子解与精确解
2
作者 赵倩 白喜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1,共10页
根据简化的Hirota双线性方法和Cole-Hopf变换,当一个新的双模耦合KdV方程中的非线性参数与耗散参数取特殊值时,得到了该新的双模耦合KdV方程的多孤子解.同时,当方程中的非线性参数与耗散参数取一般值时,通过不同的函数展开法,如tanh/cot... 根据简化的Hirota双线性方法和Cole-Hopf变换,当一个新的双模耦合KdV方程中的非线性参数与耗散参数取特殊值时,得到了该新的双模耦合KdV方程的多孤子解.同时,当方程中的非线性参数与耗散参数取一般值时,通过不同的函数展开法,如tanh/coth法和Jacobi椭圆函数法,可得到这个方程的其他精确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耦合KdV方程 简化的Hirota方法 多孤子解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坐标耦合谐振子体系的量子力学处理
3
作者 张运海 徐兴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了精确求解双模坐标耦合谐振子体系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动量本征矢在Fock表象中的表示构造不对称积分,找到了与经典正则变换对应的量子幺正算符.借助于动量表象的完备性条件,证明了该算符的幺正性及其变换特性.应用此量子幺正算符,精确... 为了精确求解双模坐标耦合谐振子体系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动量本征矢在Fock表象中的表示构造不对称积分,找到了与经典正则变换对应的量子幺正算符.借助于动量表象的完备性条件,证明了该算符的幺正性及其变换特性.应用此量子幺正算符,精确求解了双模坐标耦合谐振子体系的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则变换 动量本征矢 幺正算符 双模坐标耦合谐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喇叭双模单脉冲馈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志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134-137,共4页
介绍了六喇叭双模单脉冲馈源设计方案,并给出该方案的仿真分析结果。该六喇叭双模(H10和H20 )馈源兼顾“和”、“差”模式,克服了“和差矛盾”。
关键词 六喇叭馈源 双模耦合 和差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波段1kW连续波固态发射机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6,81,共4页
采用GaAs FET级联放大、功率合成技术设计了工作在C波段、增益50 dB、输出连续波1 kW固态发射机,介绍了设计方法。对组成该发射机的前级和末级功放组件作了详细分析。对于在大功率、连续波工作状态下微带电路的功率容量和介质载体的温... 采用GaAs FET级联放大、功率合成技术设计了工作在C波段、增益50 dB、输出连续波1 kW固态发射机,介绍了设计方法。对组成该发射机的前级和末级功放组件作了详细分析。对于在大功率、连续波工作状态下微带电路的功率容量和介质载体的温升作了评估计算,给出了一种计算微带传输线功率容量和温升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的双模耦合波导功率合成网络,网络本身的合成效率大于95%。说明了发射机的控制与保护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双模耦合功率合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纤三向器件平面光波导芯片结构优化设计
6
作者 陈霞 陈思乡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文章对采用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单纤三向器件(Triplexer)芯片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单元结构的光谱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的工艺容差性。结果表明,采用双模耦合器和M-Z干涉仪结构可以得到工艺容差性高、光谱响... 文章对采用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单纤三向器件(Triplexer)芯片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单元结构的光谱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的工艺容差性。结果表明,采用双模耦合器和M-Z干涉仪结构可以得到工艺容差性高、光谱响应优良的适用的Triplexer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纤三向器件 平面光波导 双模耦合 M—Z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8°YX-LiNbO_(3)压电材料的DMS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纪伟 王方 +3 位作者 周杨春 滕洪菠 王华东 王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7-850,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128°YX-LiNbO_(3)压电材料的双模耦合声表面波(DMS)滤波器。采用耦合模(COM)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DMS滤波器的二维器件模型,再采用COMSOL进行二维器件仿真分析,得到单级DMS滤波器。为了消除该DMS滤波器在其低端近... 设计了一种基于128°YX-LiNbO_(3)压电材料的双模耦合声表面波(DMS)滤波器。采用耦合模(COM)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DMS滤波器的二维器件模型,再采用COMSOL进行二维器件仿真分析,得到单级DMS滤波器。为了消除该DMS滤波器在其低端近阻带附近出现的肩峰,该文提出将DMS滤波器表面覆盖一层SiO_(2)薄膜,形成温度补偿结构,从而解决低端近阻带附近的肩峰。结果表明,设计的DMS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891.0 MHz,最小插入损耗为-1.29 dB,1 dB带宽为34.0 MHz,相对带宽为3.8%,矩形系数为2.94,带外抑制约为-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耦合声表面波(DMS)滤波器 128°YX-LiNbO_(3) SiO_(2)薄膜 肩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